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粱苗期耐冷种质资源筛选与鉴定

2019-01-15张一中周福平张海燕史红梅张桂香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冷性高粱苗期

杨 彬,张一中,周福平,张海燕,史红梅,张桂香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晋中030600)

高粱是暖季型作物,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耐高温能力[1-2]。由于高粱起源于半干旱热带地区,一般对低温胁迫较敏感,尤其在萌发期和苗期,当环境温度低于12℃时易遭受冷害,这也成为温带地区高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3-4]。高粱播种后突遇低温,会降低高粱种子的萌发速率和出苗率,延缓幼苗生长的活力[5],或是种子在土壤中“粉种”、霉烂,造成缺苗断垄,影响高粱产量[6]。因此,提高高粱品种的耐冷性,不仅可以稳定高粱突遇低温年份的产量,而且还可以扩大高粱的种植区域,保证高粱在一些冷凉地区、高海拔地区也可以取得较高的产量。高粱耐冷育种首先就是筛选出满足育种目标的耐低温材料。

有关高粱耐冷材料的筛选与鉴定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报道。陈香兰等[7]对黑龙江省1 398份材料进行了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筛选鉴定,初步选出芽期耐冷材料217份,苗期耐冷材料96份,芽期和苗期都耐冷的材料9份。张海燕等[8]对保存的167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耐冷性鉴定,筛选出耐冷种质12份。张丽霞等[9-10]利用收集的631份高粱种质,经过逐步低温处理的方法筛选出7份耐低温材料。国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耐冷种质筛选工作,筛选出的耐冷资源如Shanqui Red,PI 610727,PI 567946,PI 563976,NSL51071,PI 568016,IS1212,M71等[11-14],大部分来自我国,并利用这些耐冷材料与冷敏感材料(如 BTx623,SRN39,RTx430)构建了群体,进行了耐低温相关性状的QTLs挖掘,鉴定到多个与耐冷相关的QTL[7-9],为耐冷基因精细定位、克隆以及揭示高粱耐冷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低温胁迫下,幼苗的生长情况是评价耐冷材料较为直观的表型。为进一步挖掘高粱耐冷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国内外高粱资源为试验材料,在苗期进行耐冷性筛选评价,以期为高粱耐冷分子机制研究提供耐冷材料,并为耐冷育种提供优良亲本。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材料共237份,其中,来自我国的地方品种73份、育成品种48份,来自美国、印度等国家的材料116份。

1.2 试验方法

参照张桂香等[4]的方法,挑选籽粒饱满、无病害的高粱种子100粒,播种于装有干净河沙的塑料盆中,在室温下进行培养。待展开3片叶时,统计出苗总数,放入人工气候箱,调试温度至1~2℃处理3~4 d;然后调试温度至12~15℃,处理7 d后统计幼苗成活数,计算成活率,并根据成活率来评价材料的耐冷等级。成活率=(低温处理后幼苗成活数/幼苗总数)×100%。耐冷性级别评价标准列于表1。

表1 耐冷性级别评价标准

1.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粱种质资源苗期耐冷性鉴定

对237份不同来源的高粱种质资源进行苗期耐冷性鉴定。由图1可知,大多数品种的耐冷性等级集中在 3,4,5 级,分别有种质资源 72,59,75 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30.38%,24.89%,31.65%。而耐冷等级在1级和2级的品种总共才有31份,占供试材料的13.08%,说明保存的资源中耐冷材料还是比较少的,其中,1级材料有12份,2级材料有19份。

2.2 不同国家高粱种质资源耐冷性鉴定分析

在121份我国种质资源中(图2),耐冷等级属1,2,3,4,5 级的材料分别为 9,11,34,32,35 份,分别占我国材料的 7.44%,9.09%,28.1%,26.45%,28.93%,大部分材料的耐冷性也主要集中在3级以上。对于国外品种的耐冷性,也呈现出相同的等级分布,在116份国外材料中,3,4,5级的材料分别为38,27,40份,分别占国外材料的32.76%,23.28%,34.48%;而1,2级材料分别只有3,8份,分别占国外材料的2.59%和6.9%,其中,1级材料是美国的IS15346,IS-16046 和印度的 IS-20867。

2.3 我国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耐冷性鉴定分析

在我国73份地方品种中(图3),耐冷等级属1,2,3,4,5 级的材料分别为 5,7,20,23,18 份,分别占我国地方品种的6.85%,9.59%,27.40%,31.51%和24.66%。而在我国48份育成品种中,耐冷等级属 1,2,3,4,5 级的材料分别为 4,4,14,9,17 份,分别占我国育成品种的8.33%,8.33%,29.17%,18.75%,35.42%。不论是我国地方品种还是育成品种,其苗期耐冷性的等级分布与总的供试材料分布是一致的。地方品种耐冷等级属于1级的材料是冻高粱(河南)、黑柳子(安徽)、棒洛三(山西)、红马尾巴(北京)、粘高粱(北京)。育成品种耐冷等级属于1级的材料是三代高粱-大粒(山西)、TC1383-2(山西)、E671(山西)、红壳4号(辽宁)。

3 结论与讨论

高粱苗期的耐冷性是一个复杂的性状,主要受遗传基因控制,但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对冷害的响应也会有所差别[15]。研究表明,相同材料在低温胁迫条件略有改变的情况下,其耐冷等级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16-17]。因此,对于鉴定出的耐冷等级高的材料要进行重复鉴定,以保证鉴定结果真实可靠。张桂香等[15]选择芽期和苗期2个时期对不同来源的238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耐冷性鉴定与评价,结果筛选出芽期耐冷材料15份,苗期耐冷材料11份。本试验在张桂香等研究人员的基础上,扩大试验材料的范围,并把前人鉴定出的耐冷等级1,2级的材料,进行重复鉴定,结果表明,鉴定出的12份1级耐冷材料中,有11份是已有报道的,有1份是新鉴定出来的,说明本试验的试验方法可行,鉴定结果可靠。

随着《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的发布,非玉米种植优势区内,种植高粱的热情逐年高涨,高粱主产区的播种面积也在持续增加,对于耐冷品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种植耐冷品种不仅可以扩大高粱栽培的地理范围,还可以减少高粱春播早熟区低温冷害风险。此外,提早播种可以为高粱提供更高水平的土壤水分和较低的蒸发量,可能会成为一种避开干旱的策略。高粱苗期耐冷品种的选育首要任务就是耐冷材料的筛选。STICKLER等[18]比较了我国和美国的小部分种质资源后发现,在低温条件下,我国高粱表现出更快的出苗率和幼苗生长速率。LU等[19]总结了我国高粱耐冷性鉴定情况,结果发现有多个种质资源在芽期和苗期均表现出很强的耐冷性。FRANKS等[20]系统比较了我国高粱资源、美国骨干亲本和美国杂交种的耐冷性,结果表明,不管在实验室还是在田间,我国高粱都表现出更高的出苗率和幼苗生长势,建议可以将试验中的我国种质作为耐冷育种的有利基因来源,用于提高高粱品系在萌发和出苗阶段对低温的耐受性。本试验也表现出相同的结果,不同来源的高粱种质资源其苗期耐冷性是存在差异的,在1级耐冷材料中,我国高粱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说明在我国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中筛选耐冷种质的潜力较大,我国高粱材料可以作为高粱耐冷育种的抗性基因来源。同时,我国高粱中的1级耐冷材料全部来自北方地区,表明高粱的耐冷性,是对冷凉环境长期适应和驯化的结果[21]。

本试验的苗期耐冷种质筛选仅限于实验室条件,与大田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还需要在大田低温环境下进一步验证试验结果。另外,大多数的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并不是太理想,利用起来比较困难,今后一方面应扩大试验材料范围,加快农艺性状和耐冷性状的精准鉴定,筛选出农艺性状优良、耐冷性好的材料用于育种实践中;另一方面解析耐冷性状的遗传机制,利用分子技术设计出一种有效、高效的方法,将其耐冷性状传递到高粱优良亲本系中,以加快育种进程。

猜你喜欢

冷性高粱苗期
高粱名称考释
高粱红了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金秋时节高粱红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优质水稻新品种芽期耐冷性鉴定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LED补光技术对番茄苗期应用研究
广西野生稻耐冷性鉴定与遗传纯合研究
寒地粳稻耐冷害育种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