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9-01-15朱青孙靓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海洋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朱青 孙靓

摘 要: “互联网+”的网络发展新业态催生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指尖海洋”互融体验平台的搭建为我国舟山地区传统海洋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另辟蹊径,它将地方高校教育线下平台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态势下的线上平台相融合,将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与代表未来科技水平的增强现实技术相融合,在未来海洋经济的壮大、蓝色空间的拓展中焕发出喷薄的生命力。

关键词: 海洋文化 数字化 “指尖海洋”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印发的《全国海洋文化发展纲要》坚持“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相结合,海洋文化建设与海洋经济发展相结合,海洋文化建设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海洋文化与海洋科技同步发展,全面发展与重点推进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提出了2020年和2025年全面推进海洋文化建设的两个发展目标。在保护海洋文化遗产方面,《纲要》提出,开展海洋文化遗产调查,提高海洋文物和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力,创新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式,拓展海洋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基于舟山地区海洋非遗文化的研究现状,“指尖海洋”对海洋文化的传播模式作出创新,通过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移植、借势、嫁接等多种手段,将分散化、同质化的海洋文化遗产集中地、客观地展示出来。“指尖海洋”互融体验平台的搭建对提高海洋非遗文化的保护能力、拓宽海洋非遗文化的传承利用之道具有深远意义。

一、舟山地区“非遗”现状与问题分析

舟山市在建立四级(国家级、省厅级、市级、县区级)非遗体系以及代表性传承人体系的过程中,普陀观音传说、舟山锣鼓、渔工号子、跳蚤舞、晒盐技艺、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渔民画、渔绳结等诸多优秀非遗文化不断涌现,形成一座标志性的传统海洋民间文化宝库。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与时代脚步的前进,这座海洋文化宝库的建设迎来了空前的挑战。一方面,舟山地区海洋非遗资源流失严重。舟山是助力我国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要城市,舟山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接踵而至的文化滞后性问题却不断放大。在海岛迁移人口数量增多、“非遗”传承人老龄化加重的形势下,“非遗”的未来发展及生态环境问题特为尤甚。当非遗不能顺应外在时空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时,就失去了“活性”,便会出现存续危机。[1]另一方面,“海洋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在国内外尚未得到统一,这就直接导致了舟山地区与海洋文化有关的非遗项目无法得到全面的、系统的保护,已开发的非遗文化也在传统模式的覆盖下面临着丧失“活性”的危险。

二、舟山地区“非遗”传承模式

(一)依托高校教育平台的现有模式

地方高校是地方文化中心,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地方高校的迫切要求。[4]舟山群岛拥有丰富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存,地方高校坐拥与此相关的政策、教育、文化等优势资源,为本土现存的非遗文化展开挖掘性保护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如今,舟山地方高校在對舟山锣鼓、舟山渔民画、跳蚤舞等一系列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非遗文化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外实践等高校活动形成多元相融、和谐共存的局面。

2009年,由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与地方高校共建的以海洋文化为主要学术研究方向的研究机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在舟山成立。研究中心成员多次深入舟山长白岛、嵊山岛、蚂蚁岛等海岛展开调研,舟山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海洋文化教学平台”作为“研究中心”的下属教学平台,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对海洋文化进行展示、体验、学习、研究。

分别获批于2010年5月、2012年1月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不断提升学术基地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之时,还与舟山市文广局、舟山市非遗保护中心取得广泛合作。两大基地以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原则为前提,充分依托高校教育平台的现有模式,不断深入民间、服务地方,实现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为进一步深入探索海洋非遗文化、建设海洋非遗数据库夯实基础。

(二)“互联网+非遗+数字化”的探究模式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型进展,它为我国各行各业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构建了更为广阔的网络平台,充分展示了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大领域融合后的发展生态。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大数据与数字经济被多次提及,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逐步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潮。“互联网+非遗+数字化”的探究模式创新了海洋非遗文化的开发传承理念,引领海洋非遗文化结构化、数据化、动态化发展的新方向。

1“指尖海洋”互融体验平台的建设。“指尖海洋”是一个依托海洋文化教学线下平台,涵盖海洋科普知识、海洋文化展示、海洋意识教育、海洋非遗艺术体验与交流的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综合分析市场、人群、技术等多方要求,融技术应用、文化传承、消费体验为一体,其建设主要分为以下三大模块:

(1)资料信息的收集。资料信息的收集途径包括文献图书采集与实地走访采集。文献图书采集是指从舟山市政府部门以及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的一些相关图书、文献中收集与海洋文化相关的信息、内容。实地走访采集则包括走访当地文化演出单位、文化部门以及采访当地文艺工作者等,实地考察当地的文化传承条件,借助录音、摄影、摄像等手段录存第一手资料。

(2)数字资源的整合。数字资源整合的一大目标就是专题数据库的建立。建设专题数据库涉及信息存储与压缩技术,分类、索引和检索技术,网络传输与安全技术、开发工具与平台技术、人机界面交互技术等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5]信息显示等基础性能、信息决策与交互等高级性能以及逐步成熟的技术条件,为“指尖海洋”互融体验平台营造了良好的运营氛围。该数据库的建立囊括了三大功能——检索、浏览、管理,实现用户从检索到全文直接访问的全方位服务。同时,它还能快速计算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具有良好的交互作用。

(3)信息的整理与录入。将前期收集的信息材料按“指尖海洋”互融体验平台的设计理念进行整合、分类与数据处理,并确保每个子库中录入格式、内容的准确性以及项目查询的便捷性。

此外,“指尖海洋”互融体验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分别从管理者、使用者与维护者的角度,对互融体验平台定期进行测试,确保平台建设的合理性与时效性,不断完善并及时更新。

2虚拟空间传承模式的探索。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将虚拟信息(视觉信息、听觉信息、触觉信息等)应用到现实世界中,获得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环境与虚拟物体的实时叠加,使二者可以同时在一幅画面或某一空间上出现,这是对具有海洋特色的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式的综合创新,有利于推进我国舟山地区海洋非遗文化的产业化进程,实现非遗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为海洋非遗文化的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态环境。目前为止,与“指尖海洋”互融体验平台相关的压缩型蓝色文化资源库已完成舟山渔民号子、舟山锣鼓、跳蚤舞、观音传说、谢洋节、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煮海制盐等海洋民俗文化的录入与制作。此外,“蓝色扫一扫”大数据库的呈现是增强现实技术在“指尖海洋”互融体验平台建设过程中的成功运用。以“渔工号子”为例,体验者通过扫描相关平面图接收音乐、动画效果,该效果将图片信息立体化,打破了以往纸质化、静态化、木乃伊化的呈现方式,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又如“传统木船制作技艺”的体验过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与感受性,在观赏传统木船制作技艺具体步骤的过程中,体验者可根据需要随意调整画面大小,其衍生产品项目中还导入了价格合理的购买链接,供体验者下单购买。

三、“指尖海洋”平台建设带来的效益

(一)经济效益

“指尖海洋”网络数据库和公共信息平台的创建本身需要资本的注入,线下海洋特色文化传播互动体验馆的策划方案和线上互融体验平台的搭建无不彰显出知识产权的魅力。与此相关,“指尖海洋”平台的经济价值也在数据建设与平台运行的过程中不断显现。“指尖海洋”网络公众平台数据库与APP的开发宣传以及市场推广,大大提高了公众对海洋非遗文化的体验感与参与度,推动了非遗消费走向体验经济的终极阶段。海洋特色文化传播互动体验馆的搭建、线上线下平台的交易、衍生产品的销售等使非遗文化开始纳入文化产业的体系中去。

(二)社会效益

自然资本与文化资本共通之处是二者都具有长久持续的属性而需要持续的管理。[3]针对舟山地区海洋特色文化消失严重、保护方式落后的堪忧现状,加快海洋文化数字化建设迫在眉睫,“互联网+”与数字化建设相融合的模式在使文化管理突破区域限制之时,也稳定了文化资本长久持续的属性。该模式在稳定非遗生态,激发舟山地区海洋文化的生命力,加快我国海洋特色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进程中体现出前瞻性。

四、“指尖海洋”平台建设的前景展望

(一)扎根舟山渔村文化的土壤

近些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具体要求的提出,乡村文化礼堂成为美丽乡村的最美装饰,为响应国家号召,文化礼堂在舟山地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渔村文化礼堂建设成为社区建设的重点工作,其中,文化礼堂内的文化展示场所向人们展示了大量当地传统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暑期“三下乡”、学科竞赛等高校活动的推广,舟山渔村旅游文化的开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渔村文化礼堂中隐藏的传统文化与非遗文化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扎根舟山渔村文化之土壤,利用“指尖海洋”互融体验平台的宣传与推广,构建经济价值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二)依靠舟山旅游文化的力量

区域特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是由区域的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同时又会受到当地特殊文化环境的影响。舟山群岛是我國的第一大群岛,以山海风光和渔业资源为特色,地理环境复杂,旅游资源丰富。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以沙滩著名的衢山岛、国家名胜风景区嵊泗列岛、以沙雕著名的朱家尖、渔业资源丰富的沈家门渔港都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随着当代武侠文化、影视文化、网红文化的兴起,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逐渐形成了桃花岛、东极岛等当下热门的旅游景区。以热门旅游景点产生的文化体验为路径,将“指尖海洋”互融体验平台的搭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特色有机结合,使非遗文化的活态性免于受损。

(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传承与发展有助于传统优秀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现今,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社会形态的革新,相当程度上要取决于非物质文化自身作用的一种延伸。[2]同时,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传承也为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行性方案。在“互联网+非遗+数字化”的探究模式下,原有“文化、科技”的二元关系瓦解,“文化、科技、经济”三位一体的全新格局初具雏形。基于当下IP产业链的开发、延伸,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IP产业的发展被卷入到一个如火如荼的高潮之中。前不久,根据墨香铜臭的小说《魔道祖师》改编而成的IP剧《陈情令》全网热播,并被央视点名表扬,称其“书写国风之美”。以此为启发,“指尖海洋”平台在宣传与弘扬海洋非遗文化之时,可参照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开发与传承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IP的优势,实现产业反哺文化的重要目标。

(四)借助优秀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引导下,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必然的,但这也致使各色文化泥沙俱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境遇便首当其冲受到了诸多影响。眼下,如何进行正确、合理的文化选择是我国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舟山民间舞蹈跳蚤舞依托高校传播平台,吸引了大量外国留学生的体验和参与,相关视频资料成功录入“指尖海洋”数据库,并直观地呈现给大众。在未来,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依然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一隅,将上述跳蚤舞的传承经验引以为鉴,海洋特色文化可借助优秀外来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来推动其自身的世界性传播与弘扬。

在中国传统海洋民间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就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与沿海地区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沿海地区劳动人民独特思维方式的载体。因此,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牢牢根植于民间传承这一土壤。同时,传统非遗文化的“活性”本质决定其开发与保护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让非遗文化赓续绵延。如今,网络传播网络化、生活化、移动化的新态势不断显现,在海洋文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指尖海洋”互融体验平台的推出依托原有高校教育平台之基础,完成了“互联网+非遗+数字化”的创造性转换,形成了线上线下有机互融的全方位体验平台,对海洋非遗文化的“活态”保护具有现实性意义,其开发与应用在非遗文化的未来发展之路上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徐顺昌活态保护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研究--以南京云锦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18

[2]何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影响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02)

[3]林明华文化经济学:理论前沿与中国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

[4]李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的传承[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1).

[5]王淑云黑龙江省重点产业专题数据库建设与服务[J].华章,2012(36).

(本文系浙江省自然资源厅项目“2018浙江省大学生海洋科普宣教公益项目”研究成果)

(朱青,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孙靓,浙江海洋大学艺术素质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海洋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沿海高校学生海洋观培养与塑造浅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跨文化城市建设研究
近十五年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