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双层保温陶瓷研发漫谈生活陶瓷

2019-01-17张君良

陶瓷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双层保温陶瓷

张君良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景德镇, 333000)

我所自创立之初,就注重传统陶瓷与现代陶瓷的融合,不仅有深厚的艺术陶瓷创作能力,而且有强大的日用陶瓷设计能力。我们返本开新、推陈出新,传续着民间青花美学、釉里红研发创新、窑炉烧造的现代研发等体系,在民间青花的研究与开发、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釉中彩装饰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正是因为有技术、人才、观念、学术的奠基,我们才能开辟出一条日用瓷与艺术瓷交互研发的新路,通俗来说,也就是建立专门的生活陶瓷研发设计体系,让日用陶瓷艺术化与艺术陶瓷日用化真正落地。

陶瓷有与生俱来的实用和美学性,由此发展出日用瓷和艺术瓷的两大类型,让陶瓷可玩可赏、雅俗共赏。正是日用瓷和艺术瓷的双壁争辉,相互辉映着景德镇的繁荣,也奠定了景德镇世界瓷都的高峰地位。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日用瓷与艺术瓷,渐渐分化得愈加精细,生活陶瓷也应运而生。

从事陶瓷研发设计三十多年,我在实践中琢磨出一些经验和认识。比如生活陶瓷,它是当代陶瓷设计中最广袤的一支,体现着日用瓷与艺术瓷的交融,是多种陶瓷元素和材料结合后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包括视觉元素、肌理元素、实用角度等方面的整理,满足着当代市场和审美的多样化需求。本文将以“双层保温陶瓷”的研发设计为例,谈一谈生活陶瓷的特点。

1 大众情结下的生活陶瓷

我们在景德镇研究陶瓷,特别是生活陶瓷,是一份漫长又艰辛的事业,其中既要有追根溯源的积累,又要有独特创新的胆识。

追根溯源,是要了解陶瓷的实用与艺术性,也是要了解“生活陶瓷”的定义。作为一门大众艺术,生活陶瓷常被称作生活陶艺,是陶瓷设计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在陶瓷实用功能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视觉艺术形式。在普罗大众的观念里,陶瓷可分为传统陶瓷与现代技术陶瓷,餐具、茶具、日用容器、工艺品和普通建陶等划为传统陶瓷,结构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功能陶瓷等划为现代技术陶瓷,生活陶瓷则跨越了传统与现代的分野,更多地将目光投射在如何让陶瓷与人们的生活、审美相契合。

当生活陶瓷独立出来,它是一门具有扎实群众基础的古老艺术。纵观陶瓷发展的历史,生活陶瓷古已有之,从茶具、餐具、香器、花器,到灯具、文房用品,生活中处处可见,杯盘盏碟、碗壶灯炉,既有柴米油盐,又有琴棋书画;是世俗生活,也是闲情雅致,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生活陶瓷的身影。

当生活陶瓷独立出来,它也是一门讲究传承与创新的当代设计语言。设计师和艺术家开始全面参与生活陶瓷的诞生,这个过程中,陶瓷里作为工艺讲究共性的一面,与作为陶艺讲究个性的一面,融汇贯通成一个整体,百姓生活中处处可见的陶瓷,成为人生故事的载体。

总而言之,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情境思量,生活陶瓷都是大众情结的呈现。比如我们12年前研发“双层保温陶瓷”,就是源自我国的“热水情结”。《黄帝内经》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载“病至而治之汤液”,《孟子》也说“冬日则饮汤”,据《说文解字》,“汤”就是热水,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演变出许多“花样”,比如茶饮、比如泡澡、比如热敷。正是出于这种普世的大众情结,我国历史上才有越国温酒器、曾侯乙墓铜鉴缶、宋代双层陶瓷温盘,这些独具才智的生活器皿。古代保温陶瓷多以碗类为主,由上下两层瓷构成,上层瓷薄、下层瓷厚,中间是空的,有水孔注热水保温,不使用炉盘烧炭,节能环保。还有一种孔明碗,由两个碗上下粘接而成,两个碗中间留空,外碗底心有一圆孔相通,沸水由此进入夹层,使碗内食物保持温度。

当我们研发“双层保温陶瓷”,既是对人们自古以来热水情结的策应,也是对人们器皿审美的反映,“双层”这一概念源于宋代双层陶瓷温盘,采用骨质瓷泥料,运用现代一次性成型工艺,造型更加美观,功能性更强,在同等条件下比普通茶杯保温效果提高30%。

通过我们的研发实践可以看出,大众需求是生活陶瓷最基础也最广泛的出发点,它贯穿历史,又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演变,是逐渐形成的,用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适应时代生活,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与质量。

2 生活陶瓷的多重性

也正是因为与生活、与时代紧密联系,生活陶瓷以往要么常被简单地归为日用瓷类,要么以餐茶具、香花器、文房类等单项出现,要么被划入现代陶艺,它的涵盖面太广、太深、太繁杂,因此容易变得面貌模糊,非常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我们从“双层保温陶瓷”的研发发现,生活陶瓷是一门综合学科,是多种陶瓷元素和材料结合后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其中包括视觉元素、肌理元素、实用角度多方面的整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多重性。

这种多重性在于,生活陶瓷在制作工艺、绘画方法等技术语言之外,还要考虑人与器物的融合。我们考察历史、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民俗等相互关系,我们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产生共鸣、定义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原型、投入测试这一过程,在各种文化力量的碰撞中、在各种审视角度的整合中,探寻大众需求。正是因为生活陶瓷的多重性,需要我们更均衡地运用设计思维,学会如何讲好故事。生活陶瓷的多重性,展开来看主要由功能、情节、情感三个方面构成。

2.1 功能

这是生活陶瓷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功用、用途,与大众需求密切相关,比如汽车能代步、冰箱能保鲜、空调能调温、餐具能吃饭、茶具能饮茶,其中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是生活陶瓷的两大功能。当深度理解大众需求,用同理心去沟通大众与陶瓷设计,生活陶瓷也能衍生出实用型、风格型、身份型三种类型。

实用型生活陶瓷,主要强调使用功能,又称功能型陶瓷,研发的着眼点在整体器物的合理性,注重功能的完善和优化,陶瓷外观和造型不过分追求形式感,主要为功能的实现服务。

风格型生活陶瓷,又称情感型陶瓷,在具备一定功能时,它更追求造型和外观的个性化,强调与众不同的造型款式、张扬独特的使用方式,突出时尚、独特、个性等。

身份型生活陶瓷,又称象征型陶瓷,突显精神的象征性,人们以拥有它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别人亦因它对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产生某种认同和肯定,如御窑器、奢侈品、高端品牌。

“双层保温陶瓷”的成功研发,不仅在于我们设计得尽可能简单、高效,凸显它的隔热、防烫、保温功能——这也是它最基本的功能;而且在于我们对生活陶瓷功能的理解,这一体系的陶瓷产品有办公系列、瑞祥系列、大师经典,分别诠释了实用、风格、身份,从功能上找准了定位。

2.2 情节

生活陶瓷的诞生,是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融合,需要考虑陶瓷的工艺、器型、画面设计、生产特性、市场需求,所谓情节,正是对这些元素掌控调谐,在起承转合中自成一格。

以“双层保温陶瓷”中“瑞祥系列”为例,在研发保温杯时,它敞口丰腹,敛足圈底,肩镶夔龙手柄,外型宛若一朵含苞欲放的白玉兰,造型周正严谨,端庄大方;它用工笔状描牡丹花形,敷色清逸澹雅,以浓郁笔触诠释气节情操和人文精神;它瓷质莹润,釉色明净,采用骨质瓷泥料,简洁舒适。

由此可见,生活陶瓷中即使是一只杯子的研发,也是泥作火烧的精品,要综合运用造型、釉色、材料、工艺、彩绘等语言。生活陶瓷的造型在变化,中规中矩的造型开始更加当代,夸张、变形、组合、扭曲,充分展现陶瓷的柔韧;生活陶瓷的釉色在丰富,不同的矿石原料的特定比例下融入铜、铁等元素的氧化物调制,或者是在基釉中加入色剂和溶剂调制,意味着所有颜色陶瓷都可以通过调色展现;生活陶瓷的材料优势凸显,它有成本很低、天然环保、取材方便等各种优势,可以与贵金属、彩宝、木质等材料进行搭配,让古典与时尚并行。还有纹样和色彩的加持,让生活陶瓷出现更多独特的样式以及复杂的款式。

正是因为元素的丰富、连贯,生活陶瓷才需要有故事情节,让陶瓷材料与多种材料结合应用,从视觉元素、肌理元素、实用角度等方面进行整理,满足当前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2.3 情感

生活陶瓷既然与大众需求有关,当然会涉及人的需求与情感,这里面的人有设计师、艺术家,也有用户、消费者,是供与需的交互双方,双方不是对立的,而是共鸣的。

这种共鸣强调着生活陶瓷中的情感,无论是设计还是体验,都要有同理心。同理心是共感、共情,是设身处地地理解。我们都知道人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认识世界,形成了形、声、闻、味、触五感,这一点在生活陶瓷的研发中也是适用的,比如形,有薄如纸、白如玉,包括器物的长方扁圆、大小多少、形状外貌;比如声,有声如磬,可以悠扬清脆、沉着稳定、悦耳动听;比如触,通过触摸感觉冷热、温润、滑涩、软硬等等,生活陶瓷的研发就是要从这些共性中挖掘、提炼,不仅从感官上满足大众需求,也能从情感上引起大家的共振。像“双层保温陶瓷”,它形状优美、触手温润不烫手,正是有温度的设计。说到底,生活陶瓷的情感就是人文关怀。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当前物质方面的多样化需求,让生活陶瓷的范围不断扩大、不断多元,如何做好生活陶瓷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反复重复、不断打磨的过程,在实践中累积经验。

猜你喜欢

双层保温陶瓷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双层最值问题的解法探秘
能“保温”的雪
墨尔本Fitzroy双层住宅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双层巴士”开动啦
保温
陶瓷艺术作品
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的双层隔振系统振动主动控制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