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化学教学改革 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2019-01-18陈西锋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0期
关键词:石蕊化学教材

陈西锋

内容提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了从课堂改革入手,提高化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兴趣

传统教学方式气氛沉闷,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机械的接受知识,容易产生疲劳厌烦的情绪,慢慢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能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充分的激发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学习、发展。

 一、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

新课程的化学教学理念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生产的联系,许多生活中的化学物质和生产上的设备、过程、原理被引入了课堂,例如,盐酸、硫酸的用途、海水晒盐的过程等等,学生很难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些生产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相关的图片、视频短片展示给学生,既拉近了化学课堂与生产、生活的距离,也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化学物质和化学知识对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教学内容挖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立足教材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对教与学的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因为教材是一种特殊的读物,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材,在内容上力求开放、富有活力,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经验、兴趣和需要,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个重要读物。

2、拓展教材进行人文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教师科学指导、宏观把握的基础上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常见的碱》的教学,向学生们介绍使我国“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先生,他为振兴民族工业,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不顾国外的技术封锁,创立了“侯氏制碱法”,生产出了中国的纯碱。

3、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课本设置了多个家庭小实验,我每次遇到都会向学生布置,并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还补充了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家庭小实验,按教学进度布置给学生完成,并要求每位学生把所完成实验的日期、项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并且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和他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1、利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知识应用的实效性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对概念掌握

在学习《常见的酸》时,学生通过做实验得出了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结论。学完本课题后,学生知道了在稀盐酸中有H+、Cl-、H2O三种粒子,在稀硫酸中也有H+、SO42-、H2O三种粒子。于是有些同学便对结论产生了疑惑,在进行本课题小结时,一位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究竟是哪一种粒子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呢?”,我抓住这个机会因势利导,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石蕊试液变红了。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把水、NaCl溶液、Na2SO4溶液、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倒入5支试管中,然后再分别加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结果只有盛稀盐酸和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了,同学们很快就得出了是H+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结论。通過以上实验探究,不但把学生很快从迷惑中解脱出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3、鼓励学生设计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提高实验教学的兴趣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提出问题,大胆设计实验装置,再亲自动手做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亲自感受了实验探究成功的乐趣,同时,又学习和丰富了自己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兴趣。

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不像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那样有明显现象,对于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初中学生而言,不禁就会产生疑问,“氢氧化钠真的能跟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吗?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既能溶于水又能于水反应,也能使气球涨大”。于是我顺势点拨学生,让他们设计一些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能发生化学反应。学生联想学过的物理和化学知识,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方法: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向反应后所得液体中滴加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四、变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终结环节,即重过程,又重结果,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活动情况、课堂教学的质量等,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进行评定,以利于下一步调整改进。

教师要善于捕捉最佳“评价点”,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客观的、真诚的、又是发展性的评价。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长。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变化。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45分钟时间,科学地把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像艺术家那样潜心设计,精心雕琢每一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的教学效果才明显,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

本文系阜南县教育科研课题《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立项号NJK2018016)》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石蕊化学教材
教材精读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五环式探究实验教学
pH传感器在测定石蕊和紫甘蓝浸出液酸碱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奇妙的化学
第十单元酸和碱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实验的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