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高效杀菌剂粉唑醇的研究进展

2019-01-14戚晶晶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24期
关键词:杀菌剂研究进展

戚晶晶

摘   要:通过粉唑醇的原药合成方法、检测方法和制剂复配/田间防效三个方面,对粉唑醇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展望,以对未来从事粉唑醇开发和应用的人员提供适当参考。原药制备方法方面得到应用的路线主要为格氏试剂法;对于检测方法着重点在于手性异构体的拆分以及方法操作的简便性;对于制剂应用,主要为其单一制剂,相关复配制剂及应用还有待开发。

关键词:粉唑醇  杀菌剂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4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8(c)-0083-02

粉唑醇(见图1),化学名称为(RS)-2,4-二氯-A-(1H-1,2,4-三唑-1-甲基)二苯基甲醇,分子式为C16H13F2N3O,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可有效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能引起真菌细胞壁破裂,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和较强的内吸性,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许多病害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一定的熏蒸作用。主要用于小麦的白粉病和条锈病、草莓的白粉病、烟草白粉病、水稻的稻曲病和纹枯病。目前为止,国内粉唑醇原药及制剂共计37种,登记剂型主要為悬浮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

1  粉唑醇的制备

粉唑醇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类:第一类β-羟基硒化物法,由二苯基环氧乙烷和1,2,4-三唑钠反应制得,其中需要以碘甲烷或硒甲烷为原料,此种原料价格高昂,对设备要求高,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第二类格氏试剂法,由二苯基卤代乙醇与1,2,4-三唑钠反应制得。此法所用原料价格适中,对设备、操作要求不高,适宜工业化生产。曹伟峰等[1]采用此法,以邻氟溴苯为原料,经格氏反应生成中间体二苯基卤代乙醇,与1,2,4-三唑钠反应后得到粉唑醇,总收率达59%。

2  粉唑醇的分析

目前叶菌唑的检测分析方法主要为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曾春等[2]制备的单取代脲键环糊精固定相与涂覆型纤维素固定相相比,制作方法简便、成本低、具有稳定的化学结构和色谱性能,而且对粉唑醇的手性异构体有较好的分离效果。Zhou Ying等[3]采用Chrialcel OD手性柱,以正己烷-乙醇为流动相,对己唑醇、戊唑醇、粉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进行了手性分离,均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其中,对粉唑醇异构体的分离度为1.37。武彤等同时对比了Chrialcel OD-H和Chrialcel OJ-H手性柱对5种农药的分离,结果表明粉唑醇对映体在OD-H柱上,以正己烷-异丙醇为流动相能够得到很好的分离,而在OJ-H柱上却无法拆分,其主要原因可能是OD-H上的氨基与粉唑醇的氟原子有较强的氢键作用。吴伟东[4]以S-(-)-戊菊酸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对粉唑醇进行了衍生化,分别采用Lichrospher SI柱在HPLC和HP-5MS柱在GC上拆分了其异构体。但因需要柱前衍生,操作较为繁琐,魏光等[5]对比了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粉唑醇总含量时均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但却无法拆分其手性异构体。

3  粉唑醇的制剂及田间防效

李萍等[6]使用12.5%粉唑醇悬浮剂试验其对小麦白粉病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第二次施药后12d,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均达90%,对小麦的生长安全无影响,且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杨凤丽等[7]的试验表明25%粉唑醇悬浮剂对草莓白粉病有明显的防效,推荐使用剂量为360~600g/hm2,在发病初期连续使用2次,间隔7d,平均防效可达90%左右。粉唑醇与嘧菌酯复配杀菌剂由富美实首先推出,复配使用既是保护性杀菌剂,又能治疗一些主要的植物病害。马红明等[8]的田间试验表明40%粉唑醇·嘧菌酯悬浮剂750倍液、1000倍液能极明显地提高西葫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可在发病期和感病品种上运用。对甜豌豆也安全,可用于多种作物白粉病的防治。王信[9]对比了粉唑醇。多菌灵复配制剂和多菌灵单一制剂对小麦条锈病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0%粉唑醇。多菌灵悬浮剂药后14d对锈病的防治效果达91%,防治效果优于多菌灵单剂,增产率达7%以上,同时能避免因长期单一使用一种杀菌剂,易使锈病产生抗药性的问题。

4  总结与展望

从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制剂应用三个方面对粉唑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目前可见报道和工业化应用的粉唑醇的制备方法仅格氏试剂法,对于新合成路径亟待深入研究;检测方法目前应用最多的为液相色谱法,可以应用于粉唑醇的手性分析和质量评估上,以增强其可控性和安全性;制剂应用上目前可见的增效复配制剂并不多见,还有待开发,以充分利用各种杀菌剂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其田间防效和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 曹伟峰,廖道华,雷子慧.粉唑醇的合成[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6,36(4): 33-34.

[2] 曾春.新型β-环糊精液相色谱键合相的制备及性能评价[D].南昌大学,2017.

[3] Zhou Y, Li L, Lin K, et al. Enantiomer separation of triazole fungicide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Chirality, 2008, 21(4): 421-427.

[4] 吴伟东.柱前手性衍生化色谱法分析粉唑醇、戊唑醇及α-卤代酸光学异构体[D].南京农业大学,2005.

[5] 魏光,慕卫,杨连来,等.粉唑醇GC和HPLC分析方法[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5,35(6):39-40.

[6] 李萍,杨玉珍,黄娟.12.5%粉唑醇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除效果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2): 71-72.

[7] 杨凤丽,陆永连,蔡炳祥.粉唑醇对草莓白粉病田间防效简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6, 36(3):72-73.

[8] 马红明,赵果良,戴海珍,等.40%粉唑醇﹒嘧菌酯SC防治西葫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J]. 中国园艺文摘,2015(5): 52-54.

[9] 王信.30%粉唑醇﹒多菌灵悬浮剂喷雾防治小麦条锈病[J].青海大学学报,2011,29(3): 56-58.

猜你喜欢

杀菌剂研究进展
12种杀菌剂对三线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杀菌剂灌根注意事项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
不同杀菌剂对库尔勒香梨树腐烂病的防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