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子滑溜溜:幼儿生活活动的探究

2019-01-11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滨海新村幼儿园薛春晓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6期
关键词:盘子桃子形状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滨海新村幼儿园 薛春晓

生活教育有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孩子只有在生活中亲历亲为,才有利于幼儿经验和技能的总结。

一、问题由来

加餐环节,诺诺激动地跑向餐桌,桌子上有她最喜欢的桃子。刚端到手上,桃子就骨碌碌从盘子里滚下去了,杨阿姨便帮她换了一盘,诺诺弓着背小心翼翼地移动,可就要端到桌边时桃子又一次滚到了地上。诺诺难过地撅着小嘴:“为什么我的桃子不乖,为什么跑来跑去呢?”

二、问题分析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很多环节都会用到“端拿”这个动作。加餐时,需要幼儿自助取餐并自己端圆形餐盘;区域游戏时,幼儿要自己端拿形状不一、大小各异的玩具筐;喝水时,自己从保温桶内接水等等。在这其中发现:小班幼儿的小手能够并且愿意尝试“端拿”动作,但却始终“端不稳”“拿不住”,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物品掉落的情况发生。小班幼儿“端拿”不住盘子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幼儿不了解盘子内所装物品的形状特性。比如,球体的橙子、苹果、桃。

2.对盘子、玩具筐的特性不了解,大小、形状不同的容器需要选择不同的“端拿”动作,小班幼儿双手平衡能力尚待加强。

3.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端拿物品的经验较少,导致幼儿没有要将物品放置在盘子中心点的意识。

三、目标预设及措施

基于儿童的视角去关注幼儿的“端拿”问题——设立动态式的探索情景并开展幼儿在园一日生成性生活活动。让幼儿在阶段性探索习得、经验迁移与探索式思维习得中提升“端拿”能力。

1.区域游戏中探索尝试,提升幼儿“端拿”能力。

⑴提供教师制作的辅助盘:有中心点及手拿点的提示;提供各种各样的球:与辅助盘相结合。在游戏中,帮助幼儿提高手部平衡能力。

⑵创设娃娃家生活体验区,投放贴近生活实际的形状、大小、材质不同的盘子供幼儿操作探索。在游戏中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探索不同盛放工具所对应的“端拿”技巧。

2.教育活动中了解掌握不同物品的形状特征。

⑴通过触摸、使用、家园共育等搜集材料的方式,了解幼儿园最常使用的物品——盘子的特性,如盘子的形状、材质、触感等。

⑵通过直观感受和实际操作,鼓励幼儿寻找水果能够站稳的面,帮助幼儿感知水果的不同形状,并尝试让“水果宝宝”站起来。

⑶通过练习大动作,增强幼儿自信心,敢于独自尝试移动物体,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并充满乐趣地练习平衡能力。

3.生活活动中锻炼尝试,激发幼儿自助服务的热情。

⑴将幼儿“端拿”水杯的经验迁移至其它的盛水工具,在植物角浇水、照顾花草的同时探索“端拿”、使用器皿的方式。

⑵拍摄幼儿在娃娃家体验区“端拿”物品的照片,帮助幼儿将经验迁移至生活中为自我服务,养成习惯性探索思维模式。

四、活动反思

1.教师观念转变

教师对生活活动的态度与教学方式由曾经重视技能习得结果的说教式、结论式知识传授,转变为鼓励幼儿自主探究、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体验式知识亲历。

2.家长意识转变

家长们改变了传统的育儿观念,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当幼儿遇到困难时不包办,鼓励幼儿寻找解决方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探索式生活活动的有效开展。

3.幼儿行为转变

幼儿敢于大胆在生活活动中去体验、探究、尝试,通过反复的操作、质疑、调整、反思提升了生活自理能力,拥有了自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盘子桃子形状
比比谁的盘子光等
桃子
桃子
盘子中的童话故事
阿凡提巧装盘子
火眼金睛
“撕”掉的盘子
分一半
等我回来再骗你
送你一箱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