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言教令 自由畅想

2019-01-14叶可能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美术创作

叶可能

一、基本背景

综观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很多学校将美术课程看作副课,经常出现美术课被主课占用的现象。而在正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学习时间只有40分钟,除去美术教师引导了解理论知识、明确学习内容、欣赏相关作品外,留给学生自由作画的时间少之又少。虽可在下一节美术课上继续完成,但期间间隔较长,极易造成学生创作思维的中断和创作兴趣的锐减,从而导致课堂教学难出成果,教学目标无法真正得到落实。此外,由于美术教材是固定不变的,辅助学具也年年相似,教师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往往存在千篇一律、一稿通用的现象,很难有创新和突破。美术材料也缺乏新意,无法真正起到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更不用说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为破旧立新,我校在2005年初开始创建美术活动中心,将美术教学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来落实,自2007年3月起尝试“街区式”校园美术教学模式。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学校美术教学特色彰显,已在县内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力争实现是三个目标:

1、创建校园美术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美术学习的场所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2、探索美术教学新方式,改革美术教学,创设美术教学新机制,从而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3、创新美术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机制,不断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创设“街区式”美术教学环境,营造浓厚的美术教学氛围

1、精创三大美术活动中心功能街区,为学生打造自由创作的阵地

我们用红、绿、黄三色的展览橱柜分隔出三条功能不同的活动街区:色彩嘉年华、雕塑公园、手工魔坊,根据每条街区的功能开设了12间与街区主题一致的活动小作坊,每个作坊内设立活动交流台、作品陈列架。如在色彩嘉年华区域,我们以色彩训练为主线,构建了5间小作坊——水墨欢歌坊、早稻田工作室、宝葫芦工作室、米罗小小班、京剧脸谱工作室。每个小作坊都赋予其教学功能和目标,如水墨欢歌坊是国画教学区域,京剧脸谱工作室要求在感知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运用色彩进行脸谱创作。通过对各个区域的合理划分与功能界定,三条街区中的12间小作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2、开放三条教学楼廊道主题街区,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根据“全员参与”的原则,我们开设三条教学楼廊道为主题美术街区,用作学生作品展示。通过随机访问、调查统计,在充分了解孩子喜好和家长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将三条街区的主题确定为:民俗大观、科创天地、经典文化长廊。民俗大观是基于传统节日和习俗开设的主题街区,主要以纸艺、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进行美术创作;科创天地是以绘画、综合材料运用等形式,以想象、夸张等手法,描绘科幻世界,创造科技小制作;经典文化长廊是孩子们学习重温中华经典的载体,以简洁精致的绘画、手卷制作、经典小报编制等形式,打造一条充满文化气息的儒雅街区。

3、扩建校内写生实践“街区”,为学生拓宽美术畅想的空间

艺术使生活更美好。本着“街区式”美术教学“不言教令、自由畅想”的教学宗旨,我们在建设展示街区和创作街区的同时,在校内各处扩建了无外墙界定的写生实践“街区”,开辟写生角、观望台、涂鸦墙等基地,让孩子们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自由畅想与创作。

(二)实施“街区式”美术教学活动,促进美术教学特色的形成

根据“街区式”美术教学构想和街区功能设定,我们从面上普及和点上提高两个层面实施教学活动,促进美术教学特色的形成。

1、面上普及——“街区式”美术教学全员培训模式

(1)预定“街区”,确定拓展内容

各年级美术教师根据自己执教班级情况及教材内容,在三大展示街区中选择一条作为本学期的展示阵地,在三大创作街区中选择一条作为本学期的创作阵地,并可挑选其中1-2间小作坊作为本学期美术课堂教学的拓展。孩子们可以根据展示街区的主题要求,在创作街区的作坊内运用各种美术方法和材料,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在相应的主题展示街区进行展示。教研组长作为“街区管理员”,根据各班的申请,统一安排时间,并编排相应的课程表。

(2)布置“街区”,筹措活动材料

各指导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发动学生准备材料。所有材料均根据年级段、班级投放于各活动小作坊,装在用破渔网缝制的编织袋或废弃的铁丝笼中,或堆砌成各种形状摆放,成为街区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经营“街区”,指导活动开展

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需制定活动的详细方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善于观察,从观察中去引导、点拨学生。教学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装饰在展示街区上。等到下一次活动完成,孩子们换上新作品,将老作品摆放到相应作坊的陈列架上,换上自己的新作品。这样一来,展示街区的作用被充分发揮,创作街区的各项功能也被合理运用,孩子们在过程中体验创作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2、点上提高——“学院自选式”提高教学管理模式

我们将原来用于培养美术人才的社团进行升级,在美术活动中心北面隔出一间工作室,成立了美术学院。学员们除了可以参加六大街区的教学活动,使用街区供应的材料外,还可以到小作坊内深入学习,享受独立工作室的使用“特权”。

美术学院学员的招募由美术组负责,分为直接选拔和推荐报名两种方式。专职教师在普及教学中发现的优秀“苗子”,可以直接招入美术学院,不必参加遴选;其他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推荐和自荐,参加美术学院招募测试,按成绩选拔。学院招募测试在美术活动中心举行,主考官(一般由美术教研组长担任)现场出题,参试者可以在各个作坊中寻找材料和工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创作。评审小组由美术教师担任,根据作品优劣择出入选学生。

三、效果与反思

(一)实践成效

1、建立了“街区式”美术教学基地,凸显了校园美术教学特色

三大功能创作街区和三大主题展示街区的建立,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创作材料,创设了活泼开放的活动阵地,使得校园美术教学拥有了真正为学生所用的空间,保障了学生学习美术的有效性和持续性。2006年学校获评“宁波市美术特色学校”,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美术特色学校”,2011年被评为“宁波市艺术特色教育学校”,2013年获评“中国书画教育实验基地”,2015年获评“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宁波市精品示范点”。《书画教育》2014年1月号(总第89期)一页版面刊登我校师生书画作品,2015年4月号(总第104期)“名校点击”板块用两整面对我校美术特色进行了专题报道。2016年4月6日,宁波电视台前来拍摄我校美术教学相关情况,并在新闻报道中播放。

2、架构了“街区式”美术教学体系,提升了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街区式”美术教学全面改革了美术教学机制,拓宽了美术教学的渠道与领域,扩大了校园美术教学的阵地,延伸了美术教学时间。拓展学习和社团活动、拓展性课程相结合,与学校各类活动相结合,大大整合了美术教学资源,有效地完成了美术教学内容,使得师生在美术课程教学综合性、实践性的探索上有极大的进步。通过落实“街区式”美术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创作能力大大增强,作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美术核心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近年,我校学生每年在各级各类的美术评比活动中有近百人次获奖,获金奖、特等奖、一等奖的不在少数。

3、创立了“学院自选式”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了学生艺术履历终身档案库

作为“街区式”美术教学的精品招牌,美术学院创新提出的“学院自选式”教学管理模式使得美术教学的形式更趋个性化,对美术专长学生的教学活动更具专业化,具备高美术素养的学生在学院学习后得到更好的发展。自美术学院创建以来,崔一正、刘艺、冯婕妤等10余名学员先后考入潘天寿中学和知恩中学美术班,其中崔一正等在后续学习过程中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在美术领域崭露头角。

4、开发了美术特色校本课程,增强了教师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

通过“街区式”美术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师积累了活动材料,开展了思考与研究,先后开发了《儿童简笔式国画》和《创意美术》两门美术校本课程,编写了对应的校本教材。其中《儿童简笔式国画》课程获评“浙江省第四届义务阶段精品校本课程”,《创意美术》课程获评“2016年宁海县精品课程”。这不仅意味着学校美术教学特色的形成,也是美术教学活动走向系统化、成熟化、特色化的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最早提出“街区式”美术教学概念的胡强芳老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尝试,无论在教学业务上还是在教育科研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绩,被评为2012年“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工作者”,在全县开设讲座《“绿蝴蝶”美术活动阵地的构建与实践》,广受好评。

论文《小学“简笔式国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在《上海教育科研》(2009第11期)发表,《牵手生活中的童话》在《文苑》(2009 11C)上发表,《绽放孩子的艺术火花》在《教学与管理》(2010.2)发表。《“街区式”校内美术活动阵地的构建与实践》《牵手民间美术文化》《浅谈小学儿童画的有效评价》《小学低段创造性儿童绘画教学有效策略探究》《小学美术课程内容本土化创新和实践》等10篇论文在县级及以上获奖或发表,其中宁波市级及以上4篇。

(二)反思与展望

“街区式”美术教学树立了农村美术教学的品牌。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初步构建了“街区式”美术教学模式,易于复制,易于操作,学生乐于接受。县内外众多学校前来交流学习,多所学校借鉴此教学模式。事实证明,“街区式”美术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然而,目前“街区式”美术教学趋向生活化、低碳化,教學材料相对普通,教学手段缺乏创新。为此,尝试信息化、本土化元素的融合,丰富美术教学形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另外,在开展“街区式”美术教学时,我们的宣传工作应及时到位,积极扩大美术品牌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3]张齐.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尹少淳.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学导刊,2015(9):17-18

(宁海县西店镇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美术创作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创作随笔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