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评 >>>

2019-01-10

西部大开发 2018年12期
关键词:汉字人工智能人类

传统文化呼唤现代表达

事件

前不久,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一个H5小游戏,通过移动有部首偏旁的方块拼汉字,将其完整连成一句古诗,就能“过关”。游戏画面精美、寓教于乐,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笔下的山水之间。有网友感叹,“羡慕古人把生活过成了诗”;也有人留言,不妨多些这样的游戏,娱乐的同时还能得到文化熏陶,一举两得。

点评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国家宝藏》,再到故宫一改过去的“严肃脸”变得“萌萌哒”,甲骨文手机表情包成为斗图“新宠”。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纷纷走出“故纸堆”,以时尚有趣的形象“飞入寻常百姓家”,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大餐,也点燃了大家对中华悠久文化、厚重历史的热情。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的是创造和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甚至粗制滥造。实践证明,一味地粗制滥造、盲目地跟风炒作,只会让传统蒙羞。只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激活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

万物互联尤需“人在场”

事件

只需5秒钟,人工智能机器人就能为你创作一首诗;25秒,就能自动编写一条新闻消息;“AI合成主播”像真人一样播报新闻,且不知疲倦……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日益突破人们的想象力边界,有人开始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

点评

事实上,历史上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带来类似的困扰,但人类社会进步的节拍并没有改变。正如蒸汽火车、计算机、程控电话等科技的出现和普及,让马车夫、打字员和电话接线员等职业隐入历史幕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必将造成未来职业的变迁,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妥善化解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在培育新产业过程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今天,全世界都在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就是为了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让人工智能这个“瓶中精灵”更好服务于人,开创“智慧社会”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汉字人工智能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下一幕,人工智能!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