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涵闸安全管理探析

2019-01-16许明明

治淮 2019年7期
关键词:管护设施管理

许明明

小型涵闸点多面广,在水利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农田灌溉、防汛抗灾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目前小型涵闸在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也较多,有的可能会损坏机械,还可能威胁涵闸工程的安全,甚至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结合小型涵闸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确保小型涵闸安全运行的办法,提高工程的服务保障功能。

一、小型涵闸运行和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小型涵闸的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由县级水利部门成立专门机构如水管所管理;二是由所在乡镇进行管理;三是由涵闸所在的河道或水库的承包单位或个人管理。特别是后两种方式由于管理人员不专业,对涵闸的管理水平较低,甚至不能保证正常的操作。此外,水利行业的监督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市县两级基本上没有专门的安全监督机构,对管理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2.管理制度不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是涵闸安全运行的制度保障,但目前小型涵闸的运行管理中普遍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有的管理单位还缺少一些核心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安全投入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安全管理(含特种设备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用电安全管理、危险源管理、防汛度汛安全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具)管理、安全检查制度、安全观测和监控以及岗位操作制度。

3.运行管护经费没有保障

小型水库管护经费主要来源于县、乡两级财政。但目前中西部地区地方财力有限,大部分小型涵闸的运行管护经费没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笔者曾对涡阳县小型涵闸的管护经费使用情况作过统计,目前全县共81 座涵闸,但每年的财政管护经费仅为20万元,平均分到每个涵闸不足2500元,经费的缺失造成设备不能及时进行检修,设备老化、变形、锈蚀锈等问题严重,直接影响了涵闸的安全运行,工作人员也缺少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品,职业健康安全得不到保障。

4.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近几年,水利行业加大对小型涵闸的除险加固,总体面貌和运行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管护不到位、除险加固不及时和不彻底等因素,各地仍有部分涵闸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隐患。集中表现为几种情况:一是闸门不能正常启闭,或者在某运行工况下不能上升或下降、启闭存在卡阻现象等;二是机电等设备安老化,部分或全部未进行定期检测;三是自动化控制不可靠或无法正常运行。

5.大部分涵闸无运行观测数据

运行观测数据是保障涵闸运行的基础数据,目前小型涵闸在这方面比较薄弱。有的由于先天设计方面的原因没有安全监测设施,有的虽然有安全监测设施,但监测仪器损坏,有的根本就没人组织观测。调查发现小型涵闸测压管数据无效的情况普遍存在,不能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笔者所在县的81 座中小型涵闸中几乎没有观测设施,个别涵闸也只是作了位移和沉降观测,未进行渗流监测观测,观测频次、精度也不满足要求。

6.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

小型涵闸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临空临边防护存在不足,如翼墙、公路桥、人行桥、检修桥、平台、楼梯、窗台、爬梯等位置;二是未按规定设置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或应急照明设施已损坏;三是工程管理区相应的界桩、界牌、安全警示牌、宣传牌等存在不足。大部分涵闸在无照明设施,桥面栏杆、防撞墩等处未设置反光护栏标记,桥面也未设置震荡标线等警示设施。

二、对小型涵闸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1.科学设置小型涵闸的管护主体

小型涵闸的数量多、地理位置差异较大,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健全完善小型涵闸的管护主体。对于规模较大的涵闸,可由县水利局成立专职的水管单位进行管理,对小型涵闸数量较多的乡镇可独立设置涵闸管理所,作为区县水行政区域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进行管理。如果涵闸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则可以考虑通过拍卖经营权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管理。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县水利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都要切实强化职能,做好涵闸管理的安全监督工作。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小型涵闸的运行有章可循,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强化责任意识,制定严密的职工绩效考核制度,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尽其责。二是完善涵闸技术管理规程,明确正常运行中的涵闸需要哪些设计标准和运行条件,掌控工况的运行条件,按照规范要求操作设备。三是要建立起内部监督体系,强化监督,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严格监管涵闸的安全运行,及时掌控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积极性和工作业绩。

3.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由于小型涵闸的公益性,要首先要把小型水库的人员经费和维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并根据涵闸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测算每个涵闸的维护内容、工作量及所需经费数量;在经费使用上,可考虑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资金进行统管。

4.加强安全管理的能力建设

完善培训后的考核机制,使每一名安全管护人员都熟知小型涵闸运行的安全知识。基层水管单位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储备优秀人才或引进专业技能强、学历高的优秀人才,壮大人才队伍。在现阶段强化在职人员的培训,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开展知识讲座,提升安全管护人员的理论知识,特别要重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让专家学者讲解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题。还要走出去,向外省市经验丰富的单位取经,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通过教育培训使每个运行管理人员都详细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对技术难度较高且自身实施困难的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如液压启闭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维护、安全监测资料分析等,应外聘专家或与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单位合作。

5.建立小型涵闸的风险管控机制

明确管理单位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责任主体,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建立风险管控制度。一是每年全方位全过程开展危险源辨识,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二是科学合理评价风险等级。三是各部门、班组、岗位要做好风险管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风险特点通过隔离、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措施达到监测规避降低和控制风险的目的。

对于外部客观条件造成的问题或者自身不易整改的问题,应评估其对运行安全管理的影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和整改方案,并积极争取条件以实施整改。

6.强化涵闸设备的日常养护、维修

在小型涵闸工程的养护和维修工作中,应当做到养护为主,维修为辅,必须做好闸门、启闭机、配电设备等关键部位的养护工作,定期清理闸门漂浮物,调整螺栓松紧度,控制闸门下落速度,降低震动幅度,利用螺旋式丝杠清污器清除启闭设施表面的锈迹。尤其要注重汛期的检查养护工作,以随时了解涵闸工程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改善措施。同时要建立维保台账,做好维保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小型涵闸的安全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基础的民生工程,要高度重视,正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确保小型涵闸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发挥,促进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管护设施管理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