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2019-01-13张家海

家长 2019年34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错题分数

□张家海

“南京的小学、初中教育,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最近,一篇题为《南京家长已疯》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读完这篇文章,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悲剧。

13年前,晓华读初一。一次月考后,学校召开家长会。“年级前50名都进不去,考重点高中还有什么指望?”回家的路上,父亲捏着儿子的成绩单,对晓华一路呵斥。

“回来啦,吃饭吧!”厨房里,已等候多时的母亲见爷俩回家,便招呼着吃饭。“吃什么吃?考这么个成绩,哪个还吃得下?”父亲的怒气依然没有下去。晓华没有吭声,默默地提着书包,回到自己的屋子里。

餐桌前,妻子一边埋怨丈夫不该说那样伤人的气话,一边等着儿子出来吃饭。可是等了好半天,也不见儿子出来,好生奇怪的母亲快步向儿子的房间走去。刚打开房门,一股农药味扑鼻而来,儿子倒在地上,口里吐着白沫……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

近年来,类似晓华这样的悲剧时有发生。又一个考试季来临,不得不给一些家长朋友提前敲响警钟。

读完《南京家长已疯》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一部分家长之所以狂热追求孩子的好成绩,是因为他们潜移默化地认为:成绩好,就能考上好中学、好高中、好大学,将来就能有个好前途;成绩差,只能上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大学,将来没有发展,更没有前途。可是,这种逻辑并不总是成立。

“不以分数论英雄”,分数并不是孩子能否成才的唯一标准。我举几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6岁才会说话,10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叫爱因斯坦。

高考考了3年,第一次英语只有33分,后来他开了家名叫“新东方”的英语培训学校。他叫俞敏洪。

高考也考了3年,第一次数学考了1分,第二次数学考了19分,第三次数学才考了79分。他叫马云。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只是个例,但这三个例子对教育者和家长们或多或少会有所启示。关于如何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作为一名教师,我想给家长的建议是:认识有理,关注有度,提升有法。

认识有理,消除思想误区

一个人从小到大,读书学习,目的是学知识、习文化,练就生存技能,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拥有幸福而完整的人生。说到底,读书学习,目的是成长,而不是为了考试成绩。那么,考试是什么?考试只不过是学习中促进过程、提升效率的一种手段。当然,分数只不过是对可测知识的一个侧面反映。而且这个侧面反映,从某种角度讲,是暂时的、片面的。

作为家长,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对于孩子的考试,我们要过问,但不能片面追求分数。家长要把眼光看得远些,再远些。智慧型家长的眼里不会仅仅看到一个得高分的名牌大学生,而更多看到的是一个适应未来世界的、身心健康幸福生活的孩子,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只有端正了对考试的认识,才能真正放下思想上的“以分数论成败”的包袱。

我的朋友老王经常鼓励孩子说:“一次考试,毕竟只考了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其他部分没有考到,所以一次考不好不代表没有学好。说不定,下次、下下次考的,都是自己熟练掌握的内容。”在他的引导下,孩子准备了一个错题纠正本,专门收集错题。就这样,孩子的学习状态一天比一天好,考试也一次比一次更有自信。

关注有度,理性对待考试

孩子取得好成绩,家长给予表扬,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切记有失分寸的过度表扬。因为这样做,会在无形中滋养孩子骄傲的情绪。

老李对待孩子考试成绩的做法就值得点赞。孩子读小学时,有一次放学回家说:“爸爸,这次我考了双百!”每当孩子给老李报喜的时候,他总是认真地给予一个爱的抱抱。孩子上初中后,一次期末考试考了年级前十名,他主动带孩子去书店买书作为奖励,并和孩子一起阅读经典。有时候孩子会提出请求,只要合理他就满足。每年寒暑假,老李一家人都会出去旅游,他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见识是给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最好奖励。

孩子考得不好,也不要随便挖苦、责骂,甚至棍棒相加。因为这样的态度,会极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无助于孩子成绩的提高,有时候只能起到反作用。所以,当孩子考得不好时,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坚实后盾,鼓励那颗柔弱无助的心变得坚强起来。

提升有法,科学发掘潜力

考试成绩不理想,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聪明的家长不会直接责问孩子,而是会暗中冷静观察,并与科任老师一起分析孩子落后的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还是学习方法不当?找出原因后,再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朋友的孩子今年上初二,学习比较认真,但总体成绩不高。为此,夫妻俩都很着急。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我仔细看了孩子的各科试卷,发现好几个错题都是因为没有审准题目。找准问题的症结后,我告诫她读题目比解题目更重要。一般情况下,读题目花的时间占百分之八十,而解题只需百分之二十,我提醒她多读题目,学会抓题目中的“关键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孩子渐渐树立了“关键词意识”,考试成绩很快上升了一个台阶。

“不以成绩论英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些难。其中,阻碍家长改变的最大敌人就是家长自己。学习是艰苦的劳动,无论成果好坏,都应当受到尊重,而家长的尊重和认可,是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源泉。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错题分数
『压强』易错题练习
分数的脚步
分数的由来
笑笑的错题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可怕的分数
跳过去
斯诗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