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沙棘工业原料林品种介绍

2019-01-12胡建忠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1期
关键词:大果子代沙棘

胡建忠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北京 100038 )

沙棘属(Hippophae)植物是一种发源自青藏高原,分布于欧亚大陆,在我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一般呈灌木状,在西南地区多呈小乔木、乔木状生长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多年来,我国人工种植的沙棘多为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ssp. sinensis)亚种,而从俄罗斯、蒙古引进的所谓大果沙棘,多为蒙古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ssp. mongolica)亚种。中国沙棘多服务于生态建设,其涵养水源、蓄水保土、防风固沙等作用十分明显,属于公益林。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植物原料的需求迫切,促成了沙棘工业原料林的诞生。沙棘资源建设不可能靠无限扩大山丘区人工林地面积来满足企业的需求,选择条件较好的土地发展沙棘工业原料林,能够以小投入获取大收益,事半功倍。发展沙棘工业原料林,是增加资源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用于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沙棘,除了优选的中国沙棘亚种的一些品种,一般为从俄罗斯和蒙古引进的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还有蒙古沙棘与中国沙棘两个亚种间的杂交种——蒙中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olica-sinensis)。目前,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简称“沙棘中心”)主导培育的沙棘优良品种主要有28种,其中杂交沙棘6 种、引进沙棘10 种、选育沙棘12 种,可在三北地区选择使用。

一、杂交沙棘

沙棘中心目前拥有6 种杂交沙棘良种:蒙中黄(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sinensis ‘Mengzhonghuang’)、蒙中红(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sinensis‘Mengzhonghong’)、达拉特(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sinensis‘Dalate’)、蒙中雄(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sinensis‘ Mengzhongxiong’)、俄中金(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sinensis‘Ezhongjin’)、俄中鲜(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sinensis ‘Ezhongxian’)。蒙中黄、蒙中红、达拉特、蒙中雄系中国林科院等单位用乌兰沙林(蒙古沙棘)作母本、丰宁雄(中国沙棘)作父本进行杂交所得的蒙中沙棘杂交品种,1997 年在内蒙古磴口沙棘育种基地通过套袋授粉获得杂交种子,1998 年育苗获得杂种苗木,部分苗木于1999 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沙棘中心九成宫基地定植并建成子代测定林,2006 年完成子代测定,2017 年完成区域性试验。这4 个品种原株和原种材料均保存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沙棘中心九成宫基地,由黄铨、金争平、卢顺光和温秀凤等人选育而成。俄中黄、俄中鲜系内蒙古水科院与内蒙古林学院等单位用丘伊斯克、太阳等从俄罗斯引进的大果沙棘(蒙古沙棘)作母本,以蛮汗雄(中国沙棘)作父本进行杂交所得的优良品种,2000 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坝口子基地通过套袋授粉获得沙棘杂交种子,2001 年育苗获得杂种苗木,其中部分苗木于2002 年在古鄂尔多斯沙棘中心九成宫基地建立杂交子代测定林,2008 年完成子代测定,2017 年完成区域性试验。这2 个品种原株和原种材料均保存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沙棘中心九成宫基地,由金争平、兰登明、温秀凤和胡建忠等人选育而成。这些品种的百果质量为26 ~ 35 g,株产2.63 ~ 3.25 k g ,每公顷产4 500 ~ 6 000 kg,产量较高,抗逆性强,适用于辽西(阜新、朝阳等)、冀北(承德、张家口等)、蒙东(赤峰等)及黄土高原等有灌溉条件或自然降水较多的地区,是建设沙棘工业原料林和生态经济林的优质主栽材料。

二、引进沙棘

沙棘中心引进的10 个沙棘良种为:克拉维迪亚(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Klavdija’)、伊丽莎白(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Elizaveta’)、阿尔泰斯卡亚(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Altaiskaya’)、伊尼亚(Hippophae rhamnoidesssp. monglica ‘Inya’)、丘伊斯克(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olica ‘Chuiskaya’)、埃特纳(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olica ‘Etna’)、杰塞尔(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Jessel’)、苏达鲁斯卡(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Sudarushka’)、热姆丘任娜(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Zhemchuzhnica’)、格诺姆(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Gnom’)。除最后一种为雄株外,其余均为雌株,这些品种系2013 年冬季从俄罗斯引进无性系苗木后,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新疆农垦科学院林园研究所等单位,分别在黑龙江绥棱、辽宁朝阳、甘肃庆阳、青海大通、新疆额敏等地,经过初选试验、区域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后,筛选的大果沙棘(蒙古沙棘)良种,主要育种人员有胡建忠、单金友、王东健、闫晓玲、张东为、赵越、温秀凤和殷丽强等。这些品种百果质量达53 ~ 100 g,株产1.57 ~ 6.54 kg , 每公顷产2 550 ~ 10 950 kg,产量普遍很高, 主要适用于新疆(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黑龙江、吉林等省区,是建设沙棘工业原料林的优质主栽品种。

三、选育沙棘

沙棘中心选育的沙棘良种有12 种:金黄后(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Jinhuanghou’)、朱丹红(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Zhudanhong’)、小香蕉(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Xiaoxiangjiao’)、黄冠(Hippophae rhamnoides ssp.monglica ‘Huangguan’)、黄妃1 号(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Huangfei1’)、夕照(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Xizhao’)、黄妃2 号(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Huangfei 2’)、赛枸杞(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Saigouqi’)、黄妃3 号(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Huangfei 3’)、丹棒(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Danbang’)、橙棒(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Chengbang’)、红苞米(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monglica ‘Hongbaomi’)。以上均为雌株,系2013年冬季从俄罗斯引进大果沙棘苗木后,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新疆农垦科学院林园研究所等单位,分别在黑龙江绥棱、辽宁朝阳、甘肃庆阳、青海大通、新疆额敏等地,经过子代测定和区域性试验后,筛选的大果沙棘(蒙古沙棘)良种,主要育种人员有胡建忠、单金友、王东健、闫晓玲、张东为、赵越、温秀凤和殷丽强等。这些品种百果质量达34 ~ 100 g,株产1.00 ~ 8.69 kg,每公顷产1 65 0 ~ 14 400kg,产量普遍较高,主要适用于新疆(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黑龙江、吉林等省区,是建设沙棘工业原料林的优良搭配栽植品种。

猜你喜欢

大果子代沙棘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子代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孕前肥胖、孕期增重过度与子代健康
沙棘种植让日子甜滋滋
花光卉影
沙棘颂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营养成分研究
忻州市沙棘育苗技术
大果桑葚的栽培技术与综合利用
沙棘林改造技术
不同种源文冠果优良子代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