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尔克孜族传统“喀贾热”织花毯工艺探析

2019-01-09肖爱民葛梦嘉张俐敏张爱佳王义迪丽达·马塔

丝绸 2019年10期
关键词:探析工艺

肖爱民 葛梦嘉 张俐敏 张爱佳 王义 迪丽达·马塔

摘要: 柯尔克孜族毛织品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艺术性和独特的织造工艺。文章通过田野调查研究,记录了传统“喀贾热”织花毯的织造过程和方法,从中提取了制作“喀贾热”的特色工艺。研究显示:“喀贾热”是在原始三角织机上采用经线分层排列、三梭控制分层的方法织造而成的经线显花的复杂经二重组织织物,其反面呈现的长浮线与正面图案相同,通常由女工根据经验和预设图案手工挑经形成。此研究分析有助于对柯尔克孜族“喀贾热”传统织造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 柯尔克孜族;喀贾热;织花毯;工艺;探析

中图分类号: TS935.75;J52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03(2019)10-0035-05  引用页码: 101106

Abstract: Kirgiz wool fabric is a unique weaving process with distinct regional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records the weaving process and method of traditional “Kaqiare” woven flower carpet, and extracts the special process of “Kaqiare” making. Researches show that “Kaqiare” is a complex warp-twisted fabric that is woven with primitive triangular loom by means of warp layering and three shuttle control layering. The long float line on its reverse side is same with that of the frontal pattern, which is usually made by producer manually picking on the preset patterns based on experience.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in this paper are con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unique weaving process of Kirgiz “Kaqiare”.

Key words: Kirgiz; Kaqiare; woven tapestry; process; analysis

柯爾克孜族手工技艺历史悠久,逐水草而居的生计方式是其生产的基石及发展完善的依据[1]。其中传统手工纺织品更具其文化特色和民族个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约尔麦克”是柯尔克孜族传统毛织纺织品的总称[2]。“喀贾热”织花毯是柯尔克孜族传统手工艺织造技术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其文化生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及工业文明的冲击,“喀贾热”这一传统手工技艺面临着传承问题,而其织造技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记录。本文将通过纺纱—染色—整经—穿经—织造过程对传统“喀贾热”织造工艺进行系统性分析,解析其特色工艺,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柯尔克孜族“喀贾热”特有织造工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今大多数柯尔克孜族定居在村镇接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柯尔克孜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方式是以母亲传授女儿口口相传的家庭式传承。调研中发现“喀贾热”织造工艺目前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吐古买提乡,出现区域性存在的现象,并且掌握传统“喀贾热”织造技术的大都是年长妇女。随着传统游牧生活方式及观念的改变,传统“喀贾热”织花毯工艺面临着失传的现状。

前期新疆古代毛纺织考古类文献资料较多,有武敏[3]撰写的新疆近年出土毛织品研究及贾应逸等[4]关于新疆扎滚鲁克、山普拉墓群出土(西周至东汉毛织品的鉴定)研究等。而万雪玉[5]通过田野调研对柯尔克孜族传统女红技艺有调查式研究,结合柯尔克孜族生活方式对传统女红技艺概括性分析。钱娟等[6]对柯尔克孜族驼毛织物“切普坎”技艺进行梳理分析,及对柯尔克孜族传统毛织物织造工艺研究[7]。夏侠[8]在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毛纺织工艺发展进行探析。但是,对柯尔克孜族传统传统“喀贾热”织物的工艺技术目前没有分析研究的相关内容。

1 柯尔克孜族传统“喀贾热”织花毯简介

“喀贾热”织花毯是以细羊毛为原料,在柯尔克孜族代表性的原始三角织机上织出35~45cm多色提花经线显花的复杂经二重组织的条带型织物,织物的特点正面平纹地经提花,反面有长浮经线排列。花毯是将织好的条型织物裁剪成1.8m长的织带,用几块条型织带拼接缀缝成1.8m×2.5m毯子,毯子背面要用毛毡将长浮经线覆盖,铺在毡房内,不仅防潮保暖,且有美化和装饰的作用。“喀贾热”织花毯是柯尔克孜族姑娘出嫁必备的嫁妆(图1),能够体现出姑娘的聪明、勤劳和贤淑。

2 “喀贾热”织造工序

柯尔克孜族传统“喀贾热”织物根据工艺分纺纱和织造。

纺纱工序:原毛→选毛→除杂→手工纺纱→染色;织造工序:整经→穿经→上机织造。

2.1 纺纱、染色

纺纱前对原毛进行人工分拣粗毛、泥块及去除杂草杂质水洗羊毛,晒干后的羊毛采用原始皮带敲打羊毛弹毛开松,使用自制半球型纺轮手工加捻纺成纱线。

染色过程将水烧至100℃加入染料(传统染料为矿石和草木染料,现在用直接染料染色)并放入自制发酵酸奶分离出的液体,再将打松的纱线放入染锅内搅拌,在高温下煮15~30min捞出。酸奶液体起固色作用,通过高温纱线断裂强力增加,纱线晾晒干绕线成团,再用圆饼型纺轮将单纱合股成股线,合股后股线的强力及耐磨性能增强,增加了“喀贾热”织花毯使用寿命。

2.2 整经、穿经

“喀贾热”根据花毯织物的图案纹样、配色方案整经和穿经,整经上织机前的重要环节,采用三角整经桩人工传送经线的方式。首先确定A、B、C三个木桩位置(图2),在A木桩旁排列有提综杆和综线固定器两个粗细不同的木棍形成的棒综,B、C为后期织机的布轴和经轴。

穿经是由3个女工配合完成,棒综处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女工根据预设的图案颜色控制经线排列。当L1奇数经线通过棒综时直接穿套在A木桩上,L2偶数经线通过棒综时,用综线绕“8”字通过提综杆,在综线固定器打结并穿套固定经线L2,使经线在通过A木桩时分成内外两层。上织机将A木桩抽掉,形成织机的自然梭口,将提综杆提起时,综线穿套经线L2时,形成线综梭口装置。“喀贾热”织花毯在穿经时经线的排列根数需要排列两倍的经线根数。

2.3 织 造

柯尔克孜族使用的原始三角织机结构简单,体积小,组装和拆卸方便,适用于游牧民生产和居住环境。织机结构由若干根木棍组成[9](图3)。

上织机前,女工将整经的A、B、C三根木桩改造成简易织机。抽掉A木桩吊起棒综,用三角支架上的挂钩挂起综线固定器及提综杆,形成织机的提综装置。将整经桩B和C木桩水平横置固定形成织机的经轴与布轴,形成织毯的织面,为环形通经结构。整理经线L1、L2在同一水平上用撑经棍将经线5~10根一组用线绳套接固定在撑经棍上,防止经线互相缠绕及经面平整。在综棒后30cm处放入分经板,用分经板将奇数L1、偶数L2经线隔开,形成上下两层。当提综装置提起经线L2,形成线综梭口,分经板立起并向前水平运动至提综装置处时形成自然梭口。织造时由于纱线固定,纱线张力无法调节,织造时需要通过经纱的长度形成弹性,起综、引纬、打纬。因无卷经装置,织工需织一段用人工向前移动三角支架的提综装置后再织。因此织造过程劳动强度大,产量较低[9]。

准备织造“喀贾热”时需要在提综装置前放置一根分经棍,通过分经棍形成2次经线分层,织工根据织花毯的图案在自然梭口与线综梭口,有规律地手动挑选经线,织造出平纹为地组织的提花织物。由于二次分层没有参与织造,经线在织物背面形成经线浮挂。

3 “喀贾热”织造工艺分析

“喀贾热”织物为平纹地经提花组织(图4、图5),体现在同幅织物经面所用经线分布有单层区域和多彩分层区域,纬线仅有一组承担提花和形成平纹组织两个功能,因此织物背面区域有大量的多色经线浮挂。“喀贾热”在织造时有三个梭子来控制经线分层形成织物经面及图案关系,提花由经验丰富的织工根据图案手工挑经线控制三个梭子,按照预设的规律和方式交织经线形成织物的纹样。

3.1 织物分析

“喀贾热”织物为经支持面结构,从织物组织结构图(图6)分析,正面的组织点为一上一下平纹组织,织物表面结构紧密。从织物的艺匠图(图5)分析,正反面图案呈现一样的菱形纹样,地经为红色图案显花菱形时则反面有绿色浮线的菱形纹样,地经为绿色图案显花时反面呈现红色的菱形图案浮线。为了保证织物的耐用及稳固性,织造时浮线不宜过长,通常采用改变花型或增加组织结点的方式,减短浮线长度。从织物分析参与地经提花织造的经线根数为56根,未参与织造的浮线为56根,因此在穿经时总经线为56×2根,在穿经排列经线时需要两倍的经线。

从纵向横截面(图7)分析,当绿色经线c、d与纬纱一上一下交织时,红色a、b经线在绿色c、d经线下形成长浮线,同理,当红色经线a、d与纬纱交织时,绿色经线c、d在红色a、b经线下形成长浮线。

3.2 “喀贾热”织花毯织造工艺分析

“喀贾热”织物上机织造采用一片上开口综,提综杆处用综线吊起奇数L1或偶数L2经纱,提综杆后的分经板,将经纱按奇数或偶数分成上下两层。在织口处放置分经棍3,将织口中的上下经纱按一定规律又分成了上下两层,为了便于挑花,形成四层经纱排列,排列的规律依据图案要求而定[10]。

第一纬自然梭口(图8)。将分经棍3放置在织口处,放平分经板奇数经线与偶数经线形成一个平面,织工用手工挑花控制经线图案纹样及二次分层,将二次分层的经线固定在分经棍3上,立起分经板,后移分经棍3置提综杆处,在二次经线分层处插入打緯刀,打纬6~7次,将织物打紧,立起打纬刀引纬通过打纬平经。

第二纬线综梭口(图9)。将分经棍3前移至织口,将提综杆提起形成的线综梭口,后移分经棍3在分层处插入打纬刀,打纬6~7次,立起打纬刀引纬通过打纬平经。从侧面分析经线形成上下四层,上层与地经织造的花经,下层为没有织造的花经形成浮线,分经棍3将需要桃花的经线分层固定,后移分经棍3形成梭口,放入打纬刀,用打纬刀开清织口,引入纬纱通过,打纬,平经。如此循环交替形成“喀贾热”花毯的织造。

4 结 语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柯尔克孜族传统“喀贾热”织花毯的织物特点,从织造过程及方法进行分解、梳理和分析。首先“喀贾热”在三角整经桩上穿经,按照预设的图案经线排列两倍根数。其次使用原始三角织机采用三梭控制经线分层的方法,根据预设图案采用手工提花方式,织造成经线显花的复杂经二重组织织物,织物反面呈现的长浮线与正面图案相同。为了织物的耐用及稳固性,浮线不宜过长,通常采用改变花型或增加组织结点的方式,来减短浮线长度。通过详实地记录分析柯尔克孜族“喀贾热”织花毯的织造工艺,是对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民族工艺的一种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万雪玉. 社会转型时期的柯尔克孜族传统手工技艺[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4): 83-90.

WAN Xueyu. On Kirgiz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during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J].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16(4): 83-90.

[2]拓万亮, 薛剑莉. 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与现状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7): 33-35.

TUO Wanliang, XUE Jianli.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of Kirghiz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J].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8(7): 33-35.

[3]武敏. 新疆近年出土毛织品研究[J].西域研究,1994(1):1-12.

WU Min. Research on wool fabrics unearthed in Xinjiang in recent years[J]. The Western Regions Studies,1994(1):1-12.

[4]贾应逸, 陈元生, 解玉林, 等. 新疆扎滚鲁克、山普拉墓群出土(西周至东汉)毛织品的鉴定[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20(1): 19-23.

JIA Yingyi, CHEN Yuansheng, XIE Yulin, et al. The identification of wool textiles from Zagunluke and Shanpula tombs (form Western Zhou to Eastern Han) in Xinjiang [J]. Sciences of Conseriation and Archaeology, 2008,20(1): 19-23.

[5]万雪玉. 市场背景下柯尔克孜族传统女红技艺的传承[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39(1): 84-88.

WAN Xueyu. On Kirgiz traditional needlework in the new times [J]. 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Philosoph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2011,39(1): 84-88.

[6]钱娟, 肖爱民, 饶蕾, 等. 柯尔克孜族驼毛织物“切普坎”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 毛纺科技, 2018,46(8): 72-75.

QIAN Juan, XIAO Aimin, RAO Lei, et al. Research o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Kirgizs camel fabric Qiepukan [J]. Wool Textile Journal, 2018,46(8): 72-75.

[7]钱娟, 肖爱民, 信晓瑜, 等. 柯尔克孜传统毛织物织造工艺研究[J]. 装饰, 2017(12): 116-117.

QIAN Juan, XIAO Aimin, XIN Xiaoyu, et al. Study on the weaving process of Kirgiz traditional woolen fabric [J].ZHUANGSHI, 2017(12): 116-117.

[8]夏侠. 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毛纺织工艺发展初探[J]. 毛纺科技, 2016,44(1): 23-27.

XIA Xi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ol textile techniques in ancient northwest China [J]. Wool Textile Journal, 2016,44(1): 23-27.

[9]贺婧婧, 王博. 小河毛织机的探索[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7(2): 23-25.

HE Jingjing, WANG Bo. A study of wool looms in Xiaohe cemetery [J].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2017(2): 23-25.

[10]陳炳应. 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纺织卷)[M]. 南宁: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533.

CHEN Bingying. Serie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China (Textile volume) [M]. Nanning: Gu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1996: 533.

猜你喜欢

探析工艺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数学物理反问题探析
数学物理反问题探析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穿在身上的火箭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