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规范的探讨

2019-01-18于子钧

天津化工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实验室师生

于子钧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300387)

1 规范学生管理,突出重要安全事项的全过程管理

学生是高校发展的根基,规范学生事务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保证师生安全,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环节,高校在安全教育管理理念上,应将社会现行安全教育的大环境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安全教育管理的有效机制,着重突出安全事项的全过程管理,从学校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加强的角度上,同时推进管理和教育工作,使学生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下健康发展,以促进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学生在高校的培养过程中涉及到学业管理和事务性管理两方面工作,要注重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管理,把握各环节的要点,实现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成长[1]。

2 “立德树人”把握教师队伍的思想导向

教师是高校安全管理的主要执行者,也是安全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其思想导向直接影响学生的安全因素,所以高校教师的管理工作也是做好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需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时刻坚持“教书育人、首重育、德育首位”的原则,强化德育工作,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常规管理,同时不断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强化道德品格培养、时刻进行安全与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

3 加强后勤集团建设,保障学校的平稳运行

化工类高校的后勤集团是使高校各方面工作运行平稳的保障机构,高校后勤承担着高校广大师生多方面的服务工作,涉及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近些年来高校的改革最成功的是后勤保障体系的改革,而成功的原因就是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但是高校自身及师生员工又对高校后勤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破体制壁垒,健全服务体系,把控服务水平和效率是后勤建设需要思考的方向。维护高校的安全与稳定,是高校后勤自身职责所在,也成为高校后勤集团与高校和谐发展的永恒话题。后勤集团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内部发展规律及外在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机构构建,既要尊重现状,又要适当超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勇于创新,因校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在管理、服务工作方面寻求创新和突破[3]。

4 规范实验室管理,建立安全监察体系

化工专业类高校的实验室较一般文科院校的实验室具有更高的危险系数和潜在的隐患。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为培育优质的科研成果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 安全稳定的实验室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高校实验室的三方面职能包括:一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二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基地,三是服务社会发展的窗口。为了满足这三方面的需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监察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为保障实验的顺利与安全运行,在健全制度的保障下,人治的合理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各机构成立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小组, 能够促进实验的管理和发展,并掌握实验室动态的一手数据,第一时间消除潜在隐患[4]。安全管理小组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协调各学院实验室主任和各实验室的负责人,检查安全隐患,同时建立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安全防范体系。引导和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安全实验的良好习惯。

5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实好消防安全工作

高校人员相对密集,消防安全工作一定要放在重要的位置。若出现火情则危害系数很高,将会严重威胁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强化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消防安全也一直是高校发展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点。首先,一定要做好消防宣传工作,各级领导和相关责任人一定要确保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强化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增强高校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确保可以提高他们对于火灾隐患等的警惕,力求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从硬件条件上进一步完善,不断购置和更新消防设备和设施,及时对实验室、宿舍等建筑内部所配备的消防设备进行有效维护,确保他们可以始终发挥自身正常的功能;最后,消防安全的监督同样也不可少[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化工类高校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各种投入越来越大,但全面消灭安全隐患还有一段路要走。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庞大而又系统的体系。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加快速良好的实现高校的平稳和健全发展。为此高校自身和社会各界要通力合作,力求在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后勤保障建设、安全监察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等专项管理工作上相互促进,为师生和社会营造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实验室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校后勤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发挥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问题及其原因初析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麻辣师生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