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人工肝治疗对肝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2019-01-18李怡丽李解谭春美

系统医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人工量表情绪

李怡丽,李解,谭春美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云南昆明 650000

人工肝指的是通过体外的机械、理化或者生物装置,清除患者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并对必需物质进行补充,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患者发生衰竭的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或为患者赢得更多肝移植的等待时间,是目前临床上肝衰竭临床治疗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1-2]。至2016年4月,该科已成功进行人工肝治疗353例,但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置管失败、管路堵塞,治疗过程中管路压力过高或过低,低血压、体温过低等并发症,容易引起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的心情,并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再加上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因不理解人工肝治疗需据患者自身病情进行多次反复治疗,往往经过一、两次治疗后便主动放弃或中断治疗,人工肝治疗的优势得不到较好的体现。因此,为了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该研究将对2016年6月—2017年5月该院130例人工肝治疗患者分别行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情绪,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该院进行人工肝治疗的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5例。观察组男性47 例,女性 18 例;年龄 16~80 岁,平均年龄(47.2±5.8)岁;包括55例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和10例血浆置换治疗;治疗次数为1~8次,平均治疗次数(3.1±0.5)次;住院天数在 6~61 d,平均住院(21.3±5.7)d;疾病类型包括肝硬化12例,肝衰竭19例,黄疸5例,慢性乙肝5例,肝损伤4例,其他20例。对照组男性45例,女性20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7.0±5.6)岁;包括54例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和11例行血浆置换治疗;治疗次数为1~8次,平均治疗次数(3.3±0.4)次;住院天数在 5~60 d,平均住院天数(21.1±5.5)d;疾病类型包括肝硬化 13例,肝衰竭21例,黄疸5例,慢性乙肝5例,肝损伤5例,其他16例。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结构、住院时间、治疗次数、疾病类型等临床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人工肝治疗标准[3]。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患者;②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③治理依从性较差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饮食指导、健康知识宣教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予以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基于患者治疗前的心理护理,治疗中的精心护理及沟通,术后的健康教育,拔管后的生活及饮食护理),协助医生做好手术开展的支持、患者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以及生理护理,还要从患者心理、家庭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多个层面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定期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疾病基础性健康知识和护理要点,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负性情绪,减轻其疼痛感受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提高其存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采用健康问卷调查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及1个月复查时生活质量,SF-36量表主要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8个维度的内容,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采用简易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1个月复查时焦虑情绪;SAS量表共20项,采用4级评分法,20项得分相加得分为粗分,用粗分乘以1.25后取整为标准分,若SAS量表标准分≥50分,则表示患者存在焦虑,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各组计量资料结果用均值±标准差表示(x±s),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计数资料结果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复查时,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总分均较护理前升高,其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x±s),分]

2.2 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量表得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复查时,两组患者SAS量表得分均较护理降低,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比较[(x±s),分]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材料学、细胞工程学及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工肝技术在伴有黄疸的可复性肝衰竭、肝衰竭等伴有高胆红素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重症疾病中得以广泛应用[4]。人工肝的护理是整个人工肝治疗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人工肝患者的护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着治疗能否顺利进行[5]。但常规护理基本上仍处于功能制护理阶段,对患者的护理缺乏明显的针对性,对人工肝治疗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不理想[6-7]。因此,建立起完善的人工肝护理流程和护理措施,将常规功能制护理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责任制护理转变,对人工肝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言意义重大。

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在患者的心理情绪、疾病健康知识的认知、社会支持等各个方面给予其最适宜的干预操作,从而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社会交往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上应用广泛[8-9]。该研究结果显示,与行常规护理干预的人工肝治疗患者相比,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人工肝治疗患者在1个月复查时,患者SF-36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高于对照组 [总分:(88.35±7.67) 分 vs(76.36±6.88)分],与董妮妮[10]研究结果相近[(86.5±7.8)分 vs (72.1±6.2)分];SAS 量表得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低于对照组[(42.13±5.52)分 vs (49.06±5.73)分],与佟静[11]研究结果中的[(41.24±5.58)分 vs (54.30±6.55)分]相近;表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人工肝治疗能切实有效地改善肝损伤患者焦虑情绪,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析原因,这与综合护理能够在治疗前给予患者心理情绪干预操作,有效缓解了患者不良情绪,消除患者焦虑的心理情绪,让患者以健康积极、平静稳定的心态长期持续地接受人工肝治疗。术后,在综合护理干预下,患者能够接受到预防性的疾病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指导,有效地控制了患者过敏反应、消化道不适等情况,保证了治疗效果,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13]。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人工肝治疗肝损伤患者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人工肝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人工量表情绪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