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2019-01-17徐玉霞陆小妍耿瑜睿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51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肢体神经功能

梁 璐,徐玉霞,陆小妍*,耿瑜睿

(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200)

脑卒中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严重、疾病进展迅速等,且脑卒中以老年群体居多[1]。当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脑卒中的治愈率也不断提升,但是脑卒中治疗后康复护理一直是让护理人员头疼的话题[2]。实际经验显示,针对脑卒中患者,在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神经、肢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效果,本次研究就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8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3]。(2)患者均为首次发病。(3)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器官功能不全者。(2)严重感染、恶性肿瘤患者。(3)精神疾病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中男23例,占54.76%,女19例,占45.24%;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9.3±4.1)岁。对照组中男25例,占59.52%,女17例,占40.48%;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8.8±4.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内容包括对进行健康教育,保证患者病房环境的舒适,密切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加强患者并发症的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康复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及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积极鼓励及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等不良心理情趣,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及配合度。

1.2.2 并发症康复护理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洁,指导患者排痰的方法,保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康复,避免呼吸道感染;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尿液颜色,强化导尿管的护理,保证导尿管畅通,降低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脑卒中患者大多卧床,为了避免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适当进行肢体主动或者被动活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1.2.3 运动康复护理

患者病情控制稳定,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引导患者对关节进行适当的被动活动;对患者患侧肢体进行定期的按摩,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嘱咐患者平常需主动合理饮食,都食用低盐低脂的食物,避免血压升高,同时定时检测患者血压水平,如果患者血压较高可为患者使用适量的抗压药物。

1.3 观察指标

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Barthel量表的总共10项,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好。NIHSS总分42分,得分越高也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Barthel、NIHSS评分提升/下降,但观察组提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Barthel、NIHSS评分比较(±s ,分)

表1 护理前后Barthel、NIHSS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Barthel NIHS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267.13±7.7689.75±7.4828.86±5.5213.29±4.87对照组 4267.67±6.6480.41±7.7228.19±5.4318.64±5.11 t-0.345.630.564.91 P-0.730.000.580.00

3 讨 论

脑卒中是致残率与致死率很高的疾病,及时诊断与治疗疾病非常关键。现阶段,大量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显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除了给予患者对症治疗,还需要强化患者的护理干预[4]。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常常只是进行心理、环境等方面的护理,这些护理操作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并没有显著的作用。

随着医疗护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康复护理模式逐渐应用到脑卒中疾病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中,心理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脑卒中患者存在紧张、不安及恐惧的心理情绪,采取积极措施稳定患者的情绪,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配合度有重要的帮助;此外,康复护理中应用并发症康复护理及运动康复护理,可以消除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通过病情监测及降压药物控制患者的血压在稳定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5]。且通过积极的运动功能锻炼,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这样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就应用了康复护理的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脑卒中应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有重要帮助。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肢体神经功能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