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生菌治疗妇女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1-12钟小桃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殖系统泌尿泌尿系统

钟小桃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 惠州 516001)

泌尿系统细菌感染在临床妇科中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容易对妇女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降低妇女的生存质量。相关调查数据显示[1],近年来我国的妇女泌尿系统细菌感染发病率有了明显的升上,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成为了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受害者”。药物治疗是妇女泌尿系统细菌感染治疗的主要方式,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益生菌应用于妇女泌尿系统细菌感染治疗中的研究近年来不断增多,多数认为益生菌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充分发挥出在抗感染方面的作用[2]。为了对益生菌治疗妇女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有进一步的了解,本研究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系统细菌感染妇女患者120例纳入样本中,实施益生菌治疗并分析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妇女泌尿系统细菌感染患者中抽取符合要求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单双号数字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均为相同的60例。对照组:年龄最大68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53.61±2.17)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1个月,平均病程(2.26±0.58)个月;43例为阳性,阳性率为71.7%,大肠杆菌12例,绿脓杆菌10例,大肠埃希菌9例,克雷伯菌属8例,金色葡萄球菌4例。观察组:年龄最大71岁,最小28岁,平均年龄(54.38±2.46)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2个月,平均病程(3.54±0.39)个月;41例为阳性,阳性率为68.3%,大肠杆菌11例,绿脓杆菌10例,大肠埃希菌8例,克雷伯菌属8例,金色葡萄球菌4例。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3];(2)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3)自愿参与本次研究;(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2)未成年女性患者;(3)精神系统疾病;(4)依从性不高者。

1.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实施常规基础性的抗感治疗,选择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等药物作为抗感染治疗药物。治疗之前先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的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半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必要的护理干预。一方面在发生感染后,要叮嘱患者多注意卧床休息,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细菌在膀胱内的停留;另一方面,要定期对外阴部进行清洗,保持外阴部的清洁,清洗时注意从前面向肛门方向进行,以减少细菌污染的机会。在常规基础性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实施益生菌口服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菌实施针对性治疗,半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判定标准[4]:各项症状基本消失,无复发情况,各项检测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各项症状消失明显,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为有效;各项症状几无消失,病情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瘙痒等,计算总发生率;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计算复发率。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方面,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要明显更高,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对比

对照组发生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发生8例复发,复发率为13.3%。观察组发生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发生2例复发,复发率为3.3%。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对比

3 讨 论

泌尿系统细菌感染是影响人类生殖系统健康的主要原因,是造成人类生殖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关键因素。女性是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高发人群,容易受到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影响[5]。一方面,女性的尿道的解剖结构增加了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风险,因为女性尿道比较短并且直,局部的细菌感染防御能力较弱,容易导致感染以及反复感染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女性发生阴道炎等生殖系统炎症的概率比较大,阴道炎特别是细菌性阴道炎不及时治疗的话,也能导致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6]。

目前,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最常用的疗法:让病人接受抗生素或者抗真菌药物治疗。不过,这些药物在消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会不可避免的波及无辜的益生菌,从而引起多种并发症[7]。如果在接受抗生素治疗期间,及时补充益生菌,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副作用的发生。比如,抗生素治疗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本研究结果显示的恶心、呕吐、腹泻、瘙痒等,同时治疗后的复发率比较高。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治疗阴道炎、泌尿系统感染和肾结石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8]。泌尿生殖道感染大多是菌群失调引起的,益生菌能够与细菌或白色念珠菌等有害菌竞争养分,从而将他们的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9]。对那些接受常规抗感染药物后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或有其他不良反应的患者来说,益生菌疗法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科学研究也已经确认,人体内微生态不平衡是酵母菌感染的病原因素之一[9]570-572。解决这种不平衡的有效办法是调节泌尿生殖系统中的益生菌的数量。益生菌可以合成抗菌物质,直接控制有害微生物;益生菌可以降低泌尿生殖系统的pH值,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益生菌还可以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以产生清洁作用[10]。欧洲所做的双盲对照试验证实:患者每天给体内补充10 mL活性益生菌,结果显示生殖系统感染病发率大大降低,长期给体内补充活性益生菌能够帮助修复生殖系统微循环[10]122-124。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方面,观察组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益生菌治疗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有效性,是治疗妇女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理想选择。益生菌疗法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妇女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治疗中逐渐受到关注。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并不是一种单一药物,而是诸多发挥出活性有益生物的总称。益生菌的具体种类丰富多样,常见的如酪酸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科学证实[8]288,益生菌治疗泌尿系统细菌感染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首先,益生菌应用在泌尿生殖系统中,能够对有害微生物起到控制效果。其次,益生菌的合理应用,可以对泌尿生殖系统pH值的降低起到良好的作用[11-12]。最后,益生菌在治疗泌尿系统细菌感染时,能够生成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的突出特点在于清洁功能。建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益生菌治疗,效果是否能够得到提升在本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综上所述,益生菌治疗妇女泌尿系统细菌感染效果明显,复发率较低,远期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生殖系统泌尿泌尿系统
不同教学模式在中医泌尿男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和思考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现状
交配期金雀异黄素暴露对亲代母鼠体重和血脂的影响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8年第3期“继续教育园地”测试题答案
UVB 313补光灯对产蛋鸡产蛋性能、生殖系统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