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土重生

2019-01-14

吉林农业 2019年24期
关键词:梨树县黑土黑土地

2011年,春天。

一台大马力农机开进八里庙村。尘土飞扬中,农民卢伟看着脚下硬邦邦的“破皮黄”,叹了口气:“这黑土地,完了!”

2019年,盛夏。

还是这个村儿,还是这片地,卢伟蹲在一株茁壮的玉米苗旁,手指轻轻一探便能入土近20公分,卢伟笑了:“这黑土地终于回来了!”

呼救——

曾经“油浸浸”,如今“破皮黄”

“我小的时候,八里庙村的土地软得像‘灰包一样,用脚一踢就能踢起一层黑土,那才叫‘油浸浸,‘攥一把二两油的说法并不夸张。”卢伟说,后来因为风吹水蚀,再加上过度开垦以及农民的重用轻养,黑土层薄了,地硬了,农民想要点儿收成,全靠化肥催。土地不打粮,种地成本反而上升了。

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全球黑土区仅有3块,分别位于乌克兰第聂伯河畔、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我国东北平原。吉林省境内的黑土分布较为广泛,东起长白山麓的低山丘陵,西至大兴安岭南端东坡向平原过渡地带的阶地,行政区域范围包括长春、松原、四平、辽源、吉林和通化等地区的26个县(市、区)。

卢伟所在的八里庙村正在四平市境内。

相关资料显示,黑土地开发初期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为6%~8%,目前,黑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多数在2%~3%左右。有机质含量降低,导致土壤板结,供肥保水能力下降。

黑土地退化问题,亟待解决!

重生——

一场保卫战打出“梨树模式”

2011年秋,收完地里的玉米后,卢伟一直在想:“黑土地就这么不行了?黑土这宝贝,就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整没了?”怀着不甘,他找到了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决定跟着他试试保护性耕作。

梨树县耕地面积达400多万亩,粮食总产量多年保持在50亿斤以上,名列全国粮食生产十强县。但长期透支,使这历来“守着黑土不愁粮”的产粮大县也犯起愁来。为了保护好黑土地,梨树县做了一系列探索。但在王贵满看来,秸秆覆盖还田、轮作等方法是养地增产最经济有效的方式。

200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与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在高家村二社,以梨树县康达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打造了全国第一块玉米秸秆全覆盖的保护性耕作实验田,研发并创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生产体系。

很快,他们又在梨树县中部黑土区、西北部风沙区建立3个研究示范基地,开展相应的研究示范工作。到目前,研究示范基地扩展到8个,面积达到2000余公顷,覆盖梨树县各个不同区域。

梨树县康达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青奎称,这项技术简单实用,主要是免耕播种施肥,然后喷施除草剂再防虫防病,之后是收获(秸秆覆盖还田),收获后机械深松(每3~5年进行一次),最后是秸秆清理,实现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2019年秋天,杨青奎在地头挖出一个剖面,通过剖面可以看到,玉米根系扎到地下1.5米处,有的已扎到2米多深的地下。

黑土,重生了!一场黑土保卫战,也打出了专业部门及专家认可的“梨树模式”。

推广——

黑土地保护一场任重道远的持久战

2012年春天,卢伟走上了保护性耕作的道路。如今,他的土地已成为附近最肥沃的土地。他流转的土地面积,也由10公顷增加到了232公顷。

政策拉动、种粮大户带动、科技支撑,在这场保卫黑土地的持久战里,一样都少不了。

2009年~2016年,吉林省实施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实施面积达531.1万亩,全省43个县(市、区)开展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形成了多种技术措施综合应用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模式。

2015年,吉林省启动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先后在公主岭市等11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试点面积280万亩。通过试点,初步建立了“可推广、可复制、能落地、接地气”的黑土地保护技術模式和运行机制。

此外,吉林省还实施了“增施有机肥”补贴、加强耕地质量监测、推进农作物秸秆还田、加强土壤养分管理等措施。2010年吉林省颁布实施了《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2018年3月30日《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颁布。该《条例》填补了黑土地保护立法空白,使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目前,吉林省土地一家一户承包的还很多,生产管理上大部分呈分散状,如何将土地连片,通过保护性耕作来保卫黑土地,仍然任重而道远。

(来源:吉林日报)

猜你喜欢

梨树县黑土黑土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的黑土区土壤有效磷反演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铭记历史 爱我中华
我愿自己长大后是这样的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
典型黑土区不同尺度观测场地融雪径流
多菌灵在酸化黑土中迁移性能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