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享经济视角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平台构建研究

2019-01-09崔国印聂小鹏尹婵娟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资源经济

崔国印, 黄 刚, 聂小鹏, 郭 盛, 尹婵娟

(南京邮电大学 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建设处, 江苏 南京 210003)

近几年,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共享经济飞速发展,不断扩大影响范围,以租代买,产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共享模式扩展到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已成为高校和周边社会的普遍需求。为响应国务院对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本文以共享经济的视角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平台的构建进行研究,拓宽实验室管理的基本思路,创新开放平台建设的实施策略[1]。

1 对共享经济模式的认识

1.1 共享经济的含义

为了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第三方(政府、组织或商业机构)创建的平台,将部分闲置的资源使用权由供给方暂时转移给需求方,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社会化[2]。共享经济平台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了动态产业链,具有较强的扩张力和广泛性。共享经济平台应用大数据等精确地设计与联合供给端和需求端,将社会部分资源进行共享,以实现双方共赢。平台以自身建设与维护运营作为主要支出,脱离于实体产品与服务本身的固定成本,运营成本较小。共享经济实际是去中介化与再中介化的过程。去中介化是指供需双方不再需要依附传统商业组织;再中介化则是指供需双方需要将共享经济平台作为新的依附对象,共享平台成为这一供需模式下的“新中介”[3]。与传统模式相比,共享经济扩张快、灵活性强、成本较低、资本效率高,因此共享经济模式在近年来迅速席卷各大领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4]。

1.2 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以第三方平台作为担保,将部分闲置的资源分享给需求方使用,化资源为利润的模式逐渐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在引领创新、带动就业的同时,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目前发展态势可见,我国共享经济是以共享交通为开拓者,在更多领域拓展开来,逐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交通出行、P2P网贷、网络众筹、房屋住宿、交运物流、知识技能与生产能力等)[5]。根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所述,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比上年增长103%,达到34 522亿元如表1所示,市场规模实现翻番。同年,我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创纪录地超过6亿人,跟上年同期比有1亿人左右的增幅。分享经济活动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 000万人,比上年增加1 000万人[6]。

表1 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重点领域市场规模

2 共享经济视角下大型仪器设备资源配置的意义

大型仪器设备是指价格相对较高且使用专业化、技术精准度较高,或者有着较为严格使用条件要求的仪器设备。高成本、专业性、精准性、多功能是其主要特点。仪器设备共享是指大型仪器设备的拥有者通过“开放、请进”的方式,为其他有需要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7]。《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 514.42亿元,比上年增加456.82亿元。与日俱增的设备资金投入并未带来充分的效益。现阶段,国内高校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较低。高校一般以院系为独立单位各自购置仪器,此类分散式管理模式一方面导致仪器的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有些院系缺乏相应设备,各院系之间仪器设备的共享率较低,更难在社会范围实现共享。

共享经济模式将大型仪器设备资源重新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功能。在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以共享平台作为支撑,通过信息的整合配置资源,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率与数量比例,从而满足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从共享到共赢,最大程度地满足科研需求,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共享经济视角下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平台的构建

共享经济模式极大地改变了资源的配置方式,使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平台的管理方式也产生了明显变化。在此模式下,高校应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推进高层次、全方位的共享系统平台的建设,实现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与制度化。

3.1 加强顶层设计, 制定配置规划

共享经济理念对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产能过剩以及社会资源重复投资的浪费问题。当前,由于财政资金来源多样化并且各种资金独立配置,难以统一协调,这就使得大型仪器设备具有先天的专属功能属性。因此,应以共享经济理念为基础,让共享、开放的理念贯穿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配置规划制定全过程,真正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精神[8]。

大型仪器设备配置规划作为高校基础保障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教学科研服务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的同时,要以效益优先、增量存量并重为原则, 处理好自用与共享、自主研发与适当引进等多重关系,减少不必要的投入,避免重复购置,从源头上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9]。

要建立科学的、常态化的论证制度,对要购买的仪器设备必须进行详细的论证,如购买是否必要、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先进性等,确保购置的必要性,防止浪费以及重复购置现象的发生。

3.2 加强组织建设, 统筹协调发展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涉及到高校以及有共享需求的企业等多方面。在该平台中,高校具有管理和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双重职能,因此,作为共享经济模式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主导者,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设置相关职能机构来管理和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作为共享资源主体,来满足供需双方对大型仪器设备的需求。

3.3 建立管理制度, 健全共享激励机制

人力、财力和物力是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得以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活动主要体现在服务流程、相关成果归属以及费用收取办法等方面。因此,优质的实验队伍以及必要的联动的激励机制是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公开、平等地实现共享的基础。

(1) 打造优质的实验人员团队。共享化的实验环境下,对实验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高校应加强政策支持,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待遇水平,以获得更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加快理论与实践的互通也需要学校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投入到实验室中,带领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工作走向专业、精良与创新的道路。

(2) 完善必要的激励政策。高校的建设经费中应有部分用于支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在平台的发展和构建阶段,需要经费以保障硬件的使用与人员的配备。同时,购置仪器时,需要预留出设备维修和养护的资金作为后期支持,以免出现由于对设备维修成本的担心而拒绝共享的现象。对于积极响应共享、参与共享平台构建的优秀团队,也需要资金作为此类行动的激励。可以通过设立相关基金以及职称待遇上的适当倾斜来调动相关人员参与共享、服务共享的积极性。另外,对于积极参与共享平台建立的单位,也要实行必要的奖励机制,提升各单位参与共享的积极性。

3.4 建立评价体系, 促进健康发展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营管理模式具有较大弹性,因此,建立适应性好的评价体系是大型仪器设备实现开放共享的基本保障。管理模式、用户满意度、运行状况、开发程度、维修保养情况等都可以作为评估内容来对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并在共享平台发布相关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效益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促进大型仪器设备进一步开放、共享。

3.5 转变思想观念,营造共享经济文化氛围

社会大众对共享理念的接受程度是共享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美、日等民众分享观念接受程度高的发达国家,高校实验室中的大型仪器设备几乎全部实行专管共享,并保持了较高的使用频率[10]。目前我国大型仪器设备多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部分企业,相关人员缺乏开放共享理念,因此,转变思想观念、营造共享经济文化氛围是打造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先决条件。要积极宣传“推动科研仪器设备面向社会开放”的国家战略,开展公共服务教育,使广大教职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共享的作用和意义,营造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高校共享经济文化氛围[11]。

4 江苏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在共享理念的指导下,江苏省科技厅建立了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析测试服务、测试方法与标准研究等为对象,通过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集成、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开放共享,从而避免重复购置和浪费,在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的同时保持科学仪器设备的先进性,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为政府配置仪器设备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把平台建设成为江苏省科技、经济发展服务的窗口[12]。根据“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平台管理机构如图1所示。

至今平台上已整合了光谱、色谱、波谱等16大类6 000多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主要从事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检测服务;组建了16家专业测试服务中心开展成套技术服务;建设开通了南京、无锡、苏州等11个省辖市区域协作网,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优势互补的仪器共享体系。

图1 江苏省仪器平台管理机构

目前,该平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已初显良好效果。平台服务领域包括农业、农产品和食品、林业、土壤、生态环境、材料、医药、石油化工、地质矿产、机械工程、电子与测量、海洋、公共安全、能源、轻工、计算机、天文、大气物理、水文气象等。

通过建立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对实现全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高教育投入的使用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提升全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管理工作网络化、信息化水平,深化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有重要指导意义。

5 结语

共享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模式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是引领先进科学技术及文化的重要阵地,作为科教发展的一线,应快速融入共享经济的浪潮,灵活顺应互联网与共享经济对产业模式转变与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平台的构建,利用现有资源并借鉴已有的平台管理经验,实现仪器设备的高效应用,发挥投资效益,提高管理工作水平,为创新型高校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资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