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兼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区域经济学》教材的中国特色

2019-01-19安虎森孙久文吴殿廷

区域经济评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经济学特色理论

安虎森 孙久文 吴殿廷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区域经济学》教材,已于2018 年4 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是教育部负责的第三批马工程重点教材。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要素区际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学科,区域经济学课程属于经济学本科专业的专业课,也是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马工程《区域经济学》教材即为对应的课程教材。马工程《区域经济学》教材是在广泛征求全国几十所高校从事区域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历经7 年反复修改和集思广益而成的,是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全面系统地讲解和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一部教材。它反映了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关于区域经济学的基本认识,反映了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全貌,也反映了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对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的自信。马工程《区域经济学》教材以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主要的读者对象,也可以作为从事区域经济研究人员的参考读物,因此相对于不同版本的区域经济学教材,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教材编写组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教材编写始终,体现在教材的各章节之中;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以阐述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为主线,聚焦区域经济学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教材各章节,着力解释中国区域经济现象,总结和提炼区域经济运行规律,预测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规律;三是坚持学术自信,推进区域经济理论创新,完善区域经济理论,为区域经济学这个新兴学科的建设做出贡献;四是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合理设计教材结构,科学编排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篇幅适中,符合教学需要。

一、如何归纳和总结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

在编写马工程《区域经济学》教材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是,如何反映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在中国的应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我们都知道,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曾经都论述过有关区域经济的一些思想,但他们的区域经济思想都没有形成体系化的理论框架。此外,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中国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这些概念和理论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为了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区域经济思想和中国学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的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性的区域经济思想,《区域经济学》教材特设了第一章“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区域经济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形成。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著作并没有专门论述区域经济学的著作或文章,教材编写组在浩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献中归纳和总结出了有关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主张或观点,并尽可能体现在教材的相关章节之中。同时,教材编写组认为,在编写过程中以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间序列为主线,归纳和总结中国学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的原创性和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是比较好的方法。因此,在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部分,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均衡布局和协调发展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区际分工与协作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在“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形成”部分,主要根据时间序列,从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等5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在编写马工程《区域经济学》教材过程中遇到的第二个难点是如何重新构建区域经济学教材内容体系,充分反映中国特色区域经济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活动。为了构建中国化的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编写组首先明确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理顺区域经济学编写内容逻辑上的相互关系。对于区域产业结构、区际竞争与合作、区际收入差距、城乡二元结构等内容是否属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要不要纳入教材编写内容之中,大家有不同的认识,有些专家认为这些内容很少与中国区域经济实践活动直接相关,有些内容不属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但编写组认为,现实中的区域经济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学科,它不仅包括不同国家共有的区域经济运行规律,也应包括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运行规律,上述4 个方面的内容应纳入教材,应成为教材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第一,区域经济学研究产业结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产业结构研究,区域经济学产业结构研究所强调的是某一区域经济结构的演进、转型和升级过程,任何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问题,还包括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问题,这必然涉及产业结构问题;第二,区际竞争与合作都是围绕生产要素空间转移而展开的,这种竞争与合作在国家之间以及国内不同地区之间普遍存在,区际竞争与合作研究不仅是国外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第三,不同区域在生产要素吸引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结果必然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收入水平方面的巨大差距;这种经济发展水平及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又衍生出第4 个问题,即在区域空间结构上形成在经济活动强度和密度方面存在极大差距的核心和边缘,这种核心和边缘结构在不同尺度的空间范围内都存在,最常见的就是城乡二元结构。

在编写马工程《区域经济学》教材过程中遇到的第三个难点是如何在教材内容体系上体现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建树。为此,编写组在确定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在第一章概括和总结并提出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等,分析和阐述了区域经济问题和区域经济现象,总结和提炼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样,本教材共分为7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包括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等5 大理论;第三部分为生产力布局理论,包括要素流动、区位理论、产业布局、产业聚集等;第四部分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等;第五部分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国民收入区际分配、政府调控、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方式与途径等;第六部分为城乡统筹理论,包括二元结构理论与城市化、乡村经济与贫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第七部分为区域决策理论,包括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主要体现在上述各章节中的中国区域经济实践部分。这种安排,使得本教材内容体系更为完整,教材章节之间逻辑关系也更为密切。因此,相比国内其他区域经济学教材,马工程《区域经济学》教材,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系统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在区域经济学理论领域的创新和建树。教材设立专章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区域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理论,这是本教材区别于其他区域经济学教材的最主要的特点。教材还系统梳理了国际区域经济学理论形成的经济背景及其过程,特别是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以便于学生全面、科学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及其形成过程,把握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是补充和完善了区域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新兴的经济学学科。教材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出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利用先进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同时,又从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出发,分析了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和诸多国内外区域经济现象,提出了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补充和完善了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现了中国在区域经济学理论领域的自信。

三是体现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教材体现时代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品格,将政治性、政策性和理论性、学术性紧密结合起来,力求完整准确地理解和阐释党和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战略和政策。注重反映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在介绍现有的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运行规律时,强调从广度和深度阐述区域经济理论和具体实践活动的最新成果。

四是对区域经济学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进行了探索和阐述。教材密切联系中国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区域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如区域竞争与合作、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区域发展规划、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以及精准扶贫等问题为导向,对区域经济学面临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进行了探索和阐述,既为区域经济学这个新兴学科的理论建设,包括理论体系完善和方法论创新做出了贡献,又为区域经济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五是教学适应性强。本教材是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区域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教材难易适中,内容丰富,每一章都列有相关的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给学生以宽阔的学术视野,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法,认识当前所面临的国际性区域经济问题,分析现实中的区域经济现象。

二、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五大理论建树

区域经济学理论是指有关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依据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如生产力均衡布局、区际非均衡发展、区际协调与协同发展、城乡统筹、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等。这些概念和理论组成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尤其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

1.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为改变旧中国生产力布局很不平衡的弊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生产力布局理论,这种理论既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指导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指导原则,也是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均衡分布”①的思想和列宁的“使俄国工业布局合理,着眼点是接近原料产地”②的思想,提出了“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③的思想。

中国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首先,强调了以内地为中心的生产力布局。旧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沿海和内地工业发展不平衡,随着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合理布局沿海和内地生产力布局问题突出起来了。当时中国生产力布局的指导思想是“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地分布工业的生产力,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的产区和消费地区,并适合于巩固国防的条件,来逐步地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态,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④。在这种方针指引下,加大了对内地的工业布局,例如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的大部分布局在内地。当时工业布局遵循的主要原则为,有计划地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地布局生产力;地区专业化与综合化发展结合起来;工业尽可能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地;合理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战略防御能力和国防的巩固。其次,在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指导下实施了以“三线建设”⑤为中心的中西部开发战略。20 世纪60 年代,中国周边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局势,中苏关系破裂,中印边界紧张。为此,党中央从1964年开始把生产力布局重点转向内地,在中西部地区展开了规模浩大的三线建设工程,三线建设主要通过在中西部三线地区建设新的工业企业和沿海地区的工厂向内地转移两种方式进行,三线建设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三线建设初步建成了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国家战略后方基地,改善了中国不合理的经济布局格局,奠定了内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了内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但三线建设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因而也存在“建设规模过大,战线拉得太长;选点过于分散,布局不够合理;时间要求过急,违反基建程序;配套能力不够,综合能力较弱;生活设施不足,建筑标准过低”⑥等问题。再次,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强调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⑦,中央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从财政、物资、人力、技术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援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尤其强调了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问题。周恩来同志曾指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必须继续进行华中和内蒙古两地区以钢铁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基地的建设,积极进行西南、西北和三门峡周围等地区以钢铁工业和大型水电站为中心的新工业基地的建设,继续进行新疆地区石油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建设,并且加强西藏地区的地质工作,为发展西藏的工业准备条件”⑧。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并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调控全国生产力布局,且经济布局的主战场放在中西部地区。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促进了生产力的均衡布局。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区域经济指导思想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置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在继承前一代领导集体多年探索的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有关区域经济理论,构建了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潮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由过去的均衡发展向不均衡发展转换。随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由向内地转向为东部沿海地区,以东部地区的发展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指导下,中国首先制定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30年来的历史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优先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经济政策上,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生活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优先发展的地区应是在资源、区位、人文以及发展水平上具有优势,因而投入产出效应大以及能够带动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区。具有这些优势的地区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落实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战略部署的主要途径是建设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为此,1979 年,中央决定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 个经济特区;1984 年,中央做出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 个沿海城市的决定;1985年和1988年,先后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以及把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1992 年又做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战略决策。这样就形成了从沿海地区到内地梯度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格局,并在投资布局、对外开放、优惠政策、体制改革上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其次,在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指导下,中国提出了“两个大局”的发展构想。任何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任何国家都采取首先重点发展生产力水平较高的高密度地区,然后利用高密度地区的经济扩散,逐步向低密度地区推移,最终实现区际协调发展的战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然后利用沿海地区帮助内陆地区,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也就是把优先发展东部、然后再带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作为相互联系、彼此衔接的两个阶段来筹划。1988年9 月,邓小平同志首次把沿海和内地的关系概括为“两个大局”,提出了“我们的发展规划,第一步,让沿海地区先发展;第二步,沿海地区帮助内地发展,达到共同富裕”⑨的战略构想。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因为沿海地区在经济基础、交通运输条件、生产力水平、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具备了率先发展的条件,它可以迅速增强国家整体实力,有能力帮助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两个大局”的发展构想,既强调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又强调区域经济非均衡中的均衡,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发展。

3.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地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完成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第一个大局。实施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非均衡战略,使得包括大量外资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迅速在东部地区聚集,推动了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隆起”。与此相反,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结构提升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份额,由1980年的52.3%扩大到1993 年的60.1%,而中西部地区分别由31.2%和16.5%下降到26.8%和13.1%,这意味着实施“两个大局”发展构想所提出的第二个大局的时机已基本具备,应该开始着手解决区际发展差距问题。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及之后制定的“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系统阐述了此后15 年国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⑩;“十五”规划提出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目标;“十一五”规划强调了协调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至此,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业已形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区域协调发展要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行区际合作与优势互补,而其核心是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的结合。要实施“两个大局”发展构想所提出的第二个大局,扭转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局面,则必须要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此,党中央提出了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四大板块”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提出了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个支撑带”战略;形成了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即在积极推进“四大板块”战略的同时,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积极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

4.城乡统筹理论

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为依据,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理论,首先提出了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1982—1986 年,中央连续发布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从2004 年开始又每年发布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如农民增收、农业生产能力、夯实农业基础、农村经济增长、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水利改革、农业科技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等,2019 年的一号文件强调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的作用。尽管每年一号文件所关注的重点不相同,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理论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央在农村改革和发展方面的政策轨迹。其次,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理论,提出了不同于西方国家城市化理论的新型城镇化理论。城镇化是指由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水平提升导致的分散居住在乡村地区的农业人口逐渐转变为集中居住在非乡村地区的非农人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镇化获得了快速发展,2018 年中国城镇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9.58%。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以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市集中;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2014 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样,就初步形成了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中国独特的新型城镇化理论框架。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再次,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理论,首次提出了适合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思路与对策。“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利用全新的理念指导农村综合变革的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的根本出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建设现代农业,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的响亮口号。繁荣农村,则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最后,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理论,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脱贫攻坚路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编制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制定了“按照因人施策、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中国特色的脱贫路径。同时,重点支持特殊地区的发展,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转型发展。

5.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结果,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核心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在这个伟大征程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尽管党的十八大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但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去思考,仍存在影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较多因素,主要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根据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目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为三大不平衡:领域不平衡主要是指经济发展一马当先、奇迹频现,而政治社会文化领域发展有一定差距,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差距更大;区域不平衡主要指东中西不平衡、城乡不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平衡;群体不平衡主要指不同社会群体在共享发展成果方面有差距。发展不充分,主要是指社会发展总量尚不丰富、发展程度尚不够高、发展态势尚不够稳定,表现为发展方式有待充分转变,依法治国有待充分推进,精神文明有待充分提升,社会事业有待充分发展,生态环境有待充分改善,体制机制有待充分改革。如何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根据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关键是要树立新发展理念,从全局的高度谋划发展,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区际协调、社会群体间的协调以及经济与社会其他方面之间的协调;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发展能力与发展绩效。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主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而其着力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本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三、小 结

如何反映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在中国的应用以及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是当前经济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课题。在中共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中国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本研究认为,既然归纳和总结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中国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所提出的概念和理论,则最好是以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间序列为线索归纳和总结中国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问题。根据这种思路,本文根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间序列,归纳和总结了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以及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并认为这些理论将成为构成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骨架。构建完整的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还需要广大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和同仁付出辛勤的劳动。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4页。②《列宁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509 页。③《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25 页。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第423 页。⑤三线建设,主要是指从战备需要出发,建设比较完整的后方工业基地的战略性部署,它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一线地区是指东北及沿海各省和直辖市;三线地区是指云、贵、川、陕、甘、宁、青、晋西、冀西、豫西、鄂西、湘西、粤北、桂西北;二线地区是指处于一线和 三线之间的省份。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北为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省、自治区的腹地为小三线。⑥刘国新、贺耀敏、刘晓、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长编》第三卷(1966-1978),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年,第283页。⑦《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页。⑧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24册,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94页。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1253 页。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71、477页。

猜你喜欢

经济学特色理论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坚持理论创新
特色种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简明经济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