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产地水辣蓼药材中两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及聚类分析

2019-01-16李明

医药导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芦丁槲皮素产地

李明

(河北省沧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沧州 061000 )

水辣蓼为蓼科植物水辣蓼(PolygonumhydropiperLinn)的全草,味辛,性温,有祛风散瘀、祛湿止痛、消肿解毒等功效。可用于痢疾、肠胃炎、腹泻、脚气、疥癣、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等; 外用治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等[1]。研究发现,水辣蓼全草主要含黄酮类、挥发油类、鞣质类等[2],其中黄酮类成分主要为黄酮苷及苷元类,具有抗氧化、抗菌等活性[3-5]。在医药、食品、植物源农药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芦丁、槲皮素作为对照品控制水辣蓼的质量[6-8],在《中华本草》中是以槲皮素作为水辣蓼的薄层对照成分。水辣蓼并无特定道地产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笔者以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为指标对16批药材进行质量检测,并进行聚类分析,可为水辣蓼的产区选择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D泵,SIL-20A自动进样器,SPD-M20A检测器);KQ5200DA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分析天平(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型号:BSZZ4S,感量:0.001 mg)。

1.2试药 16批不同产地来源的水辣蓼药材(表1);芦丁、槲皮素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腈(Sigma公司,色谱纯);纯净水(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甲醇、乙醇、乙酸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溶液的配制

2.1.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芦丁和槲皮素对照品10 mg,用甲醇溶解于10 mL量瓶中,配制成1 mg·mL-1溶液。

2.1.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干燥水辣蓼药材粉碎,粉末过孔径250 μm(四号)筛,精密称1.0 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60%乙醇50 mL,45 ℃超声提取30 min,冷却至室温后,60%乙醇补足重量。滤过,将续滤液水浴蒸干,甲醇溶解至5 mL量瓶中,过孔径0.45 μm微孔滤膜,续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中检测。

表116批水辣蓼产地

Tab.1Originof16batchesofPolygonumhydropiperLinn

编号产地1广东茂林2广东广州3广西玉林4广西南宁5贵州湄潭县6贵州六盘水盘县7贵州黔东南荔波县8贵州安顺编号产地9吉林白城10吉林通化11辽宁锦州12辽宁大连13河北白洋淀14河北邯郸15陕西商洛16陕西汉中

2.2色谱条件 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速 1.0 mL·min-1;柱温:25 ℃; 检测波长:360 nm ;进样量:10 μL,流动相:乙腈-0.1%乙酸溶液(20:80)等度洗脱。分离色谱见图1。芦丁在约8 min出峰,槲皮素在约17 min出峰。

1.芦丁;2.槲皮素

图1芦丁、槲皮素对照品(A)和水辣蓼药材(B)HPLC色谱图

1.rutin;2.quercitin

Fig.1HPLCchromatogramsofrutinandquercitinreference(A)andPolygonumhydropiperLinn(B)

2.3方法学考察

2.3.1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适量芦丁、槲皮素对照品储备液配制成芦丁浓度5.213,10.23,20.56,50.12,100.5,200.2 μg·mL-1,槲皮素浓度5.182,10.16,20.33,50.82,101.6,203.2 μg·mL-1标准混合对照液。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分别为Y=26 802X+20 123,r=0.999 5;Y=30 256X+12 456,r=0.997。结果表明芦丁、槲皮素分别在5.213~200.2 μg·mL-1和5.182~203.2 μg·mL-1两个范围内线性良好。

2.3.2重复性实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药材粉末6份(编号1),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HPLC测定得到6份芦丁、槲皮素的含量,RSD分别为0.213%和0.356%,均小于3%,符合要求。

2.3.3精密度实验 取同一对照品溶液(芦丁50.12 μg·mL-1,槲皮素50.82 μg·mL-1)按照上述色谱条件连续进样5次,芦丁和槲皮素日间精密分别为1.211%和1.233%,日内精密度分别为0.155%和0.215%。

2.3.4稳定性实验 取同一份对照品溶液(芦丁50.12 μg·mL-1,槲皮素50.82 μg·mL-1),按照上述色谱条件分别于0,4,8,12,24,48 h进样,RSD分别为0.233%和0.456%,表明样品在48 h内稳定。

2.3.5回收率实验 精取同一已知含量的水辣蓼分别置9个三角瓶中,每3份一组,按样品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 120%,100%,80% 分别加入适量芦丁和槲皮素对照品溶液,然后按“2.1.2”项方法制备,测定,芦丁和槲皮素对照品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8%和97.281%,RSD分别为0.123%1.451%,加样回收率合格。

2.4聚类分析 本实验采用离差平方和方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此法效仿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即合理的分类使得类内离差平方和较小,而类间离差平方和较大[9]。数据统计分析软件为SAS 9.0版。

按照“2.2”项方法对16批药材中芦丁、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对比见表2。16个产地来源药材芦丁含量为0.6578~0.9975 mg·g-1,槲皮素含量为0.4987~0.686 mg·g-1。芦丁含量最高的药材来自1号(广东茂林),为(0.9975±0.0280) mg·g-1;槲皮素含量最高的药材来自3号(广西玉林),为(0.7816±0.0112) mg·g-1。

将上述结果经过聚类分析可分为两类:1~9号一类,10~16号为一类,基本可以分为南水辣蓼(芦丁平均含量为0.818 7 mg·g-1,槲皮素平均含量为0.585 7 mg·g-1)和北水辣蓼(芦丁平均含量0.715 4 mg·g-1,槲皮素平均含量为0.554 9 mg·g-1),两类对比,南水辣蓼两种成分含量均比北水辣蓼高。见图2。

表216批药材来源及成分含量

Tab.2Originandcomponentcontentof16batchesofPolygonumhydropiperLinn

产地编号芦丁槲皮素10.997 5±0.028 00.678 5±0.013 120.876 4±0.020 00.597 4±0.000 930.954 2±0.045 00.781 6±0.011 240.876 3±0.059 00.527 8±0.006 150.762 4±0.032 00.521 3±0.009 960.685 3±0.032 00.498 7±0.008 770.876 2±0.040 00.612 3±0.012 080.657 8±0.037 00.541 2±0.004 090.682 3±0.051 00.512 3±0.026 0100.647 2±0.004 00.459 1±0.031 0110.715 6±0.016 00.612 3±0.015 0120.714 3±0.004 00.458 9±0.013 0130.756 8±0.049 00.513 8±0.003 0140.749 5±0.040 00.612 3±0.014 0150.697 8±0.037 00.542 1±0.006 0160.726 8±0.017 00.685 6±0.009 0

图2 16批水辣蓼聚类分析

Fig.2Clusteringanalysison16batchesofPolygonumhydropiperLinn

3 讨论

中药材辣蓼通常指蓼科植物水辣蓼或旱辣蓼的干燥全草,产于我国南北各地,多生于溪边、山坡、湿地[10]。本实验研究了解不同产地水辣蓼中两种黄酮成分含量差异,当聚类分析分成两类时,按地区分为南北两大类,南水辣蓼含量更高。其中9号产地为吉林白城湿地附近,含量较北水辣蓼高,可被分到第一类中。当聚类分析分为四类时,即1~4号产地、5~9号产地、10~12号产地、13~16号产地,产地明确被分为我国东南、西南、东北、中部地区,其中西南贵州地区水辣蓼芦丁、槲皮素含量最高。提示湿度高的地区水辣蓼质量更高,为水辣蓼的种植和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芦丁槲皮素产地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
响应面法优化辣木中多糖和芦丁的超声提取工艺
槲皮素诱导MCF-7细胞凋亡及其与Fas/FasL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芦丁-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物理化学表征及体外溶出研究
葛根素、大豆素、槲皮素及芦丁体外抗氧化活性与构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