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美育视野下多元创新型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2019-01-10湖北美术学院许奋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美术院校视觉艺术美育

湖北美术学院 | 许奋

美育亘古有之。在西方,美育作为独立概念的提出始于德国启蒙文学代表人物席勒以书信体形式发表的《美育书简》(又译《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他提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1]并强调美育教育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意义。这在理论上为美育争取到了独立地位,为近代西方美育教育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悠悠岁月孕育了大量渊雅精微的传统艺术。艺术蓬勃发展,美育如影随形,西周提出的、被孔子以及后世儒家推崇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乐”相当于美育,算是最早对美育的阐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传统“礼乐教化”到现代美术教育,美育功能从“陶冶性情”到“审美发展”,早已突破伦理化的狭隘性,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深化。

从历史看今朝,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追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广,美育作为推动国家社会文明进程提升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环节,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同时,美育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一份专门部署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系统的、专门的文件。从此,美育从国家政策层面确立了其进入了“改革”的大潮。

一般而言,美育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等基本内容,其中以承载着艺术美的艺术教育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实施途径。2011 年,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标志着艺术学在我国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指出:“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2]。这是中国现代提出美育主张以来,将美术教育提升到美育的高度认识和发展。2019 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了美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问题,同时还指出:“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3]推动了高校美育改革,使得高校美育工作有据可循、有规可依。作为在艺术学学科专业中数量占有绝对优势的高等美术院校,充当着艺术教育的主力军和推行美育的责任主体的重要角色。

美术院校的美育功能主要包括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两个方面,学校美育主要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的视觉艺术专门人才,而社会美育主要指凭借美术专业优势,创作艺术经典或参与社会公共艺术,引领和发挥美育职能,二者相互联系,尤其在人才培养的学校美育层面上,美术院校的美育价值更是无可取代。创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源,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必然要求,更是美育和艺术的特有品质。因此,新时代,从美育的高度培养和造就多元创新型视觉艺术人才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使命和迫切任务。

一、新时代美育视野下美术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1.对美育的认识过于狭隘

在美术院校,很多教师和学生极端狭义或者理所应当地把美术教育等同于美育,把视觉艺术人才的培养过程当作单纯的视觉艺术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充分认识到美育功能,没有从美育的高度进行美术教育。反映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轻对艺术的表现与鉴赏;重被动模仿,轻能动创造。殊不知,艺术教育亦或美术教育仅仅是美育的主要手段和突破口,不是全部内容。美育包括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科学美育等方面的综合,是通过培养人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达到一种文化自觉;“通过对美的形象教育,使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科学有自主的观察,感受美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审美的独立思维,建立起与自然的审美关系,通过美育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独有艺术眼光接触、感悟自然、科学的美,从中得到理性的启迪。”[4]美术院校的学生不是普通的个人,他们还将创造出更多的艺术作品,实现社会美育的功能,影响更多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院校的视觉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美术教育不是职业化的教授,或者是培育功利性的技术,它培育的是一种涵养,是对美丑的认知与判别。美育整体成效的提升需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需要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层革新。

2. 高校美育存在急功近利性

艺术教育除了是一种专业教育外,更是一种专业知识中渗透的美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其并不像其他学科,可以通过项目或者成绩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相对于来说,美育教育的投入高,但产出低。在社会竞争激烈的压力下,一些美术院校在战略定位、专业设置和政策经费上,以学生出成绩、出项目为杠杆,对能出成绩、能获奖、就业形势好的热门专业投入多一些,而传统的、较难出成绩的专业就少投一些。这种或主动、或被动的急功近利性,也悄无声息的弱化着美术院校的育人功能。反映在人才培养的成效中,一些美术院校的学生创作的作品,模仿较多,原创较少,缺乏创新性;只注重作品的记忆技巧,注重作品形式的新奇时尚,不注重其中的人文内涵。

3. 美术院校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

近十年来,高等美术教育快速发展,各专业美术院校的特色建设缺失,教学模式、管理机制、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乃至课程内容、教学方法都参照学习,这种行政要求下的统一建设,使中国的美术人才培养目标趋向平面化;美术教育失去了差异性,这有违美育的初衷。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阐述:“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新能力。”[5]在国家政府文件中第一次把美育同培养创新能力联系起来,也是符合美育规律的。新时代对美育人才的要求是敢于创新,能独立思辨的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仅仅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要具有丰富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的人文素养,又需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新时代美育视野下美术院校人才培养的原则

1.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精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华美育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审美与艺术传统在育人及应用层面的有机结合,在多元文化时代和当前高等美术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传承和弘扬价值。创新必须以美为前提,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前提。

根植中华文化基因的艺术创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对宇宙生命和自我生命的双重感悟基础上,体现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这正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美育实践之所需。同时,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技术的汹涌发展,对审美导向的功利性影响不可避免。“郑声易启,韶响难追”,我们要警惕审美丑化的流行和粗鄙低俗文化的入侵,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树立文化自信,从而净化心灵,启迪心智。

2.与时俱进,培育新时代创新人才

人类文明的事例无不佐证着审美与创新两种思维的密不可分:创新以想象为基础,审美是想象力与知性的协调发挥,审美能力也是一种创造性能力。以培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美育是美术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的产物,对发展人的创造性具有特殊功能。在以素质教育和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系统工程中,美育将进一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互联网和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普及、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了高等美术教育的重大变革,单一的技能型人才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美育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扩展,从线下走到线上,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交叉,建立了一整套积极向上的审美体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科技大爆炸,盲目追求效率导致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触角无限延伸进一步压缩自由选择的空间。“科学到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美育这种培养人的直觉、想象力与灵感的充满着创造性活动的教育,则正是应对这一切的巨大力量。

3.遵循美育和艺术的特点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遵循美育特点”,探索教育的规律,彰显大爱之心,运用美育教育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不再“圉圉”,而是萌动发越,“洋洋”驰于艺术之海。美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但同时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美育的任务包括培养辨别是非的理论能力、辨别善恶的伦理能力、辨别美丑的情感能力等几个方面。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因此,在美育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美育纳入德育的范畴,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也不能将其局限在单纯的技能训练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削弱美育的作用。

三、新时代美育视野下美术院校人才培养培养的实践与路径

1. 构建跨学科教育模式

当前世界学术潮流的基本特征在于跨学科化,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学科而独立成长,艺术学学科与哲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产生更加深层次的交融;而与工学等学科的联系也日益紧密。科技不仅仅是辅助艺术创作的手段,更是扩张艺术学学科维度的重要契机。新时代艺术与科学更为深刻的关系促使艺术与科学的学科建设新命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是我们探索的方向。艺术已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融形成了新的文化语境,艺术的多元跨界促使教育边界不断扩展和延伸,突破了学科、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跨界共融是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必然趋势。

对于学校而言,教育活动将各个学科更加紧密的连缀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使其充满活力。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对于视频与影像有着天生敏感的年轻一代,我们不能将思维局域在一个单一、特定范围内,而是要用严谨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探索无穷的可能性: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跨界交融,加强交叉学科的探索建设,进行跨学科门类的通盘思考,以多元视角不断拓展高等美术教育边界。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立体多元、融合共进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正是我们对于社会变革和文化演进做出的必要回应。

在构建跨学科的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国内多美术院校做出过有益的尝试,在视觉艺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为学生搭建并拓展跨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实现艺术学与其他学科门类的互融互助式人才培养架构。湖北美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形成了“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和“兼容互动”的教学理念,注重艺术学与教育学、工学、管理学等现有学科间的兼容互动、协同发展,通过学科专业间交流研讨、开设跨专业选修课、师资共享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共助发展。学校通过联合办学、建立校内跨学科的以探索为导向的综合性课程体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学习的机。

2. 课程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加强美育研究

美育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思想,更是一种人才培养的视角,是人文教育,涵盖人才创新意识的引导,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创新能力,从而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的来临,当代视觉艺术文化受到了各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冲击。美术院校在视觉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从美育战略高度去实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人文内涵的教育,培养的学生更有时代性和创造力、更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拥有更开阔的胸襟和视野,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美术院校课程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艺术思维习惯和艺术素养外,还要加强学生综合思想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教授学生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历史、哲学、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种知识建构,提高其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从而有效抵制各类思潮的冲击,创作更多积极健康向上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大爱的艺术情怀。

随着现代性进程的深入,在现代性学术体制下注重中国特色古典传统的内在精神力量的影响,是国内高等美术教育避免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必须依托的“这方水土”。新时代在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语境下,美术院校在课程教学中要把握中华美育精神内核,贯穿于艺术教育教学全过程,融汇于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开拓教学视野,改进教学方式,整合教学资源,努力探究高等美术教育多元化视觉艺术人才成长体系和特色人才成长模式改革,培育创新型人才。此外,“师者,传业受道解惑也”美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除了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充分重视美育,增强教师的美育意识,提高审美素养,包括职业素养、专业素养和人文、美学素养等,从备课、授课、课堂作业中全方面渗透美育,才能使美育有所成效。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美术教育才能培养更多的优秀的美育人才,才能创造出更多“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好作品,我们的美术事业才能担负起文化自觉和文化复兴的重任。

3. 构建学生自我成长的平台

人类文明的事例无不佐证着审美与创新两种思维的密不可分:创新以想象为基础,审美是想象力与知性的协调发挥,审美能力也是一种创造性能力。在艺术与生产者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的当代,有人这样定义艺术家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一位制作者始终在制作中保持原创精神,就是艺术家;一位制作者将赢利和其他外在目的放在第一位,就是生产者。由此可见,创造性始终是人们定义艺术家的基本标准。美术院校的毕业生可能会出现几个在历史上留名的大艺术家,但更多的毕业生会进入到各行各业当中,能够运用在学校里所学会的运用图像思维来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并表达自己的真切与关切的方法,富有创造性去面对各种可能的环境与处境。

创新型社会形态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美术院校具有创新教育的先天禀赋。艺术探索的多元性,使得学生可以自由探索和尝试。信息与数字化时代,艺术教育的形式从师徒相授的个别教育到班级授课的学院教育再到依托互联网的个性教育,人们以最适合自己的步调和方式进行艺术再创作,实现个性化学习。因此,在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任务绝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某种技法或创造性,而是要强调独立和自由教育的引领作用,尊重学生的自由研究、自由创造,大胆探索,引导其自我成长自我成才。

在学生自我成长方面,湖北美术学院在八所美术院校最早实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是尊重学生个体、引导学生自我成才的初探。该计划重视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思维和艺术潜能的唤醒,通过“无单独组班,集中研修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方式,探索视觉艺术人才创新性的灵活培养模式;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培养,提供课程模块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组合并构建具体课程体系和学习计划,致力于教育学生自我发现、自主规划、自主学习、自我成长、自由成才。

4. 关注现实,构建培养艺术情怀和责任担当的平台

追溯艺术的起源,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这决定了艺术从一开始就是与人类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新时代,为艺术与工艺、艺术与生产、艺术与生活的全面融合提供了土壤与路径,视觉艺术开始走下神坛,回归初心,融入生活。作为艺术院校,有责任通过专业外课堂的开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将艺术与生活联系起来,关注时代,关注生活,服务社会。

“艺术的使命在于使意识能和现实相协调”。视觉艺术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在艺术实践中学会使用视觉的手法和思维方式来应对社会。在这个充满图像的时代,学生学习用图像思维来思考、观察、分析、判断并且表达自己的真切与关切。作为学院则应给予他们提供这种实践的现场,从而对他们的情感、知识和意志进行交流、诱导、感化和训练,包括责任意识的培养。

回望中国百年美术教育历史,思考当下美术教育问题,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新时代美术教育毋庸置疑的使命和担当,也是美术教育者们志向所在,“此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在中华美育传统的泽溉下,我们共同承担起弘扬优秀美育文化的历史重任,“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笃笃前行,永不言弃!

猜你喜欢

美术院校视觉艺术美育
论公民美育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构建具有专业美术院校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育
美育教师
书封与现代艺术
对高中生报考美术院校的指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