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电气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2019-01-16杨光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1期
关键词:电气工程人才专业

杨光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已逐渐成为社会上的一个难题,而电气工程专业也不例外。科学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标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在部分情况下,大学生毕业后难以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存在部分理科、工科毕业的大学生从事文科工作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能力,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部分毕业生难以胜任自己的工作。就目前而言,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经是各高等院校及社会各界面临的新的难题,社会需求与发展需要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的创新与转变方向,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对专业课程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改革,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在发展中不被淘汰。

1 高校应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而现代社会的发展正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就是对现代大学生的培养。高校的专业教育应该注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电气工程专业的教育方面,高校应该先为学生教授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再为他们提供实践发展的机会,全面提高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仅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工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及合作精神和领导组织能力。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综合素质都出色的人才,不仅要懂得如何去出色的完成工作,而且要同时能兼顾工程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要具有终生学习的美好品格。即使在毕业后,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也要及时适应其他的职业领域,以出色的工作能力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传统的大学教育难以达到现代社会对人才需要的目标,所以高校在专业教育方面,也应适时的行改革创新。

2 学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适应社会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中,学会做人比学会学习更为重要。高校的教育在教会学生学习之前,也应当让他们先学会做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在拥有良好道德的基础上,再传授专业的理工学科知识。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拥有充足而专业的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好做人做事的思想觉悟。使得学生在脱离学校后,不仅有能力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而且能够很好的处理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之类的事情。这就意味着,高校不仅要给学生足够的专业理论方面的知识,而且同时也要给他们灌输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及科学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大工程的综合素质要求。而且高校要注重社会发展变化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培养适应社会企业的实用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尽量以工程理论为基础,同时联系实际的科学技术发展,制定适合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除了学好理论知识之外,也应该提高实践能力,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到生产单位参与实践的机会,从而充分了解专业领域发展的动态。学校管理人员应与教师紧密配合,在电气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改革,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并且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使专业教育不断的与时俱进。

3 在传统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改革创新

在对电气工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构建上,可以通过对各大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社会与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不断调整与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案与教学体系。根据目前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对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选修体系、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改革与创新。例如,《发电厂变电站电气技术》是电气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一般讲求理论与实验相兼顾,主要学习内容为设备结构分析、工程设计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发电厂变电站电气技术》这门课程一般主要培养学生在供电系统设计、运行维护和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能力。为了适应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发电厂变电站电气技术》也顺应时下的发展进行了立体式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进行创新改革后,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掌握涉及到的与电气工程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知识体系。类似这样的尝试与改革,可以使原来传统的课程显得更加生动形象,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使课堂更加生动化。而专业课程的改革创新,不仅体现在教科书的改革创新,更体现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在教学方式上,目前很多教师与学校已经慢慢在不断尝试更多更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引导法、问题探索法等,启发学生自己去讨论,自己去思考,以适应电气工程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手段方面而言,现代教学充分的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化、立体化、多元化,获得了以前老师写黑板、学生记笔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如今,师生相处的时间也不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交流,大多数学生利用课间、课后请教师答疑,并且可以利用电话、电子邮件、QQ、微信等新兴通讯工具和教师积极讨论学习的内容,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4 新型教学模式的优点

就《发电厂变电站电气技术》一书而言,所涉及的内容种类繁多,大多数都是电气设备应用的讲解。这样的课程依靠传统单调的课堂讲解,根本无法使学生心领神会,只有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运用大量的影像资料、图片及视频讲解,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体会、领悟这些课程知识的精髓。而在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授课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电气工程专业的兴趣,拓宽他们对电气工程专业的视野,培养出真正的适应时代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自主就业能力。近年来各大院校根据工具实验变电所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仿真实验系统,研究出了各种适合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立体式”的教学模式,使专业课程和专业教育得到改革和创新。改革之后的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创新、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知识,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的进入工作状态。近年来电气工程专业的各种高校的大学毕业生一直在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中名列前茅,并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明确展示了新型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

5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业教育水平

无论何时,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是决定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各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性、创新型的人才,全面提高电气工程专业的教育质量。而教师在教学方面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基本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不可能任何专业的教师都是优秀的,也不可能所有的教师都是全才,对于一个高校、一个专业、一门课程而言,每一门的任课教师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各个教师的长处,运用新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效率达到最高,更好地培养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学校管理部门应该学会充分利用各教师的长处,一方面不断提高教师在知识和教学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其各有侧重,使专业课程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他们最大的优势,提高电气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学校也该注重对教师能力的提高,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听课、讨论、实践等活动,在此过程中,与不同特点、不同长处的教师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不断的实践与锻炼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提升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效果。

6 结语

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对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于电气工程专业的教育与教学,除了依靠学生的自我努力、自我学习以外,教师也应该主动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教学能力。同时高校也应该发挥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各教师的长处,提升教学的效果。在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相互配合的基础上,高校再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组织方面的不足,制定合适的教育教学计划,才能使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具备强于同龄人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的要求,并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电气工程人才专业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提高电气工程预算质量的对策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