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2019-01-11江苏省海门市包场小学江美华

小学时代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刺猬同学教师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小学 江美华

教育制度在不断改革,小学课程的比重也发生了相应改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

一、制定特定要求,树立倾听意识

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需要保持耐心,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要求,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倾听意识。比如,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其他同学发言的时候在底下窃窃私语,教师需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改善学生的这一不良行为。

以《我们小点儿声》一课为例。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在公共场合需要注意音量,不能打扰到其他人,需要保持社会公德。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上课表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由于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家中养成了骄纵霸道的不良行为,说话做事根本不考虑场合,想做什么做什么。在一些需要安静的场所,他们依然“忘我”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给别人造成很大的干扰。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故意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杂乱的声音,学生纷纷捂起了耳朵,表示出极大的厌恶。这时候教师将音频关闭,和学生谈谈听了这些声音的感受,不出意料的是学生都表示“太嘈杂了”“听着心烦”。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这些就是他们平时上课的声音。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欢听见这些噪声,你怎么可以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发出这样的噪音去影响其他同学呢?老师的话语引起了这些学生的思考,他们都安静了下来。这时候教师再语重心长地引导学生,告诉学生上课过程要保持安静,不能随便说话,更不能打扰其他同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案例中的教师并没有一味地对学生说教,而是选择一个非常巧妙的方式劝诫学生。同时,教师给学生制定了清楚易行的课堂纪律要求,这些都是学生轻松可以实现的,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倾听

教师的讲解时间至少占到每一节课的30%~40%,教师通常用这些时间讲述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假如小学生不认真听讲,也就意味着这些时间被大量地浪费,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节约时间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是学生言行举止的典范,也是学生最喜欢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能够让自己的讲述成为学生学习的模板,教学会事半功倍。

例如,学习《我们有精神》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下列方式为学生展开讲述:首先,教师讲解学习案例时必须直观,不能让学生产生似是而非的感觉。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文本中的插图,为学生直观呈现趴在课桌上的学生和认真听课学生之间的区别。在图片辅助下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感知“精神”的具体概念。其次,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特征描述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一语言描述习惯,教师可以将“不精神”定义为无法全神贯注做事,容易分神,精神状态不佳;“精神”的定义与之相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用事物的表现特征描述事物本身,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个方向分析事物。针对课上认真以及不认真听讲这两个例子,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状态学习下,学习效率会有怎样的差别,使学生逐渐意识到做事必须全神贯注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方式作为模板学习。比如教师自身是如何下定义的,如何概括事物特征的,最后又是怎样分析事物本身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很快提升。

三、学会认真倾听,产生情感共鸣

在其他同学发言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往往表现出分神或者漫不经心的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在发言时遭遇过同等对待,所以他们本能地产生这种行为,继而将这种不尊重的行为无限扩大。正在发言的同学发现并没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回答,也没有人认真倾听自己的发言,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与描述者产生内在的情感共鸣。

以《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课为例。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然而举手回答的永远是班里那些积极分子。这时教师选择一位平时不怎么爱表现自己的学生,让他谈谈自己平时喜欢什么花草以及喜欢的理由。刚开始,这名学生感觉到害羞,不好意思表达,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鼓励他,让他大胆表达自我的观点。这位同学受到鼓励后说起了自己和植物“打交道”的经历。他说自己平时喜欢种植比较简单方便的植物,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去收拾花花草草。因为朋友的缘故,他拥有了几颗多肉植物,并在种植的过程中逐渐喜欢上了多肉植物。因为他发现这些多肉植物经过了数天的“快递之旅”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体征,依旧精神如常,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顽强的生命精神,后来他将植物种在沙土里,放在了阳台上。话到此处戛然而止,因为这位学生不知道自己要不要继续讲下去。结果大多数同学听到这位学生的描述都忍不住询问“后来呢?”“多肉植物还活着吗?”来自同学的追问、让这位学生感受到被激励,于是他继续讲了下去,原来那几颗多肉植物不但没有死,反而长得更好了。当学生认真倾听他人讲话时,不但对说话人是一种鼓励,而且也是一种尊重。

倾听他人不代表全程沉默,而应懂得何时该说话,何时该闭嘴。恰当的追问、适当的点头,是对他人讲解的反馈,也是对他人的一种情感激励。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带着情感倾听别人的发言,拉近彼此的感情距离。

四、给予个人评价,掌握倾听礼仪

良性的互动不只是倾听,还需要反馈,这种反馈也就是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是否和他人的描述产生情感共鸣,还需要重视学生在倾听他人描述的过程中是如何反馈。不同的反馈方式将取得不同的倾听效果,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多元化的方式评价描述者,这样做不仅能够给予描述者更多反馈,还会让他们懂得如何优化自身的表达方式,用简洁明确的方式进行描述,提升互动质量。

例如,学习《可爱的动物》一节时,教师询问学生最喜欢什么动物,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自己最喜欢刺猬,引来了一大堆同学的嗤之以鼻。他们纷纷表示,刺猬看着脏兮兮的,浑身都是刺,不能像小猫小狗一样抱在怀里,而且身上还臭烘烘的,不明白他为什么喜欢刺猬这样的动物。此时,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保持安静,等这位学生说完再发表意见。接着教师示意这位学生继续描述,学生继续讲下去:他不喜欢需要人花很多时间照顾的动物,而刺猬最大的好处就是适应性很强,病害少,没有传染性疾病,抵抗力很强,而且刺猬喜欢安静,比较温顺,非常适合作为宠物饲养。虽然它身上有很多刺,但是并不会随意攻击他人,温顺的样子看着很可爱。刺猬还有一种特别的神气,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非常悠闲自得,感觉特别优雅,这让他觉得做人也应该像刺猬一样,敢于坚持真实的自我。其他学生都认真看着这位学生的脸,最后纷纷给这位同学鼓起了掌,掌声经久不息。同学的掌声让这位学生感受到了极大的激励,他觉得自己的观点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这位学生从此变得更喜欢发言了。

倾听不只是姿态,更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礼仪。教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资格表达自我的观点,即使自己不认可他人的想法,也必须尊重其他人的发言权,同时以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给予反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在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倾听是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倾听的要求,学会带着感情倾听,懂得给予及时的评价,尊重每个人的发言权,切实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

猜你喜欢

刺猬同学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圆我教师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