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性探索

2019-01-20天津市蓟州区教育教学研究室谢艳振靳德志

天津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动画课件多媒体

天津市蓟州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谢艳振 靳德志

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与投入,“三通两平台”建设成为各个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工程。目前,我区各级各类学校全部配备了现代化多媒体设施,为教师应用现代化手段实施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深入我区200多所各级各类学校听课调研,笔者发现,信息技术的出现和运用,使教师教学手段的改进实现了新的飞跃。在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各显神通,针对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无缝对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特色

1.多媒体课件设计日趋合理,助力学生高效率学习。

多媒体课件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PowerPoint或Flash等软件,将教学内容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出来,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多数教师通常会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激趣导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转到课堂中来。例如,在英语《Where do you work》一课中,教师通过播放Flash动画,让学生对各种职业有了了解。伴随着悦耳的音乐、优美的画面,学生们神采飞扬,很快地融入到有趣的教学情境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课件在理科的教学中可以把很抽象的问题变得生动形象。例如,在数学课中,教师演示圆的面积是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演变而来的推导过程时,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将圆分为4等份、8等份、16等份、32等份、64等份,然后依次重新拼合成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形状,通过动画演示,可以观察到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于平行四边形,那么,圆周长的一半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圆的半径相当于长方形的宽,由此可得出圆的面积公式为πr2。这样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多媒体课件的推导动画,得出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一抽象的推导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既加深了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来辅助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件展示与教学活动巧妙配合,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教学环节最优化,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2.专题网站设计彰显个性,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

专题学习网站,通常是指在互联网络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它通常由结构化知识展示、扩展性学习资源、网上协商讨论空间及网上自我评价系统等部分组成,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学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

专题网站因具有学习方式灵活、学习资源丰富、学习交流开放等特点,深受师生青睐。学生通过专题网站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学习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从而实现个性化分层学习。专题课程网站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当然,学生还可以利用专题课程网站的交流版块进行课堂讨论,可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在讲授高中地理课《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课时,教师利用专题课程网站辅助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在课前进行系统的学情分析,然后依据教材和课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丰富网站内容,最后运用专题网站辅助该课实施教学。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高效、个性化的资源空间,该网站设计了教学材料、教学资源、课堂之音、课堂交流、课前检测等几个主要栏目,学生实名登录网站在线学习,并进行检测、反馈、质疑、交流。利用这样的专题网站进行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3.微课设计绽放精彩,诱导学生翻转式学习。

微课是指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短的教学活动,通常时长为5~10分钟,这源于国外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注意力十分钟法则”。所以,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络学习空间或校园网络平台上,按照一定的条理结构进行组织管理。学生可以在家里使用移动终端登录自己的账号,提前预习微课内容,然后带着问题来学校上课,教师针对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或做一些及时反馈的练习。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动画阴晴圆缺”制作引导线动画微课,微课时长5分钟,使用Camtasia-Studio8软件把使用Flash软件的制作过程录屏,加上教师的讲解,边讲边录制屏幕,把整个讲解的过程也录制下来。微课制作好后,教师可将其上传到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这样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学习终端提前学习。

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学生们可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诸如“在实现引导线效果的时候,元件与引导线粘合不好,则元件就会按照开始帧和结束帧的位置直线运动”“为什么用铅笔工具才能绘制引导线,而使用笔刷工具画出来的图形不能作为引导线”等进行研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这种“先学后教”的翻转式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误区

通过听课,我们也发现,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1.重媒体,轻主体。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中,有些教师将“满堂灌”演变为“满堂放”,整节课一直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被动地观看,直至一张张播放结束,教师完全按照“我教你学”的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重形式,轻效果。

有些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仅流于形式,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真正效果。有的教师把教材内容照搬到了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大屏幕去读课文。有的教师把习题全通过大屏幕展现出来,学生做完后,核对答案,教师对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根本无从了解。

3.重花哨,轻重点。

笔者发现一部分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往往插入一些闪动的小花小草、跳舞的小天使、转动的小猪等,或是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刺耳的声音,这些小动画和声音跟自己的教学内容毫不相干。殊不知,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花哨的小东西所吸引,分散了他们对学习该课重点内容的注意力。

4.重演示,轻科学。

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动画要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笔者在听《方程的意义》一课中发现,教师把方程式看成一架天平,将天平左托盘内放置一个50克的砝码,然后依次在右托盘内放置20克、20克、10克砝码,这时天平的右托盘从上端跳下来一下子与左侧平衡,这显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5.重单一,轻多媒。

有部分教师认为凡使用多媒体课件就是进行信息技术整合,往往忽略了黑板、实物投影和其他传统教具的使用。体现在课堂中,表现为黑板不书写板书由多媒体课件包办,学生练习不使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汇报,音乐课只播放乐器演奏而忽略了学生亲手打击乐器等现象。

目前,天津市基础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提供的课程资源和“人人通”系统已经在全市普及应用,它打破了在教学资源利用中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学校的日常教学。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灵活方便的、交互式的教学辅助手段,尽管有利有弊,但只要我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优化教学过程,适时、适度,合情、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真正发挥其优势,扬长避短,就会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猜你喜欢

动画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我是动画迷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