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然象外,体道悟真
——浅谈书法创作的技与道

2019-01-10

书法赏评 2019年5期
关键词:刻本物象书法艺术

杜 立

古人关于书法艺术的生成原理,乃从文字学理论转移过来。它代表了书法撷取自然的两个阶段。1许慎《说文解字·叙》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2许慎这段文字简单明了说明了文字的创造依取于象形,并且象形的形体取之于自然。同时《说文解字·叙》云:“画成其物,随体诘屈。”3这里的画即是模拟,其实也就是效法自然的结果。《易·系辞下》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里说的虽然是八卦与天地间的关系,但是与文字是相通的。汉字产生于自然,依托于汉字的书法也是出于自然,书法理论中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出,形势出矣。”4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阴阳二字,字从物象,但物象遵循天理,出于自然,即书法与自然也是相通的。

古代书论中对用自然物象喻说书法的例子很多,同时历代书家对于书法的顿悟有很多也是出于自然万物,例如文同观斗蛇悟草书妙理,黄庭坚观船夫荡桨而悟用笔等等,这些例证都说明了古代书家将书法与自然通,这也是古人将“书道”与“大道”相联系,自然物理的普遍介入,可见书写需要技艺与灵感并存,要超越“象”的层面,体悟“道”的真理,也知艺术的通感对于书法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道法自然”观与“书道自然”观

“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思想核心,司马谈对此解释为:“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辅”。把“道”作为万物之源,万物及其规律都是“法”自然的,人也是如此应,当以“自然”为立足点,顺应自然间的万物,就像庄子所说:“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5同样的,书法艺术的生成也是借助了道家的思想,张怀瓘《文字论》云:“夫物负阴而抱阳,书亦外柔而内刚。”6《评书药石论》云:“道本自然”“书复于本,上则注于自然,次则归乎篆籀,又次者师于钟王”。7《笔髓论·契妙》中有:“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等等,这些都是基于道家思想而生发的书法论述。

书写要求象本,指审美加入文字形体后之人工再造自然,是主观性很强,带有抽象品格的自然美。8这一点上也可以说“书道自然”观与老庄“道法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例如张怀瓘《文字论》评张芝的草书:“创意物象,近于自然。”此语即是说书法文字采于物象,而这些物象以及文字本身是与自然相接近的,而这是在更高艺术层面上的象本。同样的《六体书论》称张芝草书:“功邻乎篆籀,探于万象,取其元精,至于形似,最为近也。字势生动,宛若天然,实得造化之姿,神辨无极。”9这也是说书法艺术通于“道”,通于“自然”。同时历代书法大家的创作理念、学书悟道的方式也是“道”的一种体现,宋代书家苏轼就是以自然平淡、简淡萧散为主要创作观念,继承并发展了道家的“自然”论思想,他也在书论中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10“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11这些体现了苏轼书法与自然通的理念,类似的论著还体现在虞世南的相关言论中:“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12他认为学习书法要做到“探文墨之妙有,索万物之元精”。这里的“万物之元精”即是与道家的思想像契合的,都是遵循自然,体察自然,在自然中激发灵感,因此高境界的书法艺术是从求于象外到自得于内再通于“自然”的大道,即是“书道通乎大道”。

二、“虚静”观与书法艺术创作观

“虚静”观是庄子的一个重要理念,对艺术主客体的审美关系、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庄子的“虚静”主要谈的是“体道”的一种心境,庄子《天道》中说:“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者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13这里以水喻人的精神,意在申述其主体精神虚静的境界,庄子“神”的观念,表现为人心里的“虚静”状态,进入技艺创作的自由而合规律的入“神”。在《大宗师》中说:“夫无庄之失其美,据梁之失其力,皇帝之亡其失,皆在炉捶之间耳。”14这里谈到的“炉捶”实际上就等于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技法”,“亡”与“失”是重点,忘其所务,回归自然,追求技艺之上的超脱。

庄子的“虚静”意在排除一切现实的、有限的纷扰,超越世俗的羁绊,在创造高境界的技艺的同时要铸进长期的实践、反复的磨炼,把内心的“虚静”与现实的“实践”结合起来。丈人游水之自如,成功之决在于“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15经过长期的坚持,才能达到技艺的成熟,习以成性;庖丁解牛时“未尝见全牛”“官之止”“不以目视”等也是这个道理,不仅是做到了内心的虚静,而是经过前百万次的锤炼,技尽入道,进入高境界。同样,大马之捶钩者“不失豪(毫)芒”之巧,是经过了六十年的磨炼;佝偻者承蜩“犹掇之者”之神,也有五六个月“唯蜩翼之知”的工夫;轮扁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的经验之谈,其间凝聚了艺人多年的心血……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技艺之出神入化,是经过艺人熟练掌握技巧、由技入道的结果,他们“忘水、“未尝见全牛”的自由、虚静的心境,前面有一个积累学习的过程,正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掌握和利用了客观规律之后获得的。在我们当今有些浮躁的社会,书法展览的盛行,我们书法家也应保持“虚静”的内心,不追求功力,在不断积累技艺的同时,解除内心纷扰,终有一日也可由技入道,技中见道,于手上直观到自己的创作自由达到一种自由的艺术创作状态。

三、“超然象外”与书法艺术境界观

美学的概念上经常会提到“意境”这个词,唐代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纪》中提出“境生于象外”。所谓“境生于象外”,是指艺术之境并不止于“象”,艺术之境中包含着、蕴含着远比“象”更丰富、更深远、更耐人寻味的东西。16

中国传统的书画也是如此,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写道:“若拘以形体,则未见精辟;若取之象外,则方见高腴,可谓微妙也。”17中国画不是简单地描摹形状,“取之象外”而创作的艺术作品,才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才具有更高的境界。孙过庭在《书谱》也提出“同自然之妙有”的概念,书法艺术“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离运之能成”。所谓“自然之妙有”就是要求书法艺术的意象能与自然相贯通,不仅仅是物象,要超脱象的概念,张怀瓘谈到书法艺术时说“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同造化之功”而“得造化之理”。因此,书法作为中国独特的视觉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不仅仅是我们表面看到的形体结构,它渗透着宇宙天地自然和人生生命的美学境界。正如宗白华所说:“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能表现人格,创造意境。”18

四、“技近乎道”书法家精神生命之写照

书法艺术的创作不仅仅是技艺的拼凑,更是书者内心的表达。蔡邕指出了书法创作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他在《笔论》中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山中兔豪不能佳也。”19他认为,书法的创作关键在于书者的心态要“散”,也就是要保持感情的散淡、神意舒缓,然后才能使写出来的字不粘不脱、聚散自如。他认为,书法创作不能急功近利、迫于书写、急于求成;而要摆脱功利,进入无功利的纯艺术阶段才能达到探妙自然。这种艺术精神,与庄子的美学追求是一致的。庄子认为,人要从社会和自然的束缚中彻底解脱,进入一种“游”的境界才能进入纯艺术的境界。庄子据心斋“坐忘”,提倡艺术创作要“解衣般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的心态。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与个人气质、心性是有一定关系的,书写中应当心手相应。王僧虔《书赋》云:“心经于则,目像其容,手以心麾,豪以手从,风摇挺气,妍靡深功。”20《笔意赞》则进一步提出了心手合一,心手双忘的重要命题:“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21在技艺的不断积累,不断升华下,即技在一定程度就转化为道境了,技近乎道,技道并进,是书法家生命的写照,也是书法的至高境界。

注释:

1 从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

2 《说文解字注》30 卷卷十五清嘉庆二十年经韵楼刻本

3 《说文释例》20 卷说文释例卷一清道光刻本

4 《书苑菁华》20 卷卷十八宋刻本

5 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230 页

6 《书苑菁华》20 卷卷十二宋刻本

7 《书苑菁华》20 卷卷十二宋刻本

8 从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 第19 页

9 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第314 页

10 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第315 页

11 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第315 页

12 虞世南《笔髓论·契妙》

13 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M]湖南:岳麓书社2007年第157 页

14 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M]湖南:岳麓书社2007年第157 页

15 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M]湖南:岳麓书社2007年第160 页

16 李建盛《中国艺术意境与美学精神》[D]中华文化论坛2008 年第2 期第95—102 页

17 葛路《中国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8 宗白华《美学散步》[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年

19 《书苑菁华》20 卷卷一宋刻本

20 《书苑菁华》20 卷卷十九宋刻本

21 《书苑菁华》20 卷卷二宋刻本

猜你喜欢

刻本物象书法艺术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浙江图书馆藏崇祯刻本《萍社诗选》述介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张天德书法艺术欣赏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