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2019-01-11李计军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河街红布赛龙舟

导语:

中华大地的广博辽远,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造就了各地各民族的节日风俗异彩纷呈。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沈从文的《端午日》,一起了解作家笔下的端午是怎样的。

佳作阅读:

端午日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 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全村人都会锁了门,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着鼓声有节点的响起,小伙子们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小伙子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船速的快慢是靠鼓声的,所以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便派士兵把30 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人们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管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喧闹声追赶声汇集成一片……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注:选文略有改动)

佳作赏析:

本文选自《边城》,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舟、赶鸭子场面的短文。作者凭借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紧扣“端午日”这个文题,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示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出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写法借鉴:

1.详略得当。本文写了两个场面,赛龙舟和赶鸭子。赛龙舟的场面属于详写,赶鸭子略写。一篇文章,如果有两件或者两件以上的事就需要有详有略了。端午日,重点是赛龙舟,所以这件事详写。详略结合才能使文章结构合理,重点突出。

2.场面描写须“点面结合”。场面描写不能只顾“一晃而过的镜头”——面的描写,还需要“重点刻画的细节”——点的描写。以“赛龙舟”为例,这个事件有以下细节(点):龙舟的样子:“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领头人的装扮:“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等。这些细节就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牛刀小试

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哪一个?这一天有什么活动?或者你们学校有没有举行过运动会?试着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写当时的场景吧。

猜你喜欢

河街红布赛龙舟
赛龙舟
何塞·托马斯野牛
丘树宏的诗
评弹夜
斗牛为什么用红布
老街嬗变
夜游大小河街
赛龙舟
夜游河街
有魔法的红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