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眼科白内障围术期的效果观察

2019-01-17崔彩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51期
关键词:眼科白内障视力

崔彩红,唐 丹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眼科白内障的发病率较高,以晶状体浑浊为主,严重者会引起失明,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影响严重[1]。随着老龄化社会程度的升高,白内障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2]。患者受到视力下降的影响引起自理能力下降及护理难度增多,容易发生不良护理事故[3]。风险管理模式被用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起到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及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4],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眼科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进行风险管理模式护理,以确定其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入住眼科住院部的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及对照组(59例),纳入标准:①经眼科专业检查患者符合白内障诊断标准,矫正视力低于0.7,②年龄<80岁,③无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④患者双眼既往无外伤及手术史,⑤可完全排除其它眼部疾患,⑥认知功能正常,能够进行正常交流;观察组中男32例,女27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58.16±9.28)岁;病程6个月~18个月,平均病程(10.26±4.73)个月;对照组中男33例,女26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59.36±9.27)岁;病程7个月~18个月,平均病程(11.26±5.13)个月,对比2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小切口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以对症治疗及遵医嘱护理为主。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护理:①护理管理人员方面: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制定眼科白内障护理技术培养计划,如护理手法及无菌原则的培养。对于行动不便患者安排专人进行定期病房巡查,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等;②强化护理风险意识 老年患有其它慢性病的患者,意外风险发生率较高,针对性的制定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意外可以第一时间得以处理;③规范眼科护理操作 制定了详细的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培训计划,以“老”带“新”,设立眼科护理考核制度,并对眼科护理人员行培训合格后上岗;④加强健康教育 请眼科及老年常见病专科医师讲解发病原因及注意事项,如对体位性低血压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定期召开护患座谈会,及时改进并消除工作中潜在的隐患;⑤完善护理流程 入院时帮助患者了解病区情况,白内障相关知识,在疗区适合位置建立白内障知识展板,手册,在患者术前进行饮食指导,心理评估,减少患者术前焦虑及恐惧心理,鼓励患者以乐观的心态进行手术,术前宣教及用药指导,在手术当日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出现泪道分泌物及阻塞患者需要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眼情况,疼痛患者进行药物镇痛;指导术后用药及滴眼药水体位及方法;注意用眼卫生,手术后2周内禁止洗头、洗脸、揉擦眼睛。出院指导:指导患者眼部护理及用药方法,以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为避免眼压升高,需避免弯腰、提重物等粗重行为,睡觉方向朝向手术眼一侧,避免用力揉眼睛,禁食坚果及刺激性食物,采用服食木瓜、香蕉、蜂蜜的方式防止便秘、咳嗽,定期复诊。

1.3 评价标准

患者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进行评定,得分越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越强,总分50分;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术后眼视力提升1.0以上视为显效;患者术后眼视力提升0.5以上视为有效; 患者术后眼视力提升低于0.5的患者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4 观察指标

Barthel 指数问卷内容及手术前后视力差距。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文件导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自理能力采用均数±标准差(±s)方式表示,行t检验,总有效率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均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

观察组显效39例、有效17、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92%;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7.97%,(x²=45.842;P=0.000)。

2.2 自理能力变化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自理能力评分为(44.45±6.7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理能力评分(41.51±8.77)分。(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自理能力变化差异[n;±s]

表1 患者自理能力变化差异[n;±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37.32±9.9141.51±8.772.4320.017观察组 36.43±10.0844.45±6.745.0800.000 t 0.4842.042 P 0.6300.044

3 讨 论

白内障是眼科三大致盲因素之首[5],其多数是老年患者[6],机体反应度下降[7],视力减退[8],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2%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97%,(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自理能力评分为(44.45±6.7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理能力评分(41.51±8.77)分;通过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白内障患者,能够达到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及风险防范意识,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总有效率;患者通过风险管理模式护理避免了预后不良情况,促进自理能力恢复。

总之,采用风险管理模式管理对于眼科白内障围术期能够起到提高总有效率及患者生活自理水平。

猜你喜欢

眼科白内障视力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