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稻花香里的教书人

2019-01-14崔雪梅

江苏教育 2019年94期
关键词:金湖县青年教师数学

崔雪梅

分配下乡 因“仿”而出众

1988 年,我以优异的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怀揣美好梦想奔赴乡村小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那个时候的乡村小学虽教学条件简陋,班级里的学生却为数不少,挨挨挤挤有四五十个;学生家庭条件虽贫寒,但家长外出务工的人很少;家长文化层次虽不高,但非常崇拜“读书人”,对孩子的教育虽力不从心但期望很高,对教师当然也寄予厚望。

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担任一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兼教数学。对我这个刚工作的“小白”来说,无论是刚入学的学生,还是课堂教学,都有一个逐渐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我虽精心备课,可在课堂上还是手忙脚乱。那个年代不仅没有多媒体,连幻灯机也没有普及,于是我在课前设计制作了许多小动物贴画,吸引学生到创设的童话情境中学习数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数的分与合。我还阅读了许多专业杂志上的课堂教学实录,遇到相同的教学内容就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但即便这样,我感觉仍然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让学生长久保持学习注意力。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非常焦躁、迷茫。

1988年9 月,金湖县承办了“全国尝试教学法课题研究现场会”。现场会上,上海市特级教师陈慧珍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模仿陈慧珍老师备了一节《7的认识》。执教这节课的当天,适逢金湖县教研室开展下乡巡课活动,当时的县教研室卢专文主任和闵诚老师走进了我的课堂。听课议课过程中,卢主任看出了我对陈慧珍老师课堂教学的模仿,也肯定了我活泼明快的教学气质,他深切地对我说:“如果你能坚持不懈地努力,也可以成为金湖的陈慧珍。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模仿名师的课堂教学是可行的,但必须要理解教者的设计意图,还要对照教学大纲研读教学参考书,理解教材,把握知识点及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一年级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还可以通过眼神的交流,肢体动作的暗示。对学生的表扬不仅可以用掌声,还可以用贴小红花等激励性的手段。有效注意不能长时间保持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征,教师可以结合数数的内容用拍掌、出手指、拍肩、跺脚等律动的形式组织学生动起来。”

两位老师力荐我参加1989 年县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同年3 月,又让我在金湖县数学教学工作会议上对全县的数学教学管理干部、骨干教师进行公开教学,这是我的第一次县级公开教学,让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在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活动中,我有更多机会观摩各种公开课、研究课,聆听有关教育科研和教学论文撰写的讲座。这期间,我经常承担镇和学校的教研课任务,学校的老师们都称赞我肯钻研,业务能力提升快。 1990 年,我迎来了自己参加的第一次数学教学竞赛——县“小学教学‘四个一’大奖赛”(读一本书、写一篇论文、上一节课、写一手字)。在这次活动中,金湖县实验小学的教导主任吴素芝老师担任我那个比赛小组的主评委,我活泼灵动的课堂教学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赛后,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要想成为名师,不仅要注重把课上好,还要善于总结。教学一得的撰写是借助课堂教学实录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要用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这就需要平时大量阅读理论书籍,不断思考,在课堂中加以实践。”

调至县城 因“研”而出色

1991年8 月,经过多轮考察,我调入了金湖县实验小学任教一年级数学。

金湖县实验小学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注重教学研究的学校,黄爱华、吴汝萍等6 位特级教师曾在这里工作。我一进入学校,就感受到它浓郁的“严”和“研”的氛围。开学一周后,教导处的吴素芝和黄爱华两位主任就“推门”听课。那天我上的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 <”“ >”》,听完这节随堂课,两位主任表扬我课前准备较为充分,课堂教学组织有序,教学充满童趣,同时通知我作为一名新调进教师要对全校公开教学。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刚入校要进行常规训练,给了我一个月的时间做准备。一个月后,我执教了重新备过课的《7的认识》,听完课后,全校数学教师聚集在一起对我的课展开研讨:有的老师说我在拨珠数数环节处理得有些急躁,教材处理不能走过场;有的老师说适当组织一年级学生动起来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注意动的时机,还要注意课堂动静搭配;有的老师说,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怎么教,更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注重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全校所有的教研课都是要经历这样“研”的过程,因为那个时候我经常主动承担备课组内的、学校内的教研课,总想自己的课与众不同而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我被“研”过好多节课,也有过上一次公开课之前被“研”好多遍的经历。

我还感受到学校“演”的氛围也很浓郁。为强化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学校不仅开展三字一画、演讲、教学设计、上课、评课、教具制作、论文撰写等教学基本功系列赛,还向全县汇报展演。这些活动让我在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不仅多次获得参加县级公开教学、优课评比的机会,1996 年还第一次参加省级优课评比,获得了“江苏省现代小学数学”优课评比二等奖;此后,我第一次参加淮安市优课评比,获得了一等奖。 1996年,我第一次独立申报市级课题获得成功;2003 年3 月,我的第一篇教学论文发表在《小学数学教师》杂志上。

2016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的总决赛,虽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但在与其他获奖教师的交流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因为一直任教低年段的数学,没有进行过一到六年级的大循环教学,我对整个教材体系的把握不足,自己独立完成新内容备课的能力不强,因为关注“如何教”比关注“如何学”多了一些,导致教材处理的深度、学法引导不足。比赛结束后我向领导汇报参赛的过程,并主动提出要进行大循环教学,学校领导也非常支持。

“杏坛杯”的参赛帮助我确定了自己教学的新思路:通过问题引导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大胆实践:以设疑为起点、解决问题为主线,实现学生带着问题进、解决问题出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进一出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在问题的引领下,经过提问设疑、观察推测、操作验证、开悟明理的过程;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经验、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经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独立学习数学的能力。 2017 年2 月和2018年8月,我的两篇关于自己课堂教学新思路的教学论文相继发表在《江苏教育》杂志上。

重返乡村 因“创”而出彩

2018 年秋季开学,我从家出发,辗转两次公交车,历经一个多小时来到了乡村气息浓郁的塔集镇夹沟小学,开启了支教生活。夹沟小学被稻田环抱,校园内操场边有果园菜地,还有小桥流水,柳树成荫。我那颗已不再年轻的心被激活了,有一种要在广袤的天地之间策马奔腾的冲动,忍不住拍照并赋“诗”一首发微信朋友圈:小桥流水娇莺啼,果园菜地瓜果密;农家儿女勤功课,稻花香里书声急。

为了完成大循环的教学任务,我选择了任教五年级数学;为了增进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我主动担任班主任。如果对我到这所学校之前的教学特点做出一个总结的话,那么用“自我”两个字概括比较准确——非常注重别人评价我教得怎么样,忽略了课堂上学生学得怎么样。我虽有在乡村工作的经历,可是当我面对如今班级里的11个孩子时,心里却非常酸涩。他们大多来自离异家庭、渔民家庭,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其中有一个学生甚至寄养在别的家庭。学生中有三四位考试成绩经常处于不及格状态。课堂提问时,我看到有些学生的嘴巴在动,却因为不自信而不敢哪怕小声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答案。虽然我迫切地想改变他们的学习状况,但是我也知道此时“欲速则不达”。我所要做的就是获得他们的信任,融入他们,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于是我经常做他们的忠实听众,还经常和他们同劳动、共就餐,还利用班队会进行“会学习、爱锻炼、知感恩、会自理”主题教育。我把他们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有心探索一套适应乡村“微”班化的教学模式。为了改变课堂上学生们不愿发言、课堂气氛沉闷的窘境,我采取用“学习单”开展小组探究的教学方法,让不敢说的学生先在小组里练,在小组内让同学帮助补充,对于总结性的语言用老师赠送的本子记录下来,学着从说一句话到学说一段话,让他们逐渐从台下走到台上做小老师。对于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我采取“优先发言、优先批阅、优先辅导”的“三优先”策略。这种小步快走的“慢式教育”成效明显,学生也一个个变得更加自信起来。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发现,许多习题改变的是数据,解题的方法却没有改变,数学学习就是探究数学规律,然后运用这样的规律去解决新的问题;现在到了六年级,许多问题只要用学到的策略去分析都可以解决。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今我的班级无论是平时的家常课还是对县、镇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学生走上讲台拿着教鞭讲解、总结的画面,这份从容、自信对农村孩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在下乡教学的这一年里,我曾到浙江的柯桥、辽宁的铁岭、淮安市区及周边学校公开教学,以前的同事称我的课变得从容大气,外地听课的教师也称赞我在课堂上能融入学生之中,课堂教学富有亲和力。

如今的乡村小学,办学条件和教育装备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青黄不接”的师资现状,如同一把枷锁,勒在乡村教育发展的“脖子”上。支教期间我被分配负责全镇数学教研及青年数学教师培养,针对一些课堂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我不但帮助他们备课、磨课、研课,细致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句师生对话,而且还亲自示范,多位青年教师在我的指导下,敢于承担公开教学任务,并在市、县优课大赛、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中,多次获得一等奖。我也被聘为江苏省第四期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导师。

我从乡村走来,带着泥土的芬芳,在“仿”“研”“创”中逐步从青涩走向成熟,这一路始终是学生伴我成长。我相信只有不断追求和奋斗,才能有进步,也才会成就幸福的教育人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我们的生活、事业是奋斗出来的。

猜你喜欢

金湖县青年教师数学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茉莉情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爱你兰花
付出关爱,成就一个残疾体育健儿——记金湖县戴楼镇小集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徐义清
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中去——青年教师听(看)课技能锤炼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