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在小儿自闭症中的应用探讨

2019-01-09江玥婷钱林霞林法财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9期
关键词:三针音乐疗法五脏

江玥婷,钱林霞,林法财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210023)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其概念由LEO KANNER在1943年首次提出,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以男性较为多见。根据《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报告,0~14岁自闭症人数或超过200万[1],发病率逐年升高。自闭症常在婴幼儿时期发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2]。研究发现,自闭症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学因素等多种因素导致。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综合考量自闭症患者的病证,并进行综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但现阶段主要采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自闭症,如利培酮、氟西汀等,因其不良反应较大、起效慢等,不能被较好的应用。笔者采用针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小儿自闭症,探究其原理和临床机制,为小儿自闭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1 针灸治疗自闭症

小儿自闭症属于中医“胎弱”“视无情”“目无情”“童昏”“清狂”“无慧”“癫病”等范畴,以及“五迟”中的“语迟”“立迟”“行迟”。中医认为自闭症的病机为先天不足,肾精亏虚,或痰湿内阻,上蒙心窍,神失所养,或肝失条达,升发不利。其病位在脑,同心、肝、肾有密切关系。治宜行五脏六腑之经气,疏通经络,协调机体阴阳平衡,并配以醒脑开窍、利咽开音、除痰开窍、补肾填精、益髓健脑、养心安神、调理肝肾、益智聪明之法[3]。目前,针灸治疗小儿自闭症主要分为单纯针刺、电针、头皮针等,其中以头针最为常见。头为诸阳之会,任督二脉又总领阴阳,头部穴位既可以调整五脏六腑之经气,又可以协调机体的阴阳平衡,因此头针善治脑源性疾病[4]。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以“自闭症”“针灸”“针刺”为检索词,查阅了近10年来有关小儿自闭症的文献,共45篇,其中学位论文5篇,期刊论文40篇,总结了其中头针相关穴位的使用频率。分析结果如下:四神针30次,智三针19次,颞三针14次,脑三针12次,语言三区9次,定神针7次,语言二区6次,颞上三针5次,风池4次,额五针3次,语言一区3次。其中四神针、智三针、颞三针的使用频率最高。

分析头针治疗小儿自闭症的作用机制:语言功能在头皮有相应的功能投影区,头部针刺通过直接刺激头部的相应穴位,加快脑部血液循环,缓解脑部血管痉挛,使脑血管扩张,有利于促进脑部功能的完善和发育,改善脑部病变及提高周围神经组织的兴奋性,使脑血流量增加,提高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供应。一方面,脑神经细胞再生,促使部分休眠或休克的神经细胞恢复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脑源性疾病的作用;另一方面,补充局部所消耗的介质,修补和激活脑的神经细胞,使神经细胞间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完善大脑皮层的神经网络通道,同时刺激相应的功能区,促进神经纤维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5]。

2 五行音乐疗法治疗自闭症

音乐治疗是在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上,通过特别设计各种音乐行为,利用音乐带给患者生理和心理效应,让患者在音乐治疗师的陪同和参与下,经历各种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6]。音乐疗法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自闭情绪,还能提高其社交能力。五行音乐作为音乐疗法的一种,对自闭症的治疗也颇有效果。古语有云“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所谓五行音乐疗法,就是将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即用角、徵、宫、商、羽5种不同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的方法[7]。《黄帝内经》中记载:“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可以根据五脏的生理节律及特性选择相应的音乐,并以此调节患儿的气血津液和脏腑功能,促进患儿脑部发育。同时帮助患儿集中注意力,促进言语能力、想象能力及记忆力的发展,提高其对音乐的敏感性,在潜意识中增强其参与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3 针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小儿自闭症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针灸和五行音乐治疗小儿自闭症的相关研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未来有广阔的研究和发展前景。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针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小儿自闭症的可行性。

3.1 理论可行性 由于小儿自闭症发病因素较多,医者更重视综合治疗,针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正是从中医角度出发,从生理、心理方面着手,对小儿自闭症进行综合治疗。针灸治疗偏向于生理治疗,主要是刺激小儿脑部相应的功能区,加快脑部血液循环,促进相关功能的恢复。头为诸阳之会,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针灸治疗小儿自闭症时,主要采用头针,从头部穴位出发,调整五脏六腑之经气,还可间接治疗由自闭症引起的与五脏相关的病证。五行音乐疗法则偏向于心理治疗,主要帮助其集中注意力,促进言语能力。五行音乐与五脏相联系,根据五脏的生理节律及特性选择相应的音乐,是对五脏的直接治疗。

3.2 实践可行性 目前,针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小儿自闭症的案例较少,值得进行更多的研究。刘振寰等[8]采用音乐疗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小儿自闭症,发现观察组儿童的日常交流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语言能力提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音乐疗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小儿自闭症具有明显疗效。张洁[9]采用靳三针针刺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儿童自闭症,与单独使用音乐疗法治疗的患儿相比,前者治疗后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后者,语言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小结

目前,针灸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领域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关于自闭症,中医虽然没有详细的定义,但可根据症状予以相应的针灸治疗。五行音乐作为音乐治疗的一个分支,其利用中医阴阳五行、五音理论,并根据五脏的生理节律与特性选择音乐,调节其功能。从理论的可行性来看,针灸疗法和五行音乐分别从生理和心理治疗着手,对小儿自闭症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更佳。从实践的可行性及已有的治疗案例来看,针灸联合五行音乐治疗小儿自闭症较单独使用针灸或五行音乐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目前,关于针灸及五行音乐在临床的应用还面临许多问题。首先,专业人才稀缺,精通针灸的医师对五行音乐疗法缺乏系统了解,或精通五行音乐疗法的医师对针灸缺乏深入的研究;其次,对自闭症的针灸治疗主要是从脑的功能出发,而五行音乐治疗则是从不同的五脏生理节律及特性选择音乐,针灸选穴、五行择音及两者治疗先后问题、治疗时间等问题,均需要相应的研究。总之,针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医师的要求较高,对治疗效果评定的准确性还待探究,在小儿自闭症中的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因此,结合两种疗法治疗自闭症的研究与应用还需要长久的探索。

猜你喜欢

三针音乐疗法五脏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智三针介导JNK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音乐疗法或有助于治疗痴呆
从五脏相关理论浅析祛风退翳法在风轮疾病的应用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黑河市爱辉区 注入“三针”强效提升党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