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 继往开来 开创中国建造新时代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01-09毛志兵MAOZhibing

建筑机械化 2018年12期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施工建筑

毛志兵/MAO Zhi-bing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业也凭借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建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正从建筑业大国向建筑业强国阔步迈进,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于1977年成立,见证了建筑业紧跟改革开放步伐、实现快速发展的伟大历程,肩负着推动我国建筑施工技术进步的光荣责任,致力于推动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回顾40年来建筑施工分会对促进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站在新时代建筑业发展的新方位,秉承新发展理念,展望行业创新发展的未来,汇聚继续砥砺前行的澎湃动力。

1 建筑施工分会40年发展历程

站在当下,盘点过去40年的历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建筑施工分会成立于1977年,由时任国家建委施工局副局长冯舜华先生发起并担任第一届理事会主任委员。40年来,建筑施工分会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学会的领导下,在九任理事会主任委员(会长)的带领下,秉承推动我国建筑施工技术进步的宗旨,通过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始终团结广大建筑施工技术工作者,开展建筑施工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组织国际科技合作与互动,普及施工技术知识,推广先进工程经验,举荐和奖励优秀科技成果与人才。40年来,分会不断吸引和汇聚中国建筑施工领域各专业最优秀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成为政府推进城乡建设可靠的智囊和助手,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与技术咨询,为祖国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的40年,我国建筑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工程建造能力得到了跨越式提升。建筑施工分会会员单位完成了一大批令世界惊叹的伟大工程,比如以“四纵四横”网络为代表的高铁工程,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中国桥梁工程,以上海中心、深圳平安、北京中国尊为代表的超高建筑,以一大批大型机场、会展场馆、体育场馆为代表的大跨度建筑,伴随着这些各领域顶尖工程的建造实施,我国工程建造能力已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某些领域已引领世界的发展。施工企业在这些伟大工程的建设中做出了许多突出的贡献,学会也及时推动了这些宝贵经验在行业内的交流与推广。

建筑施工分会把各项工作深深融入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之中。“十八大”以来,分会工作紧紧围绕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服务建筑业转型升级作为核心任务,通过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推动了绿色建造技术、智慧建造技术、超高层建造技术等一大批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建筑品质提升、建造效率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2 立足新时代,找准新方位

伴随着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要求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以及新型城镇化、工程建设国际化等发展趋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建筑业的发展要站在新方位,践行新理念,做出新贡献。为此,我们要顺应新时代发展的环境变化,把握好发展趋势,判断准发展方向。

——新时代建筑业发展的核心特征是高质量。当前,我国建筑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行业的高速发展尚未实现产业规模与产业模式齐头并进,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建筑业仍然大而不强,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工程建设组织方式落后、建筑设计水平有待提高、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较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工人技能素质偏低等问题较为突出。为此,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倡导以市场化为基础、以现代化和国际化为方向的发展理念,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改革举措,是对建筑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建筑业发展的总纲。总体而言,中国城镇化进程仍处于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国家和社会对建筑业未来发展的要求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过程安全、精益建造、品质保证”,最终实现“价值创造”。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与支撑下,我国建筑业将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以提升品质为路径、以深化改革为抓手、以转型升级为趋势、以创新创效为目标,沿着“提升品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创新创效”这样一条主线,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新时代建筑业发展的路径是“纵向拉通,横向融合,空间拓展”。纵向拉通就是围绕建筑业主业从融资投资、规划设计、建造运营按上下游产业链条纵向拉通。横向融合就是结合国际发展趋势、行业发展特点、新兴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与建筑业的跨界融合。空间拓展就是向空中、地下、海洋的立体式发展。

——新时代建筑业发展的策略是“绿色化、信息化、工业化和国际化”。以节能环保为核心的绿色建造改变传统的建造方式,以信息化融合工业化形成智慧建造是未来发展基本方向。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探索以“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建筑工业化”为落脚点的新型建造方式,加快科技创新的力度和步伐,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工程科技含量,提升工程建造能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建筑企业将更多地走出国门,参与更深层、更激烈、更复杂的国际市场竞争。建筑业的发展也必然要走向国际化,在全球更大范围去整合资源、加强运作、推动创新,促进标准规范的国际化融合,向着世界领先水平阔步迈进。

——新时代建筑业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两轮驱动。与世界建筑业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建筑业发展水平仍具较大提升空间,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合理性、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国际竞争力仍有待增强。通过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形成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精湛的施工技术将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此,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结合起来,推动“两个轮子”协调运转;坚持人才为先,把人力资源开发摆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先位置;坚持深化改革,瞄准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问题,破除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开放引领,适应创新全球化趋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快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要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建筑业的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水平,改进建筑产品质量,使建筑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将对建筑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坚持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当前,从全球角度上,我们正处在一场新技术革命和由此引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夜。这场革命的主要特征是各项技术的融合,并将日益消除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生物世界之间的界限。可以预料,这场革命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和社交的方式。我们尚不清楚这场革命将如何展开,但无论从其规模、影响范围还是复杂性来看,这场革命都将和人类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工业革命截然不同。颠覆性技术是这场新工业革命的领头羊,科技领域的最新突破更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颠覆一些传统行业。这些变革将产生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彻底改变整个生产、管理和治理体系。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面临的外部压力、发展阻力和安全挑战相互叠加,迫切需要同步提升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提高抵御风险的国家战略能力;迫切需要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建设的拉动作用,挖掘发展的潜力和增长点,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

为此,建筑业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升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坚持协调发展,形成建筑产业平衡发展结构;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提升建筑产业与产品素质;坚持开放发展,拓展国际市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合作共赢。这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一定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上,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社会大潮中占得先机、赢得红利,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

4 推动新变革,探索新模式

未来几十年,我们要以提升建筑产品品质为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建造方式的研究和应用,实现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升级换代,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为此,我们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任务:

——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绿色建造。“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了更好地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推进绿色建造。一是进一步整合“低碳建筑”、“健康建筑”等最新理念和成果,将提升建筑品质和低碳环保作为未来行业升级的重要方向,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二是加快绿色建造工艺革新,推进绿色施工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应用,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环境污染,推动建筑废弃物的高效处理与再利用,提升建造过程的管理水平。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开发耐久性好、本质安全、轻质高强、可循环利用的新材料,完善绿色建材应用与测评技术体系,推进绿色建材评价和产品认证,建设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绿色建材市场,完善绿色产业链条。

——抢抓科技革命机遇,占据智慧建造高地。智慧建造是在设计和施工建造过程中,采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通过人机交互、感知、决策、执行和反馈,提高效率和品质的工程活动。智慧建造要通过现代科技的充分应用,改变工程设计、施工、企业管理和行业监管的现状,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一是创新工程设计模式,基于BIM、云计算和虚拟现实等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等全面提升设计水平,并逐步突破以专业条块分割拼接的设计模式,形成新型“互联网+”设计模式。二是大力推广智慧工地建设,综合运用BIM、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机器人等设备,推动工程项目管理由数字化向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升级。三是加强智慧企业建设,建立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企业决策分析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和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等,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四是加强行业智慧化管理,推进行业监管与企业、工程项目的互联,进一步提升行业监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探索“互联网+”下建筑行业格局和资源整合的新模式,促进新业态企业创新发展。

——加快研发创新,科学合理推进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通过推进装配化建造和现场工业化建造等手段,进一步变革传统建筑施工的分散式、低效率、劳动密集的作业方式,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和建造效率,改变行业生产方式。一是合理探索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产品。从全产业链出发,通过BIM平台实现设计、加工、装配全产业链数据信息交互和共享,推进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标准化、模数化、模块化;加快提升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水平,推动智能制造;加快施工现场装备研发和高效施工技术进步,提高现场装配化施工水平。二是要大力推动现场工业化水平提升,抓住工程装备创新这个关键点,在房屋建筑和轨道交通、桥梁、管廊、海洋工程等众多基础设施领域大力提高现场工业化建造能力,实现对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全面推动,进一步提高建造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使建筑业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5 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未来已来,未来到底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值得我们共同期待!同时也需要我们携手推进建造方式的变革。下一步,建筑施工分会将更好地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施工技术进步搭建高质量服务平台;加强自有知识产权技术研发,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开展创优争先工作,举荐和奖励优秀科技成果与人才;探索开展社团标准制定工作,助力提高工程质量,促进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增进相互沟通,推动中国建造更好地走向世界。

回顾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坚定了发展初心。面对新时代,建筑业具备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更面临着艰巨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把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一个里程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继续推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建筑业改革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建筑业建筑施工建筑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动物“跨界”建筑业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