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幻术考略

2019-01-09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杂技与魔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魔术

◎文︱(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民国时期曾出现大量的幻术团体,其表演的节目也种类繁多,幻术的研究出版以及普及教育也甚为丰富。民国时期的幻术表演已经具备了现代魔术的基本要素,并最终推动中国魔术的现代化转型。民国时期的幻术是中国魔术发展史的承前启后阶段。

幻术在我国古代既已有之,不过,中国古代幻术多为江湖术士用来眩惑人的法术(多称作戏法),与民国时期所称的幻术相距甚远。“我国古代幻术不过系一些江湖术士而已,其所演之戏法,必假以符箓,实藉以销售劣药,此种欺人伎俩,不久自行暴露。此江湖术士之戏法,并无科学与艺术在乎其中。今之幻术含有之充分之科学与艺术,大如声、光、电、化、物理、哲学,小如家庭用具,若火柴手帕之类,均有变幻。”①看来,民国时期已将基于符箓的古代幻术和当时基于科学的幻术进行了认真区分,而民国时期出现的大量幻术团体,其表演的节目种类繁多,也直接佐证了该文论点的正确。然而,后世对民国时期幻术的研究与传承十分单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仅收录“傅氏幻术”一种代表性项目。

一、幻术演出团体

民国时期,幻术艺人为求生计,效仿国外魔术表演的经验组织创办幻术团。据文献记载,这时期的幻术演出团体有20余家,最知名的有河北吴桥幻术师韩秉谦创立的北京幻术团、杨葆萱创立的天津非非幻术团、韩敬文创立的武汉亚细亚幻术团、王德正创立的西安西北幻术团、杨法清创立的沈阳小天一幻术团、俞龙孙创立的上海国际幻术团、钟子程创立的澳门巴拿马幻术团、尤海仙创立的开封万法堂幻术团等。

民国时期诸多幻术演出团体十分注重中外艺术的交流,多有国际表演经验,其表演甚至轰动海外。亚细亚幻术团创立人韩敬文是河北省滦县韩家哨人,他在50余载的艺术生涯中,执著地追求幻术艺术,并对这一古老艺术不断改革创新。他还是中外艺术交流的先驱,曾组成环球幻术团赴南洋演出,轰动海外。一战爆发后,他奉叔父之命辗转回国,在武汉与徒弟创立了亚细亚幻术团,在表演幻术的同时,还将西洋魔术艺术介绍给中国观众。1932年,浙江乐清幻术师俞龙孙成立了国际幻术团,该团拥有近80种节目,多为俞龙孙自己精心设计。1939年他率该团在东南亚一带巡回演出。在演出中他博采世界各国幻术之长,逐步形成了自己干净明快、潇洒精美的风格。他独创的“移影换形”“空中催眠”“搓帕成蛋”等节目倾倒许多观众。新加坡一家报纸对该团的评价是:节目繁多,道具精美,演法新颖,场面华丽,一切演出,绝异凡响。俞龙孙一时名声大噪,被人称为幻术大师,誉满东南亚。

据记载,20世纪30年代,相国寺内有两个幻术团,一个是由尤海仙领导的万法堂幻术团;一个是刘雪贵领导的团,没有名称。在出堂会或赶庙会时两个团互相通气,商量着进行活动,但他们彼此的派别或门道是不同的。万法堂幻术团能演出100多个魔术节目,在河南影响很大,尤海仙还编著了《幻术易知》,提供了200余种幻术节目的表演秘籍及道具的制作方法。

二、幻术演出节目

清末文献即开始试图对幻术演出节目进行分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清末所称“幻术”与中国古代幻术相差甚远,已与民国时期的幻术表演十分接近。清光绪15年(1889年)刊刻出版的《鹅幻汇编》是一部集中国幻术之大成的著作,记载了当时流行的戏法节目320多个。《鹅幻汇编》还试图对所有的节目进行分类,计有“手法门”(手彩)、“丝发门”(用线拉动机关)、“彩发门”(道具本身结构机关)、“搬运门”(物体移位法)、“药法门”(类似化学幻术)、“符法门”(画符念咒)等六类。《中国杂技》这本书认为,幻术类节目是指以智力为核心,以手法技巧和节目设计为表演手段的一大门类。民国幻术有上千个节目,是最为群众所喜爱,拥有业余演员最多的一个门类。

民国时期创办的《幻术》月刊开设有滑稽幻术、化学幻术、数学幻术、家庭幻术、厅堂幻术、舞台幻术、纸牌幻术和手法幻术等栏目,系统介绍了800余种幻术表演过程,并附有表演手法的图解。

滑稽幻术是集杂耍、滑稽、幻术于一身的综合幻术,以幻术表演为主,表演时穿插杂耍或滑稽戏活跃气氛。民国时期滑稽幻术演出的节目主要有:巧联伞帕、拳中遁帕、破蛋还原、飞铁不见、活珠怪眼等。

化学幻术是幻术师利用离奇古怪、变幻莫测的化学变化进行幻术表演的形态。民国时期化学幻术演出的节目主要有:空中飞火、清水变黑、墨茶互易、蜡烛自燃、空杯变来汽水、丝巾变烟等。

数学幻术是利用数学原理而做成的幻术。民国时期数学幻术演出的节目主要有:知人心算、未来先知、神奇猜字法等。

家庭幻术是适宜在家里表演的小型幻术。民国时期家庭幻术演出的节目主要有:手吸玻杯、金钱自脱、隔室神通、手吸团扇、空手吸筷、手托滚水壶、铜元自能行走、三仙入瓶、鸡蛋变米、杯水悬空等。

厅堂幻术是为达官显贵之家生辰、喜庆大办筵席时表演的幻术。民国时期厅堂幻术演出的节目主要有:木片自降、断带还原、香烟飞渡、玻管来帕、香烟变米、魔杖遁帕、酒瓶吸牌、听命铜元、神秘纸盒、佛法仙刀等。

舞台幻术是在舞台上表演的规模较大的幻术,表演尤其重视舞台布置。“幻术所以能变幻莫测者,全藉机关与手法耳。……故其舞台布置甚为重要。”②民国时期舞台幻术演出的节目主要有:空缸飞鸟、催眠神椅、木台自升、橱中美人遁迹、调人奇橱、空中腾人、大锯美人、铜甁来鸭、飞来双美等。

民国时期还出现过以救国为主题的幻术表演节目。“沪汴骤起,全国震惊。……其救国之方法,大抵利用报章进行宣传,然不若救国工作于表演幻术之中,以其兴趣浓厚,效力伟大,实为最妙之方法。”③民国时期救国主题幻术演出的节目主要有:灭此朝日、自寻出路、下此决心、恢复失地、抵制仇货等。

三、幻术研究与出版

民国时期的幻术研究机构有吴恩淇于1914年创办的苏州幻术研究社。吴恩淇从艺60余年,对幻术的普及与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苏州幻术研究社自设道具工场,延聘技师,木工、铁工、美工,研制道具200余种。

民国时期的环球幻术学社规模较大,它由傅润华于1936年春在重庆创办,重点研究整理我国的幻术,深入研究欧亚各国的幻术。1937年后在重庆一园大戏院、实验剧院、唯一大戏院、成都蜀一电影院等处演出。

较有影响的幻术研究机构还有翁达德于1930年在广州创办的民间幻术研究社。该社是华南地区最早的幻术演出机构,传播和研究幻术,举办小型演出,后迁往香港更名为欧亚幻术研究社,1934年迁回广州。

1922年,上海三廉学社社长邓履冰创办了民国时期最早的幻术期刊《幻术月刊》。邓履冰游历欧美诸国,对其自然科学甚为赞叹,认为科技之推广必须提振国人之科学兴趣,而科学幻术是提升科学兴趣的重要一途。归国后,他在三廉学社设置了幻术科并编著《幻术月刊》杂志。后因经费原因,刊物仅发行三期便告停刊。

民国时期最有影响的幻术期刊是1931年7月创刊的《幻术》,每月1日发行,吴恩淇任社长,范熘桥任主编。该刊全年订阅,每订三份,赠送一份,号称订户逾万。吴恩淇以《幻术》配合他创办的魔术函授学校传授魔术技艺,在大众中产生了不小影响。除了专业性的幻术期刊,民国时期的其他期刊也零星刊载幻术栏目,如《小朋友》设有幻术、谜语等栏目,《文星杂志》设有谐海、幻术等栏目,《双星》设有弹词、谐海、幻术等栏目。

民国时期幻术研究著述的出版也十分丰富,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著作,主要编译世界著名幻术师的幻术著述。如俞雍衡编译的《现代幻术》([英]革仑・亨利著,黎明书局,1931年)、薛逢元编译的《理化幻术》([日]藤木源吾著,中华书局,1936年)、刘遂生编译的《化学幻术》([法]利普尔著,中华书局,1937年)等。二是普及类著作,如傅天正著的《幻术初阶》(大众书局,1930年)、傅德雍编绘的《儿童简易幻术》(大众书局,1932年)、《儿童新幻术》(大众书局,1933年)、《儿童小幻术》(现代书局,1934年)、俞雍衡著的《家庭幻术》(黎明书局,1933年)等。

此外,我国最早的幻术普及者与教育家吴恩淇也编写有大量幻术讲义,遗憾的是这些讲义并未正式出版,今已难觅踪迹。1914年吴恩淇利用“苏州幻术研究社”开展幻术函授业务,普及幻术知识原理,自编函授讲义,课程有100课,其学员遍及全国,参加函授魔术的有三万之众。

民国时期的幻术是中国魔术向现代化转变的重要阶段。事实上,当时的幻术表演已经具备了现代魔术的基本要素,即基于现代科技知识原理,运用特制的道具和敏捷的手法进行舞台表演,逐渐脱离古代“戏法”窠臼。民国后期,随着西洋魔术的传入,张慧冲、傅天正、阮振南、李松泉、曾国珍等积极引进国外魔术,挖掘整理民国街头艺人的幻术表演技巧,开拓了现代魔术表演的新路径,并最终推动了中国魔术的现代化转型。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民国时期幻术的承前启后意义是绝不能忽视的。■

注释:

①章五福:《谈幻术之神秘与价值》,《幻术》,1932年第2卷第1期,第2-3页。

②芑孙:《舞台幻术布置法》,《幻术》,1932年第2卷第2期,第10-11页。

③芑孙:《幻术可以救国》,《幻术》,1932年第1卷第9期,第66页。

猜你喜欢

魔术
魔术学
被看穿的魔术表演
不可思议的魔术
魔术表演
吸管悬浮
快乐神奇的魔术之旅
庞大的魔术联盟
变废为宝的“魔术”
小小魔术盒
魔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