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公司一言不合就跳槽被频繁跳槽拖累的年轻人

2019-01-12晨汐

自我保健 2019年4期
关键词:伊伊市场部跳槽

文·晨汐

金三银四,貌似又到了跳槽的好时节。但正确的跳槽,会将你带入职业成长的快车道;而错误的跳槽,则可能将你带往职业生涯的“停车场”。

职场中,跳槽的念头会隔三差五地从脑子里蹦出来。但跳槽并不是一件小事,它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的职业规划、事业发展等等,尤其是频繁跳槽,更要谨慎。

小林:未来规划不清晰

小林是个成绩不错的文科生,2016年毕业后,便通过家里的介绍进入了一家日资银行做市场部工作。名牌、知名企业,又是热门的行业和部门,亲戚朋友都觉得这工作不错。可干了一年多,小林就开始有了跳槽的想法。她觉得银行市场部的工作内容非常单调,完全没有真正起到市场策划、营销的作用;而且工作环境也不好,连一人一台电脑都没有。她淡淡地表示:“我在银行不过才1年多,也谈不上什么资源积累,现在转行也没什么可惜的。”

之后的三个月,小林也陆陆续续地投了不少简历,但要不就是工作地点太远,要不就是工资太低,小林都看不上。小林的闺蜜为此担忧了起来,便好心将自己所在的广告公司推荐给小林。小林一听,觉得广告公司的工资待遇好,又离家近,便跃跃欲试。通过面试,小林也很顺利地入职了。可没过三个月,小林便叫苦连天,早九点到晚九点、每周上六天班的工作压得小林几乎窒息。这样熬了半年多,小林终于经受不住压力选择了裸辞。

修整了一个月后,小林又踏上了找工作的漫长路,但由于简历上没两年就跳槽的记录,许多公司纷纷拒绝了小林。小林开始有点怀念当初简单稳定的银行工作,但为时已晚……

专家分析:小林这样的情况其实很普遍,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听到“不想干了,但是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反正就是现在的工作不想干了”之类的话,尤其是一些刚工作不久的毕业生,工作上一有不舒服就想“动”是常事。说实话,要让没什么工作经验的毕业生马上定出方向,并“把跳槽作为生涯发展的一个台阶”有点苛刻。但是,对于为什么要跳槽,还是需要仔细分析,并对跳槽后的工作有一定的预期。

以小林的情况为例。她对第一份银行的工作不满意,原因是因为工作内容过于简单,没有挑战。那么,小林不妨先看看市场部其他员工都做些什么,比她资历老的在做什么,那些工作可能就是她未来要做的;然后再判断自己到底是对目前比较初级的工作不满意,还是对市场部的工作不喜欢。

假如只是对工作太基础而感到不满,不妨收回跳槽的念头,和老板谈谈,看看能不能增加工作内容,前提是必须积极地把目前的工作完成得很漂亮,否则也不可能得到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她是对市场部的工作不喜欢,那就可以尝试调整方向,看看能否在银行内部调整。

总之,跳槽前还是要想清楚,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考虑下一步计划。而且,对招聘岗位上的职位描述也要看仔细,否则就会发现,现实和想象总是存在差距的。

伊伊:人际关系处理困难

伊伊从小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可能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对她关心比较少,导致伊伊从小就敏感、胆小、缺乏安全感,直至工作以后,她的内心仍然是一个弱小的小女孩,一旦到了人际关系这一环,就会显得笨拙而敏感。

工作的4年间,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不差,伊伊不断给自己“充电”,业务水平提升了不少,加上她也很用心,在专业技能上一直都保持着比较优秀的状态,为此得到了不少领导的赞誉。但是,每当跟同事们在一起,伊伊就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们沟通;跟同事合作时,也总担心自己做不好,大脑常常一片空白。而且,伊伊的脑中常常有着“对我笑就是喜欢我,责怪我就是讨厌我”的想法,如此敏感多疑的伊伊虽然工作做得不错,却因无法融入到同事中而在4年里换了10份工作。

心理点评:业务水平优秀而人际关系糟糕的伊伊,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之中,她与他人相处异常紧张、恐惧,害怕被嘲笑、被否定、被孤立,并采用频繁更换工作来逃避让她难以应付的社交。但逃避总不能解决问题,伊伊不妨可以多观察周围的同事,特别是那些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强的同事,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同时,也要经常给自己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说话大家都爱”“我对他人有特别的吸引力”“我和陌生人在一起是轻松、快乐的”等诸如此类的暗示,而不是否定或者是贴标签式的负性评价。只要每天花几分钟在内心反复诵读,并想象自己正在改变,用不了多久就会在身上看到想要的结果。

另外,伊伊不妨主动和同事一起参加些体育、文娱等集体活动,随着生理功能和血液循环的加强,人的心理也会随之开放,有利于把不良的心绪宣泄出去,也可以增加人际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人际关系和谐之后,就能在融洽、关爱之中淡化或消除在他人面前感到紧张、焦虑的现象。

猜你喜欢

伊伊市场部跳槽
跳槽
黑马
黑马
黑马
市场部革命
伊伊讲故事
伊伊讲故事
伊伊 中秋节快乐!
跑得快你就跑
我该辞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