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2019-01-18余西兰胡征

系统医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纤溶酶阿替普尿激酶

余西兰,胡征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 40001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由于心脏肌肉长时间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急性病,具有发病快、发病无规律等特点[1]。而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旦没能在有效时间内进行治疗,那么患者很容易因此而死亡,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人数越来越多,每年发患者数都不会少于50万[2]。目前医学上最常用的方法是溶栓治疗,该文对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采用阿替普酶和尿激酶进行治疗并分析这两种药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在该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所有患者都通过医院内的各种专业设备检查过后确定是急性心肌梗死病,并且都在本人允许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3]。把104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实验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在36~76之间,平均(60.1±5.5)岁,梗死部位按照前后下三部分分别为24、16和10;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在 37~78之间,平均(61.3±6.6)岁,梗死部位按照前后下三部分分别为23、18和19。该研究所选病例已经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也已经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同的治疗部分:首先患者确诊病情入院后,进行普通的医疗,就是让患者静心养病,消除疼痛,提供氧气等;给所有患者服用等计量的相关药剂[4]。

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的治疗部分:①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S20020034,规格:20 mg)进行医疗,先给患者静脉注射15 mg阿替普酶,然后在30 min内连续泵入共50 g阿替普酶,之后的60 min内连续泵入共35 mg阿替普酶。这时停止注射药物12 h,然后连续7 h给患者皮下注射4 000 U低分子量肝素[5]。②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H44024035,规格:10万单位)进行医疗,使用点滴的方式在30~60 min内静脉滴入含有150万U尿激酶的100 mL生理盐水。这时停止注射药物12 h,然后连续7 h给患者皮下注射4 000 U低分子量肝素[6]。

1.3 治疗效果评定

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的和。

①显效:患者的表面病状全部消失,经过医疗检查其血清酶、心电图等均无异常,患者在生活上没有困难,相关并发症也能得到很好的治疗。

②有效:患者的表面病状有一定的改善,经过医疗检查其血清酶、心电图等没有特别严重的情况,患者在生活方面得到改良,相关并发症也有所改善。

③无效:患者的表面病状没有任何改善,经过医疗检查其血清酶、心电图等与原来变比没有改变,患者生活状况依然保持原状,相关并发症也没有任何改善。

1.4 统计方法

该文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的结果数据进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使用χ2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数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23%和84.62%,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情况对比[n(%)]

通过实验结果数据的记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血管再通率和出院前的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包括血管再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和死亡等)进行分析,可明显看出实验组的各项情况均要好于对照组,且根据统计学计算,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再通率和出院前各种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产生原因是人体内的冠状动脉产生混乱,从而造成了血管内的大量血栓的积累,血栓会导致动脉血液无法流通,堵塞时血液便无法为心脏肌肉提供能营养,没有营养的心脏肌肉无法活动便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7-8]。根据急性心梗死产生的原因来对患者进行治疗,最好的办法便是让堵塞的血管再次通顺,这也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一步。目前医学上解决血管堵塞的办法主要两种:动脉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而溶栓治疗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节省时间、疗程短、价格低等[9]。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使用溶栓治疗后,能够把血管里的血栓溶解掉,从而使血液的流通不再受阻,保证心脏肌肉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并正常工作,这样便可以有效地减少心肌梗死的发作率。

尿激酶是第一代的溶栓药剂,它能够使纤维溶酶分解为纤溶酶,而纤溶酶便可以直接使血栓凝块分解,再加上纤维酶可以对血液中的部分凝血因子和一些蛋白原进行降解,这样尿激酶便达到了去除血栓的目的。但实际上尿激酶的溶解效率并不高还有不小的负面作用,所以选择一种更好的溶栓药物是很重要的。阿替普酶作为新一代的溶栓药剂,其优点是能够更快使纤维溶酶分解为纤溶酶,纤溶酶的出现速率变快则血栓的溶解速率也相应的变快。而且阿替普酶可以充当纤溶酶的催化剂和导向剂,使纤溶酶能够更快的且有选择性的分解血栓凝块,大大提高了血栓凝块的溶解率,进而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根据对该实验的结果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组在血管再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和死亡(发病率分别为 75.00%、1.92%、25.00%、1.92%、15.39%、5.77%)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发病率分别为 61.54%、5.77%、36.54%、9.62%、21.15%、11.54%),此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报道数据基本一致 (73.24%、1.58%、23.45%、1.35%、16.25%、6.21%)[10]。所以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上,阿替普酶能够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该实验的研究结果证明了阿替普酶具有更好的药效,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在对病情的治疗、控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给临床上提供了更好的药物选择。

猜你喜欢

纤溶酶阿替普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根霉纤溶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光裸方格星虫纤溶酶SNFE体外溶栓作用及安全性初评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