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知识分层策略进行高中生物教学
——以“染色体变异”一节为例

2019-01-13高泽群

中学生物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案染色体变异

高泽群 杨 华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对所有知识点统一直接教授,没有将教学内容进行等级划分,单独讲解,层层深入,因此学生易混淆相关知识,分不清主次,从而导致学习效果差。所谓的知识分层理论就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能力以及学生已有经验,将知识划分等级,在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将课堂时间集中在重难点的教学上,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这种教学策略有利于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叶圣陶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要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突破原有的学习模式去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知识分层教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就染色体变异这一章节尝试应用知识分层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教学。

1 知识分层教学策略

传统的分层教学方式是将学生进行划分,其本质还是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的划分不够公平和科学。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好、接受知识快,但应用实践能力差;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差,接受新知识需要的时间长,但一旦掌握便能熟练运用。所以仅依据成绩对学生进行智力等级划分是很不科学的。教有法,教无定法,为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故提出知识分层教学策略。根据重要度和难度两大方面将知识分层。重要度主要是根据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和考试热点,将知识分为重要、较重要两个等级。重要的知识包括教学重点、核心概念和考试高频出现的知识点。较重要的知识对应课标中理解及了解水平的知识点,包括较常出现的考点、一般了解性的知识和学习背景知识等,这些知识可能是重要知识的背景知识,对于知识网络的构建起重要作用,所以不容忽视。难度主要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试卷出错率,将知识分为容易、一般和难三个等级。知识等级可划分为:A级重要且难;B级重要且一般;C级较重要且容易。

实施知识分层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首先,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科学地将知识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评价的学习目标,编写导学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最后,由教师带领错题讲解,并解决重要且难的知识点。这样达到低层知识到高层知识的学习进阶,以上一层知识为基础,层层上升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

知识分层教学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清楚哪些知识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而掌握,哪些知识需要小组合作解决,哪些知识需要教师指导学习完成。这样可以掌握好学生在本章节中的每一个目标,将最大精力和更多的时间集中在攻克困难知识上,促使教学进行“减负増效”的改革,达到深度学习。

2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应用知识分层

“染色体变异”一节内容较多,知识点也比较零碎。根据课程标准,将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为:① 说出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② 概述染色体组的概念;③ 分析细胞中染色体组的特点和数目,会判断染色体组数;④ 运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知识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实例。根据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教学难点是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根据知识的重要度和难度划分等级可能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中可量化行为动词将知识确定等级:应用水平(A级)——运用、设计、总结、解决、评价等;理解水平(B级)——分析、判断、说明、比较、区别等;了解水平(C级)——知道、认识、了解、说出、举例、概述、描述等。

2.1 教学过程一:多途径自主学习,完成课前导学案

此部分主要对应C等级的知识。教师根据等级划分依据,对应教学目标中的①和②,设计相应导学案。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自主学习,如可以阅读课本、观看微课,提前进行自主预习并完成导学案。这部分内容在导学案中可以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哪四种类型(四处空白),每一种类型分别对应的例子有哪些(四处空白),选择单倍体和多倍体所具有的特点。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在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中,做好课前预习非常重要,预习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并且为下一层次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已形成低等级的知识基础,方便小组讨论和深入学习。

2.2 教学过程二: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

此部分主要对应B等级知识,主要包括教学重点和易错点等,是教学的主题。学生很难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小组不能通过讨论而完全掌握,需要教师予以一定指导。师生课堂讨论并共同解决问题。对应的教学目标中的③,该部分导学案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编写。如,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有哪些?怎么进行人工诱导多倍体,原理是什么?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过程是什么?

学生各学习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共同完成,并将在合作过程中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完成导学案后,教师随机抽取组内任一名学生代表小组上台讲解此部分内容,其他同学可以提出疑问或者指正。针对各组讨论过程中记下的问题及讲解中仍模糊的概念和知识点,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要发言,可以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在讨论过程中思想碰撞产生摩擦的火花,还可能会激发出新的灵感。

2.3 教学过程三:讲解重难点

这一部分主要对应A等级的知识,一般是教学难点的所在,对应教学目标④。A等级的知识一般属于深一层及拓展性知识,学生很难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获得答案。如,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形成,学生几乎不能想到是将母本植株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与二倍体植株父本进行杂交而形成三倍体西瓜。这一部分主要由教师讲解,对学生模糊不清的问题进行答疑。教师在导学案中将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清晰罗列。如,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应用实例有大个草莓、无子西瓜;无子西瓜的详细培育过程和过程图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重视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串联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将三部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并纳入自己的“图示”(认知结构)中。

知识分层教学策略能使学生取得阶段性成功,稳扎稳打,以学习进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对更深层次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达到深度学习。

3 笔者的教学反思和建议

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要让学生善于思考,就是要做到让其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教师巧妙运用知识分层教学策略让学生逐步攀登知识的台阶。运用知识分层教学策略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突破,有利于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利于生物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学案染色体变异
变异危机
变异
乡愁导学案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比例尺(一)”导学案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形的变异与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