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应用研究进展述评

2019-01-15侯振齐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胸外科天津3017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期
关键词:肺叶单孔胸腔镜

侯振齐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 胸外科 (天津 301700)

内容提要: 近几年,腔镜手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将其应用在肺癌治疗过程中,能有效提升患者预后,减少患者疼痛感,并且有效减少并发症,为患者生活质量的优化奠定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应用研究的现状,并对手术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释,最后对手术发展趋势予以讨论,仅供参考。

卢开进等[1]在《单孔胸腔镜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及创伤程度评估》中主要是将接受单孔胸腔镜和两孔胸腔镜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后,集中对比两种腔镜手术的可行性以及手术后患者的创伤大小,认为单孔腔镜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机制优势更加明显。

1. 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对于传统的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无论是安全性、根治性还是微创性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患者的痛苦,并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不同技术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手术安全性和高效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患者在手术处理方式的选择方面选择性更多,其中,肺叶切除术、亚肺叶切除等都是较为常见的做法,但是,在肺叶切除的过程中如何掌握尺度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和临床争议点。一般而言,亚肺叶切除手术更加适于肺功能较差且不能耐受的患者,而对于一些周围型肺癌患者,其整体病灶直径在2cm以下,利用楔形切除的方式效果更好,这种处理机制和应用方式无需对患者肺段支气管解剖结构或者是叶间裂予以考量,需要对肿瘤边缘之间的手术切除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和处理。最重要的是,要对肿瘤复发率等进行集中关注。基于以上分析可知,腔镜手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能在减少创伤程度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曹洋等[2]经过研究还指出,胸腔镜手术中的单孔胸腔镜手术视觉和操作者都在一个矢状面上,能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影响因素

尽管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有一些因素会对实际手术效果造成影响,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要积极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机制,确保手术效果能符合预期。

2.1 麻醉因素

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过程中,因为要借助单肺通气,因此,会对患者的呼吸过程和循环功能造成影响,这就使得手术中能否有效建立麻醉管理成为了直接影响因素。张庆永[3]指出,双腔支气管的定位要保证准确,并且确保两肺部能完全分隔,从而确保患者手术侧萎陷满意,一定程度上提高单肺通气量,促进手术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值得一提的是,在麻醉方式选择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切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胸膜疼痛予以关注,并且要保证患者能有效松弛肋间肌,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和耐受性。另外,医护人员要结合患者的具体耐受性更改麻醉方式,有效提升处理机制的合理性,确保能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统筹管理,全面提升麻醉水平和基础效果。

2.2 患者具体情况

第一,微创手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对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产生影响,甚至会增加围手术期的风险,基础性疾病会影响胸腔镜手术效果,尤其是对于高龄和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因为耐受性不好,所以利用楔形手术机制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更高。陈献珊等[4]也对应激反应进行了描述,并且认为在条件允许范围内,支气管成形肺叶处理技术能有效保留患者肺部功能,更加适用于高龄肺癌患者。

第二,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过程中,会出现淋巴结钙化黏连或转移、患者肿瘤直径较大以及纵隔受侵的问题,都会影响整个手术的安全性。刘佳等[5]结合研究表示,在手术中还会出现叶间裂融合黏连以及胸腔黏连严重等问题,制约手术的顺利开展,甚至会造成患者预后效果不符合治疗标准的问题。另外,对于病灶直径在5cm以上的患者,因为病灶在肺外野位置,在完全认清和明确分析肺门结构的过程中,要保证胸腔手术能在完全视野下完成。

第三,郑斯杰[6]认为微创胸腔镜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减少二次手术的危害,尤其是在手术后对复发性病灶和肺内转移单发灶等处理的过程中,借助微创胸腔镜手术能减少手术难度。但是,首次手术中的广泛黏连则会对解剖结构造成影响,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手术中和手术后对具体要求进行集中约束和管理。

3. 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发展趋势

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应用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有效优化治疗水平和基本效果,要积极对技术发展予以综合分析和判定。李辉贤等[7]指出,远程手术、外科机器人等都将成为胸腔镜手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将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

3.1 减少创伤

近几年,单孔胸腔镜手术中,有关节头设计超声内镜探头能有效对形态进行处理,利用新型设备评估结节中血管供血效果,就能在测定深度的基础上,有效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宋振祥等[8]也在研究中对单孔胸腔镜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针对一些心肺功能勉强达标的患者,利用超声内镜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3.2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在李雷[9]的研究中表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于治疗患者肺癌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除此之外,未来超声刀发展也将成为新型技术运行趋势,能在减少视野盲区的基础上,提高便捷化程度,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患者术后痛苦[10]。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研究中,要对技术优越性和技术发展机制进行全面分析,积极利用更加贴合患者实际需求的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治愈效率,也为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肺叶单孔胸腔镜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囊肿的对比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