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庚精神下“认知
——践行——追寻”育人模式探究

2019-01-14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吴生煌

家长 2019年24期
关键词:校史品格校本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 吴生煌

我校前身为集美职校附属玉田国民学校,是抗战时期,厦门集美职校内迁大田县时,陈嘉庚先生于1941年8月创办。学校的“诚毅”校训、《集美学校校歌》传承至今,具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如何充分发挥校史作用,挖掘嘉庚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胸怀梦想、心存责任、以诚待人、以毅处事、毅以求知的学子。我们在原有“环境熏陶+课程教育+活动体验”嘉庚精神育人模式上,进一步进行了“基于嘉庚精神的‘认知——践行——追寻’育人模式”的研究,从精神、物质和实践三个维度对育人模式进行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认知——践行——追寻”育人模式释义

构建基于嘉庚精神的“认知——践行——追寻”育人模式(以下简称“认知——践行——追寻”育人模式)。即确立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原则,在校园文化、校本教材、课堂教学中认知嘉庚精神,在主题活动中践行“诚毅”品格,在拓展实践中追寻人生价值,构成从认知、践行到追寻三个维度的教育。

二、“认知——践行——追寻”育人模式研究的策略

(一)认知

1.挖掘红色校史文化育人功能。

学校组织骨干教师成立研究团队,深入挖掘嘉庚精神和时代价值,开发《诚毅之光》校本课程,较为系统地介绍嘉庚精神事迹,与时代结合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师生弘扬践行嘉庚精神;布置嘉庚文化长廊、建设校史馆,收集整理抗战时期涌现的感人事迹,发挥校史育人功能,以史为鉴,增强师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2.提升嘉庚精神学科育人功能。

开展“五型多元”大阅读活动,播撒“诚以为国,毅以求知”种子。“五型多元”即“每课一主题、每周一群文、每月一文学、每年一名著、日日一熏陶”五种类型的多元阅读。其中“日日一熏陶”秉承校史嘉庚文化,在环境育人的基础上,延伸到校本、语文、数学、英语等课堂,通过多学科渗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以嘉庚精神塑造“诚毅学子”的精神和品格,同时铸就“诚毅之师”。

(二)践行

建立嘉庚精神“五进”教育体系。依托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第二集美学村丰富的教育资源,以“环境熏陶+课程教育+活动体验”为抓手,以校园环境、校本教材、学科教学、综合实践、空中课堂、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史导诚毅,以艺悟诚毅,以行扬诚毅,开展嘉庚精神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活动、进实践“五进”教育活动,如举行校史报告会、第二集美学村志愿讲解比赛、体验“森林课堂”开发“空中课堂”嘉庚故事演讲、诚毅夏令营、编写《书海拾趣之嘉庚园》诗歌征文等。知行合一,创新育人模式,构建由物质到精神再到实践的校本文化认知和教育体系。

(三)追寻

探索嘉庚精神研学旅行实践。以践行“诚毅”校训为目标,在旅行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特定时期嘉庚精神的历史意义及当前嘉庚精神的时代价值。确立以第二集美学村、森林课堂、厦门集美大学、厦门集美各小学等为活动目标地。

根据目标地的距离和学生年龄特点,制订详细计划与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形成研学旅行成果。搭建诚毅“心手相牵”爱心平台,与薄弱校对接帮扶,搜集薄弱学校、乡村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微心愿”,有条件的师生认领“微心愿”。学校与师生共同践行嘉庚精神,在实践中孕育“诚毅”品格,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追寻人生价值。

三、“认知——践行——追寻”育人模式研究的成效

(一)形成诚毅校风

以嘉庚精神为主线,对校园文化整体优化,充满物与人对话的鲜活气息,使学生深受激励并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建立以“诚”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考评制度,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把践行“诚毅”校训作为工作和生活的准则,学生自觉地把校训作为学习和生活的指南。

(二)培育诚毅学子

通过“认知——践行——追寻”育人模式,建立了“诚信、友善、文明、阳光、奋进”五个维度品格的综合评价体系,嘉庚精神植根于学生内心,外显于行。学生心存责任,胸怀梦想,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得以激发,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得以培养,“诚毅”品格得以彰显,评选出了一批积极向上、以诚待人、以毅处事的“诚毅少年”,实现了学生核心素养整体提升。

(三)提升教学品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借助“认知——践行——追寻”育人模式,教师在对学生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时,让嘉庚精神融入学科教学,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情感态度影响学生,让学生理解嘉庚精神价值并产生热烈的共鸣,实现学习知识与学会做人有机融合,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实现学科育人、课堂育人的教育目标。

(四)带动县域发展

以“五进”教育体系为抓手,通过课题引领和专家指导,在传承历史中超越,在反思实践中建构,成为能动的精神力量,形成质量高、有内涵的大田城二教育品牌。通过开展诚毅“心手相牵”“城乡携手协同发展”“片际教研”“送教下乡”等活动,广泛宣传嘉庚精神并付诸行动。

师生通过“心手相牵”活动平台,帮扶偏远乡村困难的学生;学校挂钩帮扶乡镇薄弱学校,推广“认知——践行——追寻育人模式”,捐赠校本教材和教学设备。学校从点到面,使践行“诚毅”精神和品格成为共同的理想,大力弘扬嘉庚精神,发挥对农村学校的带动辐射作用,推动县域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校史品格校本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探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