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歌唱中的共鸣发音

2019-01-13臧成浩

魅力中国 2019年32期
关键词:腔体演唱者胸腔

臧成浩

(邯郸市艺术团,河北 邯郸 056000)

随着流行音乐和革命红歌走进社区、广场,越来越多的朋友们希望了解歌唱的一些技巧和练习方法,下面我们谈谈歌唱中的共鸣发音练习与应用。

生活中许多演唱爱好者,都用自己的想象去模仿演员演唱,有时感觉吃力、气息不够,这是因为很在意演唱现场的音色而顾此失彼。共鸣不应是气息上产生阻力,力气也解决不了音色问题。首先要明白循序渐进,急功近利只能适得其反,会养成很多毛病。演唱方法是科学的,不是幻想的。

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声音好听,听说了共鸣这个词,共鸣是多了一个身体发声的部位吗?共鸣其实是合理的利用身体位置辅助发声,也许不止多了一个部位发生。

我们人体有哪些腔体供我们产生共鸣呢?从上至下有头腔、鼻腔、口腔、咽腔、胸腔、腹腔,好像一件乐器,每个人掌握多少就发挥多少作用。演唱音阶的高低,也关系到共鸣的位置使用,习惯成自然,先要放下阻碍自己的心里,逐渐达到通畅,音色会逐渐清澈。

播音朗诵需要找合适自己音高的“a”的共鸣位置,演唱也要根据自己的音域来定合适的调式曲子。演唱常用的练习方法是音带字,如“an”音可直接带出“俺、山、转、站、翻、欢”等等字的发声,注意把字唱出来让人听清楚就可以,不要因咬文嚼字影响到声音的共鸣。发音位置前后如同拼音里的“zhi、chi、shi、ri”,发音靠前或靠后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练习,位置太靠后也就影响到字的吐音清晰和灵活,如果熟练之后加上已气托声,那就比较完美了。

美声演唱者一般要求腔体共鸣完整,都能打开用上是美好的声音,传统发音位置靠后,对于汉字吐字不清,现代演唱中国歌曲,会尝试发音位置靠前,这个度要自己熟练掌握。

民歌演唱者会要求有头腔共鸣,高音演唱掌握运用会有很好的效果。胸腔共鸣是基础,现代声乐教学也讲究用腹腔,当然练习掌握很重要,不能顾此失彼。

戏曲和流行演唱者,有人说用胸腔就够了,其实优秀的演员还是用头腔辅助共鸣的。铜锤花脸有用头腔的,很是添彩。现在流行乐演唱者有学习头腔和腹腔共鸣辅助演唱的,虽然有跨界之嫌,但表现力很好,大概完美的声音,观众也是接受的。

其实共鸣需要练习掌握的就是一个度,至好通透圆润,力度和位置是按作品和演唱者来揣摩的。不要迷信如美声般演唱才是好的声音,只要把作品感情表达出来,也是贴近生活的力作,切不可弄巧成拙。有人跨界用美声方法演唱流行歌曲,给人以迟钝声音贯耳,说明改变方法要分作品,不能通用。有节目将流行歌曲改成戏曲唱腔,只能造成人们对经典传统的失望。当然也不是所有戏曲和经典歌曲都可以用流行乐演唱,但年轻人用新音乐形式改编唱腔,词曲也有一定更改,还是可以欣赏的。

口腔是音的源头,只需吐清字就可以,不能让舌头和上下颌产生阻力。鼻腔距离口腔很近,是联系上下的最近的门。头腔共鸣是民歌者必由之路,也是美声演唱者必须掌握的,需要长时间练习体验,有一定难度还可以接受,日久见其功。

咽音不易练习掌握,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才可以循序渐进,一般不走捷径不会失败,身边教授和学习者寥寥。胸腔和腹腔都是增加声音的力度,根据作品需要。同时腹腔是气息的根本,如果发声和吐气同时间进行,要在快吸慢呼基础上增加共鸣练习,深度和力度对展现作品很有帮助。

共鸣发声是要卸掉身体的阻力,腔体辅助震动,使发音传播更远。心急会产生阻力,想着时间就会很漫长,想着聪明就会更笨拙,听得多了会混乱,听得少了会无知,总想让人听见总是不遂人愿,不想让人听见会停滞不前,如何修炼自己要摆正心态。

共鸣是演唱中的技巧,它对作品起到修饰美化作用,不能过度,在练习气息的基础上发挥好。还要注意作品本身的整体性,有感情地运用好演唱技巧是为了更好展现作品,声情并茂说的是这个道理。

演唱可以愉悦自己的心情,练习气息的吐纳,同时也活跃现场气氛,有感染力的声音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猜你喜欢

腔体演唱者胸腔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热力耦合下盐岩储气库腔体蠕变及稳定性研究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大功率连续波磁控管腔体一体化的研究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基于HFSS在有孔矩形金属腔体中电磁屏蔽效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