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摸藏在地图背后的乡愁

2019-01-20白杨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抒情性本质媒介

白杨

一条条中秋销售数据汇流成线,蜿蜒出当代平凡人的“乡愁地图”。或许地图画法“简单粗暴”,但真正可贵者乃其背后指向的乡愁本身。透过表层数据深入触摸乡愁,才是乡愁地图的正确打开方式。

“年年今日,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乡愁可触可感,而这触感需要物质媒介以寄寓。自古而今,连接故乡与游子的丝线从未断绝。它有时是异地亲人举头共望的婵娟明月光,有时化身一枚渡过海峡的小小船票,而在快节奏生活拉远情感距离的今天,它更多无声地呈现在年节时剧增的礼品网购数据和格外繁忙的快递线上。这头是父母质朴的牵挂,那头是儿女的无奈和歉疚,爱与思念一一流动在这寄往回还之间。所以,应运而生的“乡愁地图”,其意义不在于数据的绝对精确,而在于它作为一种寄寓媒介,承载、传递了人们的乡愁,并唤起了时代乡愁的群体共鸣。“礼的意义是诗的”,物质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如是。

“借助蘆苇的摆动,我们得以认识风,但风比芦苇更为重要。”单纯对“乡愁地图”大发赞扬或质疑,实乃只着眼于现象而忽略本质。我们应当做的,是沿“乡愁路线”追本溯源,更加关注那些为“乡愁地图”所不能丈量出的绵远乡思,探寻客观平面的大数据背后鲜活立体的情感需求。一方面,人们需要比单一标准数据图像更准确、深入、多样的乡愁表达方式;另一方面,真挚的情感需求无法以物质来从根本上填补。乡愁不止源于居住地与户籍地之间邈远的距离,更来自记忆里“一畦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的闲适,来自茅舍中白发翁媪笑拥小儿的其乐融融。乡愁是世间共通的情感,需要与它本身同样温柔和温暖的方式来诉说。

触摸到大数据背后的乡愁只是一个起点,真正要做的是探向乡愁深处。乡愁不仅是时代情怀,更未尝不折射出一些的现实问题。如何打通纾解乡愁的途径,如何让每一段乡愁都有一个诗意不改的故乡作为凭依,这些题目已出现在社会考卷上,亟待我们认真作答。

当乡愁延展成地图,需要被读出的便不只是图上的线路。去触摸藏在地图背后的乡愁吧,为时代保留美丽永恒的故乡记忆。

教师点评:

文章立足于宏大视角的人文关怀,论证结构明了,说理清晰深刻。首段以简洁生动的比喻引出中心论点,之后分层递进论证物质媒介之于乡愁的本质,深度剖析了忽略本质的现象,最后以抒情性的呼吁作结。语言的形象化尤为可贵,乡愁可以“蜿蜒”,情感可以在“丝线”两头“流动”,使论述富有感染力。文中引用和化用的手法运用丰富而灵活,古典诗句的融入为文章增添了诗意与美感,显现出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通过抒情性描写的渲染,很好地传达了主旨中“乡愁”本身的“温柔和温暖”,是一篇文学色彩浓厚的议论性散文佳作。

(指导教师:王敏)

猜你喜欢

抒情性本质媒介
探讨音乐艺术的抒情性与表现性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臆断”所指非李渤
特效电影中的音乐表现分析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