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教师数学素养的思考

2019-01-11刘勇

学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师素养义务教育数学素养

刘勇

摘 要:数学素养的认知与研究不断深入与拓展,但针对教师数学素养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师。基于传统培养模式和激励机制的缺陷,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数学素养的完善迫在眉睫。文章从认知数学素养、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学素养现状、完善教师数学素养结构的措施等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数学素养;教师素养;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2-007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2.049

据文献数据统计,目前对数学素养的认知与研究由最初的界定核心概念、探究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方法,转向核心概念评价、核心价值建构和多领域多学科研究交互等方面,发表的论文数量也由21世纪初的数百篇,发展到目前的16 000余篇。数学素养的研究虽逐渐深化、细化,但以“教师”为视角的研究相对较少。

一、认知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21世纪初研究开始兴起。有学者从三个维度定义了数学素养。一维数学素养观认为数学素养即经过严格的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的一种稳定的特殊心理品质,它主要是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外显体现;二维数学素养观则将数学素养理解为能力与知识的结合。该观点认为,数学素养即人们对数学理论、方法的认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该论点将数学素养代入社会情境,致力于解决实际的生活现实问题;多维数学素养观将数学素养理解为知识、能力、情感和其他因素的统一体。如朱德江、张建良、桂德怀等教授都曾指出数学素养具有综合性,是一种综合素养,也是对于数学能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综合体现[1]。虽然具体论述不甚相同,但经过长时间的探究与发展,数学素养的内涵得到了相对统一,并界定为多种数学能力及素养的综合,认知为在当今时代和未来生活中为满足师生教学及社会人成长的需求,使其会思考,能够理解数学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能力,并据此做出合理判断的素养能力。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学素养现状

数学素养研究逐渐细化,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的视角研究相对不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处于智力水平与认知思维能力成长的关键期,作为教学的间性主体之一,教师的个人数学素养对学生素养的形成有很深的影响。我国大力重视基础教育,全国各类师范及综合类高校都开设了相关的数学师范类专业,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理论更新差异性等因素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仍有上升空间,数学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仍需加强,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数学素养的时代化迫在眉睫。

缺乏全面与系统的数学素养培养观是首要问题,传统教育理念及当下考核聘用机制或是诱因。传统“重教不重学”的教育理念对经济欠发达地域的教育影响甚大,长期处于灌输式教学,以升学教学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将教师的专业素养建构侧重对基础数学知识的认知和少量的大纲外知识的拓展。满足于学生学会知识,掌握解题技巧成为主流观点,轻视学生数学观念、数学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普遍存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师主要源于社会招和高校校招,教师大多受到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但因高校专业设置不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对数学教学技能的掌握有限,部分新手教师仅片面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未能妥善全面认知,影响数学知识体系的系统完整。

缺乏有效系统培训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传统的校本“传、帮、代”培训模式利于教师由新手型教师完成向专业、专家型教师转变。随着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获取平台的发展,多种多样的面授学习和网络学习培训课程给新入职教师以巨大帮助。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多元化入职培训模式的兴起,部分学校对“传统三项”的投入质量下降,新手型教师仍需要一个相对的摸索阶段,他们暂时不能够做到以发展和变化的视角看待教学和自我完善,未能从全面的角度认知数学的知识和内在规律,所以校本或区域间“传、幫、带”培训成长模式的质量下滑需加以重视。

三、完善教师数学素养结构的措施

教育大数据的出现为教师数学素养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构建一体化的数据平台和资源库,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有效挖掘教师自我发展与培养中的规律,将培养和发展的理念贯彻于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实现教师发展的个性化、全员化和全程化。

从师范生的选拔开始,大数据就可以提供助力。改变传统以高考分数为依据,分析和评估学生的教育数据,遴选具有从教意愿的学子进行招生;入校后,基于数据采集和分析学生资料,通过群体分析和个体对比,判断学生个人倾向和专业潜质,从而给予他们更好的专业选择建议;大数据资源库的建立,有助于区域招生协商机制的落实和满足教育市场的需求。

大数据化下师范生和师资队伍培养将有效实现个性化。信息时代打破了资源的垄断,知识获取渠道的多样性亦打破了教师的权威,教师也必须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专业素养。大数据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学习平台,创新的培训对象、课程内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教师培训项目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个性化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了崭新平台。

针对数学教师因自我倦怠感产生的数学素养缺失,形成良好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改善的有效途径。良好的激励机制应具有合理的策略、方法,更应根据实际情境开展校本、区域、县域乃至更高层面的激励。数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和成就主要源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落到课堂。关注新手型教师的课堂,为其提供学习和自我展示的平台与机会。部分学校的“师徒结对”“数学示范课”等形式可以算有效的探索;针对熟手型,乃至专业型数学教师,应给予其自我展示和自我提升的平台与机会。有学校曾开展“每周讲坛”和“魅力课堂”的探索实践。每周推荐一名教师展示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分享他们的教学思维和经验,课程向全体教师开放,为所有教师提供观摩和讨论的机会。针对专家型教师,学校应给予充分的尊重,为他们提供传、帮、代的机会与平台,在交往中完善自身的数学素养。在社会情境中,为该类教师提供良好的转型机遇,使其由教学型教师向科研型或“双肩挑”型转型。在教育和学校情境中,开展固定的“名师讲堂”“专家评课”“带徒弟”也是合理的激励。通过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分享,他们能够收获广大中青年教师们的认同与尊重,在与中青年教师的交互中,专家型教师也能不断自我反思,吸收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从而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蓓.我国数学素养研究现状及其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29):68.

猜你喜欢

教师素养义务教育数学素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