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STEM,玩转童年

2019-01-20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科技实验幼儿园

天津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蚯蚓建构游戏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科技实验幼儿园 李 雅

STEM 教育,起源于美国,强调的是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方面进行整合的教育,是跨学科领域的项目式学习课程,旨在提升孩子的科技素养和探索实践能力。作为常州市STEM 项目园是如何开展STEM教育的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理论学习,理念先行

我园十分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教研培训。针对教师的发展需求及自身水平,我们制定了全园集中层面、年级组小组层面的STEM 培训内容,全园层面的教研活动由教研组牵头,小组层面的教研活动由各年级组组织,园长、业务园长深入一线,分层参加各组的教研、学习。同时,园内投入大量经费保证不同层面教师的外出学习,如:远赴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参观学习,参加国内外STEM教育专家的专题研讨或是网络研修。每学期为教师购买专业书籍、订阅专业杂志,如《早期STEM 教学》《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等,鼓励教师带着问题学习,培养他们的前瞻理念,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为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奠定基础。

二、环境创设,材料开发

(一)户外打造

我们利用幼儿园户外环境中的一切资源,为孩子设计了广阔的STEM户外活动场地,鼓励孩子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如:操场上四棵梧桐树身上的年轮、沙水池里的宝贝、植物种植区中的秘密等,让孩子去感受、探索、发现,并通过对这些自然物的装饰、改造,让孩子欣赏美、感受美。我们还打破常规,将孩子喜欢的建构游戏搬到室外,带领孩子打造更为广阔的建构乐园。

(二)室内改造

我们幼儿园的楼道、走廊、墙面等空间都被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我们创设了三条童趣化的“体验廊”:小班——温馨亲子体验廊;中班——欢乐萌宠体验廊;大班——百变游戏体验廊,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装一装的操作体验中,感受科学的奥秘,体验发现的乐趣。在有限的楼道里,我们准备了连线积木等多种搭建材料,孩子们能较熟练地运用各种建构技能,拼、插接、排列组合、旋转等进行简单的综合搭建。能力强的孩子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创新搭建,如看平面图把平面的图像变成立体的搭建,或安上小电珠和小马达,让自制的玩具动起来、玩起来。这些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感知经验和主观体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能使他们在协商、互助的游戏气氛中,学会分享与合作,从而实现多学科融合学习,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项目推进,游戏融合

(一)项目活动 设计实施

我们在生活中关注孩子的兴趣,谈话中捕捉他们的兴趣,游戏中观察他们的兴趣,在挖掘孩子的兴趣点后,再由他们开发,层层深入,形成一个师幼共同创造的、真实的、看得见的、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完美的项目微课程,让STEM 教育理念融入课程设计。如:中班园本课程“探秘蚯蚓”,我们充分融入了STEM教育理念。

一场雨后的早晨,孩子们在南操场花坛的角落里发现有条蚯蚓,很是好奇,蹲在那里,围成一圈。奇奇说:“这是什么呀?小蛇吗?”“好可怕呀!”玥玥用叶子戳了一下蚯蚓,“这是泥鳅,你看它要爬到泥土里去。”可是它到底是什么呢?甜甜说:“这是蚯蚓呀!我经常看见的!”孩子们围绕这一重大发现,不断引发着讨论,于是,STEM项目“小蚯蚓,大世界”拉开了帷幕。班级饲养角里的蚯蚓越狱了,班级各个角落全是蚯蚓,大家决定去寻找蚯蚓,营救剩下的蚯蚓。蚯蚓为什么会逃跑,是不是它们的“家”住得不舒服?大家一致决定给蚯蚓建一个舒服的家。孩子们集思广益,为蚯蚓的新家设计图纸,寻找材料,建设开工。蚯蚓不喜欢太阳晒,给房子加上屋顶;蚯蚓需要透气,就给房子挖几个窗户;蚯蚓喜欢潮湿,就预留一个门方便给蚯蚓喷水。下雨了,纸盒容易烂,那就添上防水屋顶……搬进新家的蚯蚓还是批量死亡,孩子们意识到,蚯蚓最适合的家是大自然,于是决定把蚯蚓放生,回归大自然。

在探秘蚯蚓的项目活动中,孩子们始终站在前面,主动观察、商讨、学习、尝试,为完成任务,达到目标不断地探索改进,自然,孩子们也主动获取了多学科融合的相关知识,发展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游戏活动 创新实践

STEM游戏渗透在孩子们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区域游戏、晨间体育游戏、创造性游戏等,在游戏中幼儿自主探索、创造发明,这种丰富的探究感官体验,他们感受到了趣味、快乐、满足和成就感。

1.户外沙水。当沙子和水从孩子们手中流过时,带来了感官上的体验和刺激。玩沙时,孩子们接触到不同状态下的沙子,感受到湿、干、温度差异等,知道沙子有干与湿的区别,干沙不成形,而倒入适量的水后可以塑形成沙堡;沙子刚放入水中,会混浊不堪,但沉淀下来后,又变得层次分明。玩水时,孩子们感受到水是液体的,会流动、无色无味的,但冬天气温达到零摄氏度后,水会结冰变成固体。许许多多的体验锻炼了孩子敏锐的感知能力。了解了沙、水的用途,孩子们利用自己寻找收集的低结构材料自制“沙漏”“喷沙壶”,在不断失败改进的过程中挑战自我。孩子们游戏时和自然环境互动,尽可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玩出不同的花样,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涂鸦世界。游戏中,我们让孩子走出室内空间、放开束缚、亲近大自然,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小手去创造,在户外敞开的空间里涂鸦、绘画、写生,利用墙面、画纸、颜料、画笔等不同的工具,或坐或站,或俯身或登高,尽情记录下他们眼中的这些美景,展示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草地上的花草、小昆虫,树枝上的果实、树桩上的年轮、植物迷宫中的秘密,孩子们去感受、去发现、去欣赏,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手眼脑协调配合,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除了感受大自然中的美,我们还与孩子一起记录美、播种美。春种秋收,我们在种植轮胎、根部观察器、竹片区里播种下希望的种子,在大家精心的照料下,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孩子们不仅观察到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还能采摘、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别有一番滋味。

3.建构王国。建构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幼儿利用收集的瓶瓶罐罐,一起设计图纸,学会用平铺、延长、围合、堆高、加宽、盖顶等基本技能建构造型简单的建筑物。他们综合运用排列、组合、接插、镶嵌、编织、黏合、旋转等技能,建构较复杂、精细、匀称的建筑物。孩子们尝试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排列、组合、拼搭、垒高、穿套、编织、黏合等建构完整的建筑物。建构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丰富了想象力,提高了动手能力。

4.科学实验。小中班的幼儿,我们着重指导幼儿做些简单的小实验,如:颜色的混合实验、印染纸张、葱汁密信、隔水取硬币等,通过操作,幼儿初步感受到了实验的乐趣。大班,我们加大了实验的难度,如:灯泡小实验,幼儿通过电线、电池、灯泡的连接,将小电灯点亮;变大的气球实验,幼儿通过小苏打、气球、水等材料将气球变大。孩子们通过一个个小实验,感受到了实验的神奇,他们还尝试自己发明一些小创作,通过自己的探索,不断交流、思考、合作、直面失败,动手实验,满足了孩子们贪玩好动的天性,培养了他们专注、探究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走进STEM,幼儿园的游戏变得更丰富、更符合幼儿的兴趣、更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孩子们在这种“玩”和“摆弄”中,玩转童年,增进了他们自发性的科学观察和发现,让他们大胆想象,解放双眼、双手、双耳,感知生活中有趣的科学、数学现象,萌发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从而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对知识探究的酷爱和渴求。

猜你喜欢

蚯蚓建构游戏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害羞”的小蚯蚓
挖蚯蚓
挖蚯蚓
建构游戏玩不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