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余市备春耕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研报告

2019-01-09贾松田董丽敏于国凤

南方农业·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土地流转

贾松田 董丽敏 于国凤

摘 要 2018年,吉林省扶余市各鄉镇在备春耕生产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经过深入基层的调查,对备春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经营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耕地流转、职业农民培训、培育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6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备春耕;经营规模;土地流转;吉林省扶余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7.052

扶余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属于新建市,地属松嫩平原,幅员4 933 km2,下辖17个乡镇、383个行政村,共有1个工业园区、1个国营农场和1个灌区;总人口7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4万人,耕地面积23万公顷,是典型的农业大市。

1 备春耕生产中的新情况

1.1 农资情况

1.1.1 农资价格

2018年种子价格基本与2017年持平。化肥价格受环保压力与原材料上涨的影响,涨幅超过15%。与2017年相比,尿素比同期增加300元/t,复合肥比同期增加400元/t。

化肥价格的上涨,致使农业生产费用增加,每公顷玉米、水稻和马铃薯的种植费用将分别增加400元、500元和600元左右。农药价格每吨上涨10 000元左右,致使玉米、水稻和马铃薯的种植费用分别增加15元、80元和300元左右。

1.1.2 农资准备情况

通过对2个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典型乡镇中的农户和市里10家农资商店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60%以上的农户仍没有购买种子和化肥等农用物资,普通农户农资购买时间大约在3月5日以后,而新型经营主体大多已经与代销点或公司预定农资。

1.2 土地流转情况

2017年受相关政策影响,扶余市土地流转价格偏低,但年末玉米价格回升,马铃薯与花生作物价格下跌,导致2018年土地流转出现了新情况。

1.2.1 流转价格变化

2017年受低温早霜影响,种植水稻收入比往年低,但是受土地流转市场的影响,2018年水田流转价格略高于2017年,为8 000~9 000元/hm2。旱田需要分2种情况。1)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作物的土地,流转价格为9 000~11 000元/hm2,部分主体为了扩大规模,可能会提高承包价格,比普通农户间流转的平均价格要高出500~1 000元/hm2;而种植玉米的土地流转价格因受2017年年末玉米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比2017年同期增加4 000元/hm2。2)种植花生的土地流转价格为8 000元/hm2,较2017年同期略有降低。原本花生种植收益高、土质特殊,所以流转价格相对较高;但2017年末,花生米质量不好、价格走低,严重影响了2018年的土地流转价格。

1.2.2 流转方向变化

过去,土地流转的受让方主要是农户。但2018年,受让方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比例增大,主要原因是很多地方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迅速,提高了信誉度,且流转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收益明显高于流转给普通农户的收益。

1.2.3 农民种植心态改变

玉米价格上涨,花生价格下跌,导致大多数农民对种植玉米期望值增大,种植心态还处于摇摆中,既担心玉米价格回落,又期望花生等作物价格回升,心态波动大、选择艰难。

1.2.4 主要作物品种的选择

农作物品种选择上,玉米种植面积会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与水稻种植面积持平,花生种植面积会减少。

近年来,玉米的种植面积调减,但2017年玉米价格又上涨,而其他作物价格下跌,因此预计2018年,玉米种植面积将会增加15%左右;2017年马铃薯价格虽然略低,但是种植收益尚可,普通种植户可能会改变种植品种,但总体种植面积变化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水改旱投入成本较大,水稻种植面积基本不变;2017年花生价格下跌,收益较往年偏低,所以花生种植面积较2017年可能会降低15%左右。

1.2.5 生产资金准备情况

由于2017年玉米行情较好,大多数主体和农户的粮食在春节前已经售出,备春耕生产资金缺口不大。但土地流转价格的大幅增长,导致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规模的资金准备难度较大。

2 备春耕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

2.1 生产成本增加,新型经营主体生产资金紧张

农资价格上涨,种植成本会增加500~1 000元/hm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面积越大,成本增加越多。融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需要较长时间,如果资金在春耕前不能到位,将会极大地影响主体生产的进行。

2.2 农民对政策调整、价格信息等不好掌握

虽然现在网络普及程度较高,但是网络信息繁多,普通农民的灵敏性、辨别能力不强,会很难选择种植品种。

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规模扩大导致风险增加

以种植1 hm2玉米为例,种植成本包括承包费11 000元,生产费用5 500元,共计16 500元;假设销售价格1.136元/kg,产量11 000 kg,销售收入12 496元,加上玉米生产者补贴4 000元/hm2,收入计16 496元。所以,只有玉米销售价格超过1.136元/kg,种植才会有收益。但是,经营主体的其他支出、管理费用也较大,实际销售价格如果达不到1.2元/kg,会存在很大种植风险,但部分主体目前依然在扩大规模。

2.4 土地流转价格上涨影响规模化经营进程

2018年,因为土地流转价格上涨,原来的土地转出方会继续流转土地。但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承包费的增加以及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风险性增加,无疑会影响其承包的积极性。

2.5 种植业结构调整难度大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户对于玉米种植已经根深蒂固,加之2017年玉米收购价格较高,国家又给予了玉米生产者一定的补贴,因此农户种植玉米的意愿更强,所以种植业结构调整也是一个难题。

3 解决备春耕中新问题的措施

3.1 规模经营要适度

近年来的调研结果表明,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盲目发展壮大而导致破产。究其原因,主要是一味地追求规模,而不考虑自身的生产环境与生产条件。因此建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扩大生产规模时一定要综合自身的管理、生产服务能力,适度发展规模经营。

3.2 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保持农业有效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应适当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并建立固定的水利投入机制,确保水利建设、管护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

3.3 推进耕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的实际情况,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强耕地流转服务、规范耕地流转行为,充分发挥市乡两级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的作用,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鼓励支持以土地入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村土地规范化流转,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规模效益。

3.4 加强职业农民培训,推广增产增效技术

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职业农民培训,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农业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科技入户率和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教育培训,强化对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培训,促使新型经营主体帮助农民增收。

3.5 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

采取“公司+基地+农民”的形式加强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抓好新改扩建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大财政贷款贴息力度,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创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并加大对其保护和宣传力度。积极鼓励特色产品参加各类展销会,吸引大企业、大集团来扶余市投资。

3.6 全面推动农产品加工和转型升级

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面对扶余市传统农业产值比重大、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实际问题,除了聯手龙头企业外,调整产业结构已势在必行。要以各村为核心和起点,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扩大项目及效益的影响力,为当地及周边居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土地流转
河北省土地流转与农业保险分析
浅谈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的现状及对策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
论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继承流转性
新化县农用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