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觅美的“桃花源”
——对美术社团建设思考与实践

2019-01-20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电化教育中心邱春华

天津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面塑桃花源社团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电化教育中心 邱春华

美术社团是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以美术学科领域组成的活动团体,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彰显“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我县幸福里实验小学通过创设美术社团,打开学生美的心灵之窗,把学生带入美的“桃花源”。幸福里实验小学的美术社团从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入手,利用面塑、儿童画、水墨画、书法、DIY 手工等社团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满足了学生对个性化美育的需求,用第二课堂促进了第一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兴趣入手,步入寻美天地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变无趣为有趣。每个人对感兴趣的事情,能赋予极大的热情、执着的追求。小学美术教学的本质是为了让小学生在体验美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创造美。有对美术的共同兴趣爱好,是成立美术类别社团的基础,同时也是前提,只有热爱,才能投入美术社团活动中。幸福里实验小学美术社团在制订活动计划时,从兴趣入手,寓教于乐,设计了趣味素描课、DIY创意手工等独具特色的教学课程。在活动中将学生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与专业的美术技能训练相结合,将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美术教学活动充满了乐趣,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轻松快乐中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例如,在DIY创意手工社团中,教师利用变魔术《百变团花》,将一张彩色卡纸,变成一朵美丽的雪花,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用剪纸方法做成了一朵美丽的雪花,学生都被《百变团花》的魔术吸引而鼓掌,争着要教师教他们,利用魔术表演等形式开展社团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团寻美活动中。

二、创设环境,点燃寻美火花

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学科的浓厚兴趣。幸福里实验小学创设了剪纸长廊、唐诗儿童画长廊、脸谱教室、面塑教室、摄影室、豆贴画室等美术社团活动室,墙壁上张挂着美术的名作欣赏、画家简介,室内外摆放着各类师生的优秀作品,使学生一进入活动室就被环境所感染,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处于一种艺术美的愉悦学习环境中,身心受到美的熏陶,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每年的校园艺术节,画展、现场写生等,是美术社团学生学习成果集中展示的机会,也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美术社团活动,激发学习创作兴趣、点燃寻美火花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漫画社团活动中,辅导教师事先通过塑造夸张幽默的漫画形象、趣味性的卡通画,让学生置身在漫画的环境中,觉得漫画创作非常有意思、想学习,同时感受到漫画、卡通画因事而发、因情而动,是以艺术形象再现生活,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也通过漫画表达出来,虽然画得幼稚,甚至笨拙可笑,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每一幅作品都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创造,从稚嫩的画笔中能发现一颗寻美的童心,这是最珍贵的。创设寻美的环境的途径还有很多,如设计方面的内容,制作装饰图案挂件、手帕设计、脸谱设计、贺年卡设计、课程表设计等;手工方面的内容,如剪纸、折纸、布贴画等;造型方面的内容,如绘制趣味性插图,创作漫画、卡通画等。这些课程就是为了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提高艺术造型能力,能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三、条理训练,铺设寻美道路

美术社团建设,应从基础到提高,任何凭热情、凭经验,固然能取得一点点成效,但往往缺乏成长性,往往会陷入一种没有理论指导与支撑的怪圈,思路不清、行动盲目,导致社团建设缺乏条理,无系统性。因此,系统有条理的社团建设,有利于教师掌握社团建设的规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从基础到逐步提高,形成美术技能,提高审美能力。

例如:在《面塑》社团辅导中,辅导教师通过让学生集体讨论,制订学习活动计划,在辅导活动中从塑造简单的小动物开始,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从线条到形体,逐步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因此,辅导教师应当安排提高造型能力的基础练习,在学生有一定基础的条件下,逐步学习人物、场景的塑造,从易到难,从临摹到创作,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师在社团辅导中要做到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运用教学理论来支撑,有了教学经验或者理论指导,辅导效果将会有质的提高,学生的作品质量将不断提高,极大提高了孩子们的绘画兴趣,为学生铺设寻美的道路。

四、丰富活动,搭建寻美平台

美术社团活动要开展丰富多样性交流展示活动,促进学习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激发美术学习兴趣,为学生搭建寻美的交流平台,幸福里实验小学主要从以下几种途径开展美术交流展示活动。

1.佳作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无处不在,辅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各种报刊、画刊中搜集有关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讨论,学习体会作者如何构思、取材,怎样表现生活,提高审美的情趣。

2.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参观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城乡建设的新成就、社会的新风貌等,带领学生外出写生创作,在实践活动中扩大学生美术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创作热情。

3.主题活动。在学校的主题活动中,组织社团积极办好学校、班级的宣传橱窗、班报,结合艺术节、成长仪式等,给学生提供锻炼自己、展示才艺的平台。例如“面塑作品展览会”“面塑创作大赛”等,同学们可以在活动中挖掘个人潜力,表现自我,展示才华,促进自我的个性化发展。通过这种主题活动,在欣赏优秀的泥塑作品时,培养了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了学生发现美、表达美,拓展了审美教学课堂,形成了美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了泥塑这门课程的艺术教育作用。

4.竞赛活动。美术类的竞赛活动比较多,教师要积极推荐社团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展览等活动,也可以与其他学校的美术类社团举行交流展示活动,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增强信心。通过对外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社团影响,让特别优秀的美术社团学生得到锻炼,快速成长,同时学校也形成一系列的特色品牌,例如我校的《面塑》社团2016就受到印尼雅加达华人学校的邀请,赴当地学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交流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取得了较好的影响。

例如,在每年的“变废为宝”大赛活动中,学生运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制作出富有创意的工艺品、小玩具等。在富有创意的“亮点”设计创作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示。这些竞赛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表达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拓宽了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在交流碰撞中提高了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品位,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学校美术社团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培养美术爱好者的摇篮,更是满足学生个性化美育需求的重要实践方式,在儿童的成长道路上,我们期待为每个灵动的生命打开一扇美感之门,带领他们走进寻觅美的“桃花源”。

猜你喜欢

面塑桃花源社团
走进桃花源
缤纷社团
再造“桃花源”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承地方面塑特色 探创意实践之路——以《面塑鱼趣》一课为例
胶东面塑——花饽饽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隐匿的桃花源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