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践研究

2019-01-20天津市河东区第二中心小学郭沫竹

天津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挑战法治道德

■天津市河东区第二中心小学 郭沫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正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有效运用,将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信息,改变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将以课堂实例为依托,具体阐述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体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目前,以计算机网络(手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使用可以更方便地显示感性材料,创造最佳背景,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实践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下面笔者将以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挑战第一次》为例,探究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实效。

二、研究效果

1.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以直接兴趣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起决定作用。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信息技术的参与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表达的机会。互联网上有很多生动有趣的漫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相关的卡通片段,将其与教科书内容的叙述匹配后播放,让学生学会在更现实的情况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挑战第一次》的导入部分,笔者将之前布置的课前准备作业——所有学生一起“挑战故事王”,同讲《小马过河》这个故事,并请家长帮学生录下讲故事的视频传到群里、发到微信朋友圈,让大家都来欣赏。笔者将课前搜集到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进行加工整理,制作成滚动播放的动态影集,展示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学生的形象。课程导入后,将在适当的时间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声音、图片等元素即时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营造活泼、生动、直观、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教师顺学而导,导在点子处,导在关键处,请学生畅谈自己录制讲故事视频的过程以及录制视频前后的内心感受变化。由此,引入“第一次挑战”的主题进一步思考,使学生积极参与新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2.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弥补学生的生活经历。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也有很多来自生活的案例,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演示和模拟,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在反馈与学习交流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融合,也帮助教师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从而更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如在《挑战第一次》一课中,教材中提供了三幅关于“第一次”的插图,即第一次买东西、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滑轮滑。如果仅限于教材提供的三幅插图,不易打开学生畅谈的思路。所以笔者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收集了更为全面的有关“第一次”的图片供学生观看。例如,第一次缝扣子、系鞋带、洗衣服、种植物、放风筝、擦玻璃、包书皮、包饺子、举手回答问题、跳绳、当众演讲等,帮助学生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挑战”故事,在小组讨论轮流发言的基础上,再向全班汇报。网络信息技术创造的实际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处理知识信息的空间,这样学生才会主动要求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丰富的学习机会。优质的网络资源可以弥补教材和教具的不足,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视听媒体中,幻灯投影有像无声,录音机有声无像。而现代信息技术却可以轻松制作图、文字和声音,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图像和愉快的音乐,增强了教学的魅力。网络提供了“扩展的教室”和“微型社会”,学生不再只是简单地浏览材料。在课堂上,教师设计真正的游戏式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激活了课堂气氛。

在《挑战第一次》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归纳出了尝试挑战时应注意的三点事项:第一,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大胆试。第二,能力还不够的事情要有人帮着试。第三,危险、违反规则和法律的事情绝对不能试。之后,教师可通过“慧眼辨辨辨”游戏,让学生将白板上出现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类型的尝试活动进行分类并阐述理由,来验证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重点。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1.杜绝流于形式,注重实际水平提高。

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师们都尽一切努力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唱歌、跳舞等,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提高他们面对各种情况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不要过分强调跳舞和唱歌的作用,不要使道德与法治课变为学唱歌、学表演的课堂。

2.师生的计算机素养亟待提高。

多媒体是一种结合了文本、图像、声音和动画功能的媒体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决定了信息技术整合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亲自设计和制作是一个良好的多媒体课程的前提,是多媒体课堂教学发展的基础。教师可以与视听教师一起设计和制作,并不断练习。精通后,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和制作适应于课堂教学的优质课件。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教学的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根据教学目标更有效地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使其成为一种教学服务,需要教育者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挑战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