APP下载

针对于荒山绿化及矿山修复种植方式的要点

2019-01-21张卫强周向阳王海峰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8期
关键词:荒山边坡矿山

张卫强 张 芳 周向阳 王海峰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引言

中央政府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进一步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只是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二零一五年三月,我国政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口号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对资源的消耗极大,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资源管理方式较为粗放,这几项原因集中导致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树上山”燕南裸露荒山绿化项目致力于生态恢复,改善当地气候条件为出发点,最终打造为乌鲁木齐郊野公园的目标。本项目地质条件差,土层稀薄,四季多风,年降雨量稀少。施工项目内有原铁路道砟采石场。根据本项目特点及现场实施效果,现总结出荒山绿化及矿山修复的经验,目前矿山修复及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质地选种”“适地选种”“成活第一”三大原则,兼顾经济、生态效益,使荒山绿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矿山修复

1.1 矿山修复的分类

矿山修复是指对采矿或者采石过程中所破坏的未经过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修复的分类:(1)开采的岩石、碎石、以及废石堆积地;(2)在矿区采集矿石完成以后所遗留下来的废弃矿井或土地;(3)精选矿石开采后遗留下的尾矿、费矿区域;(4)采矿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其他辅助设施,为采矿建设的各种建筑和道路交通,采矿结束后形成的废弃用地等。治理内容以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为主。矿山污染修复容易受到当地的地形特征、气候环境、水文环境、土壤出现的物理化特征以及生物化特征、表层土壤特征和潜在污染情况等各种类型因素制约,所以,修复技术和实施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各因素的影响。

1.2 矿山修复中可采用的生态修复方式分析

1.2.1 矿山修复中边坡修复方式

在矿山修复时通过结合矿山废弃治理的具体需求,可以采用边坡修复方式对废弃矿区内的边坡进行稳定和加固。使用这种方式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清除废弃矿山环境中的各种危石,对大坡度的边坡进行高度的削减,对已经不成形的台阶或悬崖地段架构水平台阶,从而消除边坡位置的崩塌隐患。边坡修复后可以结合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绿植进行边坡覆盖,进一步提升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1.2.2 矿山废弃尾矿治理方式

如果尾矿占有土地面积较大,应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在二次开发时应保证以较少的投资获得更大的收益,保证开采的尾矿具有良好销路。

1.2.3 矿山土壤基层改良方式

在矿山开采后对土壤造成的破坏较为严重,开采后的矿山区域大面积土壤都会出因子改变等问题,废弃区域的土壤结构、性质发生改变,土壤所富含的养分丢失,同时有毒物质含量提升。面的这种情况,应加强对废弃矿区土壤改良力度,为恢复生态环境做出基础保障。土壤基层改良的方式主要包括:a、在不破坏其他地区土壤环境的基础上,取得适量的土壤填充到矿山土壤受损较为严重的区域,并且在移填过来的土壤上载种绿植,利用植物的自然生长进一步改良土壤环境。b、通过在受损土壤当中添加化学改良物质,提高土壤的物理性与化学性,缩短绿植演替过程,促进废弃矿山土地的生态环境重建。

1.3 废弃矿山的水源环境改良方式

在矿山的开采过程当中,对当地水资源的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种,如果在开采中过度取水,就会导致当地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匮乏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外地取水的方式缓解矿区用水压力,或者通过构件科学的蓄水系统来彻底改善这种问题。

2 矿山修复和荒山绿化采用的绿植品种分析

适地适树是进行荒山绿化的关键,根据现场的地质、水文条件,树木品种的选择是关系到苗木成活率及后期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进行矿山修复和荒山绿化时,必须结合当地各种环境特征,主要选择抗旱耐病的优质树种,在同样种植区域当中如果可供选择的树种较多,则需要选择抗旱能力最强,生命力最强,适应性最强的树种。在苗木品种选择方面需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乡土树种优先原则:当地自然生长的植物类型也被成为乡土绿植品种,通常此类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极强,生长情况较为稳定,所以种植经济效益更高。

(2)优先选择抗旱品种:在相同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下,有时可供选择的黄山修复和绿化品种较多,同样一种苗木也可能出现适宜多种环境生长的情况,择优选用最适宜生长,最抗旱的树种做为荒山绿化的主要树种,抗旱能力强的树种主要有:白榆、火炬树、山桃、山杏、海棠。抗旱能力较强的灌木树种有—红枸杞、黑枸杞、紫穗槐、五叶地锦等。

(3)根据绿植种类自身特征进行选择:在进行绿植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以下多种因素,例如绿植生长对气候环境的要求;绿植生长对土壤环境的要求;绿植生长对地形的要求等,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选择绿植应结合地形条件才能保证绿植健康生长,同时,气候条件与土壤环境与绿植成活率会产生直接关系。

3 苗木灌溉系统的选择

本建设项目区地势起伏较大,需绿化区域面积广,水系的布置及材料选型是保证苗木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滴灌管出水首端与末端流量不均匀,造成末端出水量小或者无水现象,树木受水不均匀。经市场巡查调研,多方论证,采用“中水专用离子驱根滴灌管”与多功能数控设备相结合自动化灌溉系统,此系统具有稳压效果好出水压力均匀、节水、防自吸(普通滴灌无水或停水时管内产生负压造成滴灌滴头堵塞)等优点。且实现手机端及电脑端自动控制,节省后期管养成本。

4 苗木管养措施

4.1 苗木浇水管理

(1)在苗木的生长过程中,必须保证植物所需的充足水分,所以苗木浇水需要结合植物实际耗水量进行科学浇水,才能有效保证苗木成活率。

(2)浇水原则:根据不同植物生物特征(树木、花、草)、大小、季节、土壤干湿程度确定。做到及时、适量、浇足浇遍、不遗漏地块和植株。

(3)乔木类绿植的浇水管理:种植完24小时内必须灌头水,保证头水饱和,然后连续二遍水,定植苗木后必须保证头三水的灌溉,这样使植物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能离开水分,充足的水分能够使植物细胞处在紧张状态,让苗木更加挺立。同时水分也能促进苗木光合作用,让苗木更好的生长枝叶。如苗木缺水,生长发育会受影响,发萌芽不整齐,新梢生长弱。当土壤水分下降到1%—15%时,地上部分停止生长,低于7%时,地下根系部分停止生长。土壤中水分过多,影响苗木营养运转与合成,当严重缺氧时,可引起根系死亡。

(4)针对不同的植物,由于其所原产地的环境及生物学特征适量浇水,在干旱季节还应考虑叶面喷水等措施。

4.2 定植后围堰、支撑与固定

浇完头三遍水后进行围堰、支撑、并且在树根部30公分外松土覆盖,防止风刮倒苗木及风进入裂纹吹干根系,生成死亡。支撑要随时检查,发现歪斜立即扶正,并每年将线松绑,以防止嵌入树皮内。

4.3 绿植的施肥管理

(1)绿植施肥量管理:施肥首先应保证结合植物特点、生长情况以及季节条件,科学的进行施肥,施肥应遵循多次少量的基本原则,为了避免施肥量过大,同时也能保证绿植生长需求,在施肥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到施肥量适中。

(2)绿植的追施肥次数管理:苗木定植后,采取对角埋施,施肥根据树木种类和生芽情况而定,一般2—3kg/株。在追施肥期间必须保证植物有充分的水量供给。

4.4 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利用科学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能够有效保证绿植不受侵害,生长过程顺利,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有效应用,是植物养护管理的基本保证。植物病虫害防治需要严格遵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结合绿植病虫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将预防作为基础性工作,把病虫害问题控制在未然之中。同时还应该尽量选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减少农药用量,使用无公害方式治理病虫害,做到防治及时,不拖不等。

5 未成活及病弱绿植替换方式分析

针对种植后未成活,或者生长状态不佳的植物,需要结合绿化设计方案中所指定的相关苗木品种、规格信息,进行替换或补栽。在替换和补栽时,必须保证新种植的苗木和上一阶段种植的苗木其胸径差距不会超过0.3cm以上。同时,在需要进行绿植替换、补栽时,应做到及时处理。

6 节水保墒抗旱措施

苗木栽植后,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覆盖措施,是提高土壤水分的重要技术措施,覆盖材料可根据地理条件选择石块、秸秆、种植苜蓿等措施;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苗木栽植时,选择利用石块堆砌成树穴的围堰,防止水分的蒸发;在较为平坦的区域,种植苜蓿防止苗木出现生理干旱,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7 荒山绿化及矿山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环境的改良措施分析

针对荒山进行绿化以及对矿山环境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如果只对当地的土壤或植被进行修复,将无法彻底改善环境情况,在观察不到的当地问生物系统当中同样受到了严重破坏,微生物群落如果无法得到恢复,将会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所以,必须采用有效方式改良受到污染的微生物环境。对微生物群落进行恢复应保证复原当地的原有微生物群落,听说还需要进行其他微生物的接种,以提高当地土地环境质量,为绿植生长提供更加有力的环境,例如一些微生物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能够为植物提供更加优质的生长环境,这就需要结合科学改良环境以适宜微生物存活。

结语

荒山造林及矿山修复对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收入等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因而在进行植树造林时一定要结合实际,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应地制宜的实施,提高造林质量。

猜你喜欢

荒山边坡矿山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