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宫里的“奇葩”藏画

2019-01-15张君燕

知识窗 2019年12期
关键词:骷髅雍正帝王

张君燕

提到故宮,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恢宏壮观”“雄伟堂皇”,仿佛一位正襟危坐的老者,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不过近年来,故宫正在试图打破这一刻板印象,走下宝座,走到人群中间。

2019年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94周年。即将600岁的故宫,变得越来越“调皮”,越来越“亲民”,它大方地打开窗口,让人们有机会走入几百年前,不断地与历史相遇,了解它更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就拿故宫里的藏画来说,它远不止你认为的那样严肃、无趣,甚至完全可以用“奇葩”来形容!

南宋李嵩擅长画民俗人物画,他的画非常前卫。先来感受一下画风——《骷髅幻戏图》。你没有听错,就是令人闻之色变的“骷髅”。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欢乐的场景,却给人一种莫名的诡异感。画面中央是一个大骷髅席地而坐,用悬丝在操纵着一个小骷髅。这是宋代市井常见的木偶表演形式:悬丝傀儡演出。其实,在古代绘画中出现骷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通过骷髅和人的对照,展现出人世间生死轮回的世态景象,李嵩把这种表象及深意完美地结合起来,精准而又生动。

明代皇帝朱见深的《一团和气图轴》是一幅千古名画,画里大有玄机。这幅画远看是一个笑脸弥勒佛,但如果近距离观看,就会发现画里其实是三个人,人物两边的脸被藏在“笑脸汉”的脑袋里,另外两双手在身前比划着。这幅画是朱见深对朝野团结安定的一种期望,以及对儒、释、道三教和平相处的期许,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中庸思想。是不是很厉害?

要说更厉害的帝王,非雍正莫属了。按照现在的标准,雍正算是一个超级“宅男”了,他最喜欢宅在书房里处理政事,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绘画中发挥超乎常人的想象力。比如头戴“洋卷发”上山捉老虎的《刺虎》,在湖畔悠闲洗脚的《水畔闲坐》,或者换上道服在山崖边打坐,摆出“ok”手势的《道装像》……在这些画中,雍正都亲自“出镜”,展示自己的百变造型,也显示出了其中隐藏的西方元素。

故宫藏画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还能让我们了解生活在故宫里人们的情形。

在清廷画家陈枚的笔下,每个时节的故宫女子都美得很特别。正月上元节逛花灯、荡秋千,六月乘船采莲,八月十五赏月,作画、刺绣、探讨古物、品鉴名画……她们有各种方法丰富原本寂寞无聊的宫廷生活。

说完了故宫里的女人,接下来说一说故宫里的男人。从明清帝王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宫廷帝王的审美喜好。故宫的第一位主人明成祖朱棣,留了“美髯公”关羽同款的胡须,飘逸中沉稳大气,显现出一派帝王风范。

明朝皇帝的胡须大多比较茂盛,嘴唇上边留着八字胡,下巴留着很长的山羊胡和络腮胡。不过明代后期的帝王画像中,帝王们的胡须开始变得稀少,相对于狂放的胡须造型,后期的胡须样式更加内敛。

清朝以后,因为顺治皇帝推行了“剃发令”,胡须也要跟着改变。雍正皇帝的八字胡,下巴处干净整洁,给人不怒自威的感觉。25岁的乾隆帝青涩中又有一股傲气,但竟然没有胡子。年纪大了以后,乾隆皇帝还是留起了八字胡,下巴也长出了稀疏的小山羊胡。

可以说,故宫里的藏画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库,隐藏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人们去发掘、探索,等待着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和收获。

猜你喜欢

骷髅雍正帝王
帝王计划
智闯骷髅岛
黑色帝王颛顼
雍正:朕终于把自己毒死了
雍正:奏折上面玩段子
骷髅行乞
这么痴情的皇帝我也是第一次见
帝王蟹
骷髅行乞
会移步的骷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