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

2019-01-17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51期
关键词:穴位满意度症状

钱 岚

(江苏省溧阳市中医医院,江苏 溧阳 213300)

慢阻肺在临床上又被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对其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明确,主要是患者肺实质、肺血管和气道出现改变,导致杯状细胞增多、黏液分泌腺增大,黏液分泌与平常相比增加较多,由此造成气道狭窄,进而引发固定性气道阻塞[1]。临床表现主要为气促、咳痰、喘息等。该病一般呈进行性发展,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或肺源性心脏病等多种并发症,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患者病死率较高。“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特色之一,中医“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慢阻肺疗效卓著,且避免全身用药,深受患者青睐。但在用药过程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药物副反应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治疗效果[2]。因此,在应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系统干预护理在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68例慢阻肺患者的资料,采用1:1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57.1±6.4)岁,病程为0.8-7年,平均病程为(6.9±2.2)年;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为40-86岁,平均年龄(76.2±5.8)岁,病程为1.5-8年,平均病程为(7.1±3.4)年。纳入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发行的判断标准[3],统一进行体检并已排除相关禁忌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组间研究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68例患者均应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敷贴用药:延胡索及白芥子各30g,细辛及甘遂各15g,麝香15g。将药物研磨成细粉后,加入生姜汁调制成膏状,并置于无菌敷贴上形成直径1.0-1.5cm左右的敷贴,穴取肺俞、膻中、丰隆、天突、关元诸穴。在夏季农历三伏天,将膏贴外敷于穴位局部,2-4h后拆除,治疗时间为每年的夏季三伏天,每年连续3次为1个疗程,每次间隔10天,疗程为2年。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常规嘱咐相关注意事项,敷贴后自行护理,不予以现场护理。观察组则予以系统的护理干预:

①治疗前宣教:专职护士每逢治疗日期前以电话通知患者并预约治疗时间。在敷贴前向患者介绍治疗原理、禁忌症、适应症、预期效果等,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治疗前嘱患者更换宽松的衣物,维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有出汗则待汗液自然风干后再行治疗。对于存在咽痛、发烧及咳黄痰者,先控制感染症状后再行治疗。

②穴位贴敷前的心理护理:在穴位贴敷前,医护工作者应向患者介绍本病的基本常识,以及贴敷的注意事项,包括具体流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降低患者的紧张程度。

③治疗时间把握:治疗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敷贴部位皮肤是否存在破损、瘙痒、发热等情况,敷贴时间以敷贴去除后局部皮肤潮红、发热感为度。对于身体状况良好者,敷贴时间可控制在2-6h/d左右,对于体质较弱以及老年人则可酌情缩短敷贴时间。敷贴期间密切观察和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明显不适或疼痛者,将敷贴去除。

④治疗后护理:告知患者治疗当天不宜洗澡,对于出现局部瘙痒、红疹及水泡者予以对症处理。嘱患者治疗期间避开花粉等过敏原,注意防寒保暖,戒烟酒和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4 观察指标

1、临床治疗效果:①显效:老年患者的阻塞性肺病得到有效治愈,肺部相关症状消失,肺功能大致正常,同时,采用胸部X线进行复查,肺部阴影灶消失;②有效:经过对症治疗,老年患者的慢阻肺症状改善明显,肺功能较前好转,各项体征也得到相应的改善,复查提示阴影灶局部吸收;③无效:经治疗后,患者原有症状、体征等未出现明显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阴影灶未吸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①咳嗽积分的标准:咳嗽十分明显为6分;咳嗽较明显为4分;轻微咳嗽为2分;无明显咳嗽为0分。②痰量积分的标准:昼夜咯痰100 ml以上为6分;昼夜咯痰50-100 ml为4分;昼夜咯痰10-50 ml为2分;无痰0分。③喘息积分标准:喘息明显,影响活动或睡眠为6分;喘息较频繁,不影响睡眠为4分;喘息程度较轻,偶发,不影响活动或体息为2分;无喘息为0分。

3、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通过运用我院自拟的调查表,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和(%)分别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68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治疗后咳嗽、咯痰的症状积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喘息积分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中,满意的患者有17例,基本满意的有15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而对照组中,满意的患者有8例,基本满意的有18例,患者的满意度为76.4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

3 讨 论

慢阻肺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慢性呼吸道炎症,好发于老年群体,随着我国步入老龄社会,老年慢阻肺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慢阻肺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发病概率比较频繁。一般来说,主要临床表现有如下几点:一是存在慢性咳嗽,患者在晨间和夜间会伴有阵发性咳嗽;二是咳痰,患者咳出的痰液呈现白色浆液泡沫,严重者会带有血丝;三是患者普遍存在气短、呼吸困难的症状,尤其是在劳累或体质不佳时,此种症状会加重;四是存在喘息和胸闷。慢阻肺多属于中医学的“喘证’‘痰饮’‘肺月岁“咳嗽”等范畴。患者痰湿内蕴,脾阳虚,肺气郁闭,肺卫不固,外复感邪,肺脾气虚,迁延不愈[3]。

冬病夏治指的是在夏季治疗易在冬季发生或者加重的疾病,是借天之阳而补人体之阳。《黄帝内经》最早有关于“冬病夏治”的相关记载,是“不治已病、治未病”,“择时施治”[5]。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药物通过穴位皮肤渗透吸收,促使经络畅通。将机体体质和疾病性质、药物和经络腧穴的特殊功能结合,并顺应四时气候进行治疗。

然而大部分“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患者多是在社区医院或者家中进行自我护理与康复,往往存在依从性差或不良反应处理不及时等问题。系统的护理服务能最大限度地延伸了医疗服务,治疗前预约、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期间合理控制敷贴时间、完善治疗时及治疗后护理,能够巩固疗效,延缓病情进展。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治疗后咳嗽、咯痰的症状积分有明显改善,(p均<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6.4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由此可见,通过运用系统的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与研究者伍朝霞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4]。

综上所述,在贴敷过程中,患者的配合影响到贴敷的效果,所以应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及系统护理,以使“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的治疗发挥最大的疗效。

猜你喜欢

穴位满意度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夏季穴位养心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医院满意度调查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