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工企业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管理探索

2019-01-17亢彪孙鹏徐秋红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17期
关键词:关键设备军工资产

亢彪,孙鹏,徐秋红

(1.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浙江 宁波 315103;2.北方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1)

1 深刻理解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管理意义

近年来,军工企业购建了大量军工关键设备资产,这些军工关键设备资产不仅技术先进、智能化程度高,而且在军工企业固定资产价值中占比高,是军工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产不仅优化了军工企业资源配置,而且改善了军工企业的物资保障能力。因此,对于军工企业来说,管好了军工关键设备资产,也就管好了军工企业固定资产的重点和主要方面,对军工企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军工关键设备资产价值创造最大化具有重要作用。

1.1 有利于保障国防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军工企业以“致力国防建设,服务地方经济”为使命,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保军”的双重责任,而军工关键设备资产是军工企业重要的物资基础,同时也是国防科技创新、核心能力建设重要的物资基础。2011 年,国家颁布实施《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条例》,明确军工关键设备资产归国家所有,国家保护国防资产不受侵犯。2012年又颁布实施《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登记管理办法》《军工关键设备设施处置管理办法》,规范了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登记和处置管理工作,完善了军工关键设备管理法规建设。军工企业应依法加强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管理,确保国防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确保这些资产更好地用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推动军工企业武器装备技术进步,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1.2 有利于提高军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长期以来,军工企业主要从事国防科技的基础应用研究和武器装备科研与产品试制生产,所承担的军品科研试制生产任务是军工企业的主要经济来源,受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影响相对比较小。同时,军工企业享受着国家事业费的补贴和各种优惠政策,可以通过争取国防条件保障建设项目和国防核心能力基础建设项目,改善自身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条件基础能力。但是,随着军工企业事业单位改制的推进,自身发展已经感受到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巨大挑战,通过加强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管理,积极应对新的挑战,才能保持和提高军工企业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军工企业新时期内生新动能。

1.3 有利于军工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军工关键设备资产具有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特征,对于军工企业科研生产配套的技术环境适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军工企业使用管理理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也对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设备资产使用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工企业为了确保这些军工关键设备设施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需要通过加大人才的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懂技术、能力强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管好、用好这些设备资产,发挥好这些军工关键设备资产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建设。

2 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军工企业通过实施军工关键设备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改善了军工企业武器装备核心能力基础条件。但是,在军工关键设备资产购建、使用、处置管理中,也存在一些主要问题,比如,军工企业在军工关键设备资产购建时缺乏科学规划,造成军工关键设备资产运行低效不经济问题;在军工关键设备资产投入使用时,管理薄弱,造成资产家底不清;在军工关键设备资产处置时,制度不健全,出现处置不规范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军工企业科研生产能力建设,严重影响了国防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2.1 军工关键设备资产购建时缺乏科学规划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的主要是为提高军工企业武器装备配套生产的核心能力,确保军工企业承制武器装备产品能按时高质量交付。军工企业在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承建项目的进度、目标的完成,重点关注项目建设是否达到现场竣工验收条件,重点关注建设项目技术验收而忽视项目建设资产管理。在项目建设的规划时,军工企业为争取国家投资,对项目建设论证重视能否顺利通过项目的评审和批复,由于受自身条件的制约,导致购建项目规划不科学。在项目验收时,对军工关键设备的经济运行指标、工艺技术指标取得实效等缺乏目标考核管理,导致军工企业项目建设和使用需求出现脱节,决策失误,对军工关键设备资产运行管理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2.2 军工关键设备资产使用阶段管理薄弱

军工关键设备资产不仅是军工企业的科研生产重要的物资资源,也是国防科技创新、核心能力建设重要的物资基础。由于新建项目建设过程的复杂性、特殊性,难免会出现项目建设进度慢和拖期问题;新建军工关键设备资产未转固定资产,建设项目质保期已经过期;新建军工关键设备资产不能及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管理账簿以及固定资产分类明细账。造成新建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管理不到位、家底不清,还需要支出相应的维修保养费用。主要原因是军工关键设备资产制度管理体系不规范,组织管理机构责任落实不到位,考核管理监督缺失、维护保养不落实,对军工关键设备资产使用带来较大安全风险。

2.3 军工关键设备资产处置不规范

军工企业把确保军工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由于处置不规范,对使用达到报废年限的军工关键设备资产未按照正常报废程序及时履行报废处置,导致后续使用维修保养费用支出越来越高,使用不经济。对于没有达到报废年限,由于能力建设调整、外部市场变化、投资决策失误等各种因素,长期闲置的军工关键设备资产处置不及时,增加了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的维护保养费、折旧费用,增加了军工企业运营成本,制约军工企业资产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影响了军工企业的利润绩效,给军工企业提升武器装备核心能力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

3 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管理对策

3.1 推进军工企业资产管理标准化建设

对于军工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来说,管好用好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离不开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2016 年10 月13 日,资产管理体系国家标准GB/T33172—2016《资产管理综述、原则和术语》、GB/T33173—2016《资产管理管理体系要求》、GB/T33174-2O16《资产管理管理体系GB/T33173 应用指南》正式发布,并于2017 年5 月1 日实施。通过推进资产管理新标准实施,建立军工企业资产管理体系,对解决军工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军工企业、保持和提高国防科研生产能力,推进军工企业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体系化建设,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和新的思路。

3.2 不断改进军工关键设备资产基础管理

军工企业把军工关键设备资产项目购建规划纳入军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纳入自身文化和环境建设,纳入其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同军工企业整体战略规划保持一致。严格执行《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条例》,按照《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登记管理办法》,及时开展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登记,建立健全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落实军工关键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责任制,确保购建项目技术领先、产能及运行经济优势,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以及产能与实际需求一致,能够改善军工企业科研生产基础条件,真正起到了优化军工企业资源配置,提高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核心能力。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事业单位转制过程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军工企业发展应变能力的需要,军工企业通过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健全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管理责任制,解决军工企业内部管理人才匮乏、管理薄弱、资产利用低效的问题,提高军工企业的竞争能力。

3.3 规范处置军工关键设备资产

按照《军工关键设备设施处置管理办法》,军工企业应建立军工关键设备处置的审核、审批、报备、报批、评估、竞价处置以及账务处理不同阶段具体处置流程,完善军工企业军工关键设备处置管理办法,规范开展军工关键设备资产处置,降低处置风险,避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对符合报废更新的军工关键设备资产,军工企业应及时履行报废程序更新设备,减少由于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磨损老化、故障率高、维修频率高、效率低、能耗高、可能产生污染环境、运行不经济对其经营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军工企业武器装备基础能力和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关键设备军工资产
神经网络优化PID的舰船关键设备智能控制方法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酿酒自动化生产线及关键工艺设备的研究与设计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硫酸装置关键设备腐蚀机制与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