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连南排瑶大长鼓舞课堂教学现状
——以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为例

2019-01-15张逸弛

粤海风 2019年4期
关键词:岭南我院舞蹈

文/张逸弛

一、教学背景

身处岭南的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于 2002 年建系,2006 年开始致力于岭南舞蹈的研究,逐渐对开展岭南舞蹈的多方位关注及研究工作。多年来,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岭南舞蹈如广东潮汕英歌舞、陆丰钱鼓舞、连南排瑶大长鼓舞、客家杯花舞、席狮舞等进行系统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其中针对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的研究是我院舞蹈系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多途径地深入探寻与丰厚的实践经验积累,成为我院开设岭南民间舞蹈素材课——连南排瑶大长鼓舞课堂的理论依据。

(一)采于民间,研于课堂

华南师范大学舞蹈系教师及研究生团队多次深入连南当地采风,并有幸与连南排瑶大长鼓舞传承人唐桥辛二公以及传承人的孙女唐桥琳,进行面对面交流和传统套路的学习,近距离向传承人讨教瑶鼓的打法与跳法,通过直接的动作学习,提高了其动作掌握的准确性,保证了教师在教学时的准确性及标准度。此外,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接触到原生态气息的连南排瑶大长鼓舞,舞蹈系于2017 年10 月将唐桥琳请到学院,为学生教授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的传统套路。学生除学习瑶鼓传统套路之外,还能够感受到本土瑶民的热情,深受瑶族文化的感染。之后,我院舞蹈系在民间传统动作程式的基础上,力求保护每一个动作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完整性,后将部分动作元素进行提炼加工和创新,编排成新的组合,再度引进课堂,真正做到采于民间,研于课堂。

(二)实践与研究成果的积累

自 2006 年至今,我院舞蹈系对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有层层积累的众多实践成果与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实践方面,华师舞蹈系教师及研究生团队先后创作出《瑶山情》《瑶鼓谣》《喊瑶山》等优秀作品,《瑶山情》荣获广东省首届大学生舞蹈节专业组一等奖,《喊瑶山》荣获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十佳作品”奖、第四届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专业组一等奖及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专业组二等奖。

在学术研究层面,我系民族民间舞教学与编创研究方向的研三学生,将连南排瑶大长鼓舞进行系统研究,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将几乎被众多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研究学者忽视的“鼓舞一体”原始形态进行了挖掘与提炼,并与华南师范大学舞蹈系教师团队精心编排了“广东排瑶大长鼓舞”精品课程。2017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非遗舞蹈进校园”舞蹈教学课例展示暨论坛,“广东排瑶大长鼓舞”精品课程一展风采,“鼓舞一体”元素作为展示的重点贯穿整个课程,通过传统组合、摆鼓组合、圈鼓组合、对鼓组合,以及综合性表演组合,将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的原生态结构在舞台上充分展示,取得了又一突破性的实践成果。

二、教学概况

在研究岭南舞蹈之初,我院舞蹈系并未专门开设系统的岭南民间舞蹈素材课程,所以学生对岭南舞蹈的学习仅存于表面,更多的只是在课外排练瑶鼓舞蹈作品时的碎片式或速记式学习,对于瑶鼓只是动作上的单一学习,掌握的层面相对单薄。直至 2014 年,我院舞蹈系陆续开设岭南民间舞蹈素材课程,如广东潮汕英歌舞、陆丰钱鼓舞的民间舞蹈素材课程等,通过基础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岭南舞蹈有了新的关注和学习的兴趣。2016 年我院舞蹈系开设连南排瑶大长鼓舞课程,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系统教学进入课堂。

三、教学安排

(一)课程设置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对本系学生制订的师范生培养计划,将英歌舞及钱鼓舞的课程设置在本科三年级上学年,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的课程则设置在大三下学年,为期九周,课堂教师团队由一名教师及两名研究生助教组成,每班分 A、B 两班,各 20 人左右,每班一周两小节课,期末汇报时合班考核。

(二)课程内容

自 2016 年开设课程以来,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与调整,在以往的连南排瑶大长鼓舞课堂中,主要教学内容多为经过提炼加工后的动作元素,较为舞台化,但在2019年的连南排瑶大长鼓舞课程中,学习内容分为两个板块,一是传统板块,即学习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的传统套路、传统鼓点打法、传统表演路线,以及根据传统动作整合的传统组合。动作规格及呈现形式多为原生形态,同时新增加了“鼓舞一体”,即左手持竹片敲击鼓面与身体的舞动结合在一起,边跳边打鼓,这是瑶族人最原始、最传统的表演形式。二是基本动作与动律训练、动律组合、综合表演性组合等,该内容是在保留原有动作形态的基础上,将部分动作从传统套路中提炼出来,细微处理后编排成训练组合,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掌握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的动作元素、表演形式,通过传统套路的学习能够更加了解连南排瑶大长鼓的文化特色与内涵。

四、教学模式

(一)口传身教式教学

这一教学模式虽是最基础普遍型,但关键在于在课堂上如何口传身教才是最适用于师范类学生的。在本课堂中,教师将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的历史及动作成因准确地传达给学生,并细致解读动作与瑶鼓历史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快地领悟动作要领,达到口传与身教紧密结合,并贯穿至整个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师范类舞蹈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教师应首先考虑课堂上教师所用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具有引导意义,提出的问题是否会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让学生时刻带着思考去学习,再结合教师与助教严谨的动作示范,使学生不仅要思考动作如何做,更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如何引发了我的思考,这样的思考对于我学习瑶鼓有怎样的启发。对于学生来讲,这样的课堂不单单只是在学习动作,而是在思考中逐渐掌握动作;对于教师来讲,这是一个多方位、多角度的课堂教学,不仅在教学生如何跳,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如何教。

(二)情境式教学

在民间舞蹈的课堂中,情境式教学是具有启发性且尤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本舞蹈系大部分本科生并没有真正去到连南当地采风,部分本科生在课外的剧目排练中接触过瑶鼓,其余的学生甚至是第一次接触瑶鼓,他们对瑶鼓的历史源流、动作成因、动作要领等相关知识都是非常陌生的。那么在教授动作时引导学生进入虚拟的情境中,或是利用语言的描绘让学生角色转换为连南瑶族人,例如,“想象你就是当地的瑶族人民,此刻的状态是在背着长鼓翻山越岭,此刻的动作是在穿过丛林中的障碍”,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氛围。

所谓人的肢体表现是大脑思维的第一反应,学生通过教师语言的引导,以及大脑对情境的想象可达到提高自身领悟能力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同时也说明教师语言的重要性及魅力之处,使学生思考今后在成为教师时,应该具备怎样的课堂语言表述能力,如何将精简巧妙、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应用于自己的课堂。

在本课堂中,除教师语言的引导之外,教师还会引用瑶族人民现场表演时经常出现的队形,如内外双圈、“S”形出场路线等队形调度,让学生在传统队形上练习动作,尽力还原民间表演形式,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打起长鼓跳起舞”,感受瑶族人民团结友爱的精神。

(三)朋辈式教学

朋辈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多年以来的一项特色教育模式,即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教学。在我院舞蹈系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的课堂中,因班级人数较多,经常采取分班教学,一个班分为A、B两班,教师将本节课的内容教授于A班后,让A班学生自主教授与辅导B班学生,在下节课的课堂中,教师将统一验收A班的教学情况,并提出全方位的点评。通过此教学模式,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担任一次“教师”的角色,有效提升学生自我提高的能力,使学生懂得如何准确表达动作。其自身一定要准确地掌握,将课堂教学的严谨时刻作为强调的重点,这是具备很好的教学实践体验的教学模式。

(四)课上总结式教学

总结即强调温故而知新,培养学生善于总结与反思的能力,在我院舞蹈系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的课堂中,上课时,教师随机布置4到5名学生分别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角度的记录,记录形式不限。例如,学生A负责记录动作顺序,学生B负责记录动作要领,学生C负责记录该动作的成因,课堂尾声时,以上负责的学生将课堂内容梳理后逐个进行陈述,此时需学生D按照学生A、B、C的指令做示范动作,其余学生给予补充,最后由一名学生E做本堂课最全面性的总结。此教学模式将全班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堂课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非常了解,真正知道在本堂课中学习到了什么,反思自身掌握了多少内容。即使大部分学生在某堂课中并不参与记录,但是在课堂最后也能够跟随记录人的思路梳理自己学到的内容,这是温故而知新正确的体现,营造出一个充满积极性、思考性的课堂学习氛围。

(五)自主创编式教学

自主创编式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编排能力,而且能促进团队配合,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在连南排瑶大长鼓舞课的期末考核中,考核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连南排瑶大长鼓传统套路、动律元素组合等学习内容成果汇报,第二部分则为自主创编组合成果汇报,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创编瑶鼓组合作为考核内容,表演形式不限。在创编的过程中使学生尽可能发挥自身的创编能力,让学生成为主导,考核学生对瑶鼓动作元素的掌握程度和合理编排的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考核时,每组之间可相互学习与观摩,汲取其他组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

五、教学呈现

2017—2018年下学年,在我院舞蹈系舞蹈学专业 2015 级(大三)学生开设的岭南民间舞蹈素材课连南排瑶大长鼓舞课堂中,通过以上所述几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积极性明显提高,在专业技能层面,学生对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的历史源流、基本风格、动律、动作、传统套路程式等都能够较好地掌握与呈现,学习动作不再是学表面功夫。在思想层面,学生通过瑶鼓更多的是学到岭南文化的内涵,以及唤醒了对岭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识。朋辈教学的模式使学生懂得了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及各方面能力,还有对课堂持有怎样的严谨性。了解首先需要自身对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的学习内容进行消化,才能教授他人,无论是 A 班辅导 B 班,还是 B 班教授 A 班,教学成果较为乐观,团队配合也得到了锻炼。在本学期的期末考核中,2015 级的 52 名同学分为三组,分别自主编创了圈鼓组合、综合表演性组合,以及瑶鼓技巧组合,创编内容合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结 语

岭南传统民间舞蹈在各高校的民间舞蹈教学中逐渐开展,作为培养师范生的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多年来将岭南舞蹈的教学研究摆在首位,着重培养学生“站稳讲台、兼顾舞台、多能一专、全面发展”的能力。对于师范类舞蹈学专业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舞蹈动作,重点是通过连南排瑶大长鼓舞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岭南舞蹈传承与保护的意识,挖掘与探索岭南舞蹈文化更加深层的价值。学生只有真正地对连南排瑶大长鼓舞足够了解、掌握、喜爱,才能够发自内心地去传播与传承岭南舞蹈与岭南舞蹈文化。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在岭南舞蹈研究与教学的路上不断探索,在完善岭南舞蹈教育教学的路上不断前进,使我院舞蹈系岭南民间舞蹈素材课——连南排瑶大长鼓舞课堂教学逐渐规范化、系统化,共同为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出最大的力量。

猜你喜欢

岭南我院舞蹈
忆岭南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学舞蹈的男孩子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舞蹈课
不辞长作岭南人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