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革命成就诗和远方

2019-01-18黄健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0期
关键词:班级作文同学

黄健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师生漫漫人生中最重要的共同经历。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相遇,是灵感涌现的场所,是思维游曳的剪影。课堂一端连接家长,一端连接着民族的希望,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国家兴旺。

理想中的课堂是轻松的,有趣的,理性与感性并重的。然而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和老师赶进度,抓考试,月月考,甚至每周考,知识全是满堂灌,不顾学生学得累不累,苦不苦,乏不乏味。也不知道学生对知识是否掌握了,为了寻找所谓的心理安慰,于是布置大量作业,各科如此,形成疲劳轰炸,因此学生厌学的现象日益严重。

如此种种,老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累,课堂上没有了“对话”老师自问自答。学生在课堂上被忽视。课堂效率难以走出低谷。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转变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来一场彻底的课堂革命。我们的愿景是:营造一份快乐、轻松、有理有趣的课堂,让师生在欢乐中互进,在和谐美好的氛围中享受知识的馈赠。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相信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棵会思考的独特的芦苇,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为他们的每一次拔节,每一次成长浇水施肥,给予帮助,提供机会。我们要相信他们一定能行!

去年九月我接高一,有学生建议语文课课前可以进行三分钟的演讲,也可以是推荐某首诗,某句名言或者某篇文章。于是我让提建议的那位同学负责,从那以后,每堂课我们都有一种期待,那就是知识的分享。我每一次走进教室都会看到黑板上一侧工整地写着演讲的同学的名字,以及所推荐的内容。负责的同学因为所提的建议被老师采纳,被同学点赞,对于这项工作非常负责。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位同学的上台演讲不仅锻炼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让课堂增添了不少乐趣,更增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了解。

也是因为课堂三分钟演讲,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有好几位特别喜欢阅读,于是这几位同学在我的建议下成立了班级阅读会,每个月他们都会给班上同学推荐阅读的书目,书目下面是推荐词,并且阅读会成员还建立了班级阅读QQ群,就过去的一年,他们推荐了刘慈欣的《三体》、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华的《活着》、迟子建的《迟子建散文》等,推荐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于是每个星期三的语文阅读课都由阅读会的同学主持,或阅读,或交流,或演讲,形式多样,我只是略作点拨,这种形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从此学生也爱上了阅读。都说教学相长,因为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很浓,所以这个暑假我没有外出,一直宅在家里阅读,有时也通过班级阅读QQ群和孩子们交流阅读心得。

二、找准定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通过课堂三分钟演讲以及班级阅读会的建立,我悟出一个道理:教师讲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了多少。实践证明,只有学生亲自去参与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所以作为教师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做的,老师尽量少插手,当然这不是放任,而是给学生更多自主的,选择的空间。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只能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不能逾越,更不能包办。

因为喜欢阅读,所以不少学生对写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以为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不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喜欢摘抄,那些在阅读会上分享的美句美篇,成了学生写作的重要动力。于是每个星期来一次课堂作文练习成了孩子们自己心里最迫切的心愿。

因为自己以前常写博客,每次写完最让人高兴的事就是博友们在评论区留下的评论与祝福,其实这就是一种互动的快乐。受了这个启发,于是我的作文练习课这样设计:第一节课写,第二节课分组批阅,然后分享点评。具体作法是这样的:课堂作文写完后,由各小组组长将作文收齐,组织互批,每组成员6-8人,同样一份作文组内所有同学都要在上面打一个分数,写上评语。待到批改完毕,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推荐一篇优秀作文,并选出评讲人。然后评讲人上讲台在全班范围内分享优秀作文,当然在评讲人完成评讲后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力求多元,力求精准。这样一来每周班级至少会诞生6篇左右的好文章。我将这些由同学们推荐出来的优秀作文再投给学校的校刊,结果每一期校刊上都能看到孩子们许多的佳作。

这样一种全员参与的作文课,学生积极性被调动,孩子们在被认可,被尊重,被推荐的美好氛围中轻松自在地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班的孩子们现在不仅喜欢阅读,也喜欢写作,而且作文水平正在逐步提高。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們将在更高更大的舞台展示他们的睿智与文采。

三、坚定信念,耐住寂寞

先行者往往是孤独的,因为最早去尝试的往往是少数人。所以既然选择了创新就只顾风雨兼程,尝试与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与完善的过程,有些时候甚至会遭遇挫折。如果这个时候放弃了,就永远不会成功。

我们有些正行走在创新与改革路上的老师,如果某一次考试学生没考好,或者成绩出现了波动,就不淡定了。于是又掉转车头继续着那种“传统式”的教学模式。殊不知,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马上看到效果。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温火慢炖,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坚定信念,相信自己选择课堂改革的路一定能迎来光明。同时也要耐得住寂寞。中途遇到挫折要及时总结,多向有经验有成就的同行们学习。虽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但离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也不远了。

课堂革命就是要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爱学生,去引领学生发现美,追寻美。当你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当你看到课堂上学生轻松而愉快的笑脸,当你听到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时的兴奋与激动,难道作为他们的老师你不幸福吗。课堂革命势在必行,课堂革命成就着诗与远方。

猜你喜欢

班级作文同学
班级“无课日”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