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据月-人相关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失眠

2019-01-09赵怡迪袁文君刘宗艳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卫气节律黄连

赵怡迪 袁文君 刘宗艳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人民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人体的生命活动受自然界日月星辰,四季交替,气候变化的影响。《黄帝内经·灵枢·岁露篇》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种观点是“天地一大宇宙,人身一小宇宙”思想的具体体现[1]。具体来说就是人体阴阳的消长,气血的盛衰,脏腑经络的功能都与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呈相关性。

20世纪70年代美国迈阿密市的精神病医生阿诺德·利伯尔在《月球如何影响你——生物潮与人的情绪》一书中指出:人体内约有80%的液体,月球引力也能像引起海洋潮汐那样对人体中的液体发生作用,导致气血流向及组织平衡的变化[2]。另外人体细胞会受磁场影响,月球磁场会作用于人体细胞,月亮的引潮力与磁场影响着人的精神活动[3]。而早于阿诺德·利伯尔医生的研究之前,《黄帝内经》就对“月-人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论述,并且直接运用于临床的治疗、预防和诊断。

1.《内经》对月-人相关的论述认识

《灵枢·岁露》:“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由于日升于东方,月明于西方,所以月满则海水西盛,月廓空则海水东盛。《内经》已认识到月亮是引起潮汐的主要因素。现代人们通过对天体运动的观察发现月节律是由太阳、地球、月亮三个天体相对位移时,月相所产生的朔望周期变化。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以农历计时法来计算,29.5天为一周。三个天体的运动,在月亮运行的一周中,月相表现出月廓空(月初的朔)、月始生(上旬的上弦)、月满(月中的望)、月始虚(下旬的下弦),到月底的晦,然后重新回到朔的月相盈亏往复变化。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月球对地球的引力随着月节律产生相应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潮汐的同步变化[4]。同样它也必然影响到自然界的生物,影响到人体的生命活动。

当月始生时,此时月初圆,地球正好运行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位置形成一条直线。此时地球受到日、月对它的双重引力,所以地面海潮起伏;表现在人体,则经脉扩张,气血活动旺盛,卫气向外浮越,毛发、腠理、肌肉等体表组织获得较平时更多的血液滋养,而现出一派阳亢的现象。当月廓满时,此时月正圆,地球运行于月球背面,距离月球较近,对地球的引力更强,所以地面上海水更加波涌潮起;表现在人体则经脉更加扩充,气血活动更加旺盛,卫气外浮愈甚,体表组织功能更加亢奋,这些现象为人体处于生物高潮期。而当月廓空时,此时月缺,月球运行于地球两侧,对地球的引力减弱,所以此时地面上海潮不兴,人体经脉血气相对静止,卫气内沉,血气相对更趋向五脏,而进行精气的内敛,表现在外的呈现出一派减弱现象[5]。

人体气血的外浮与内敛呈节律性的变化,是机体受到日月的相对位置所产生引力大小的表现,具体是通过心肝两脏的调节的,因“心主血脉”“肝主藏血”。

2.失眠的病机

失眠是指患者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中医病名之为“不寐”。因此要先了解正常机体能够昼精夜瞑的机理,才能够捕捉失眠的病机。

2.1 睡眠是人与自然相应的结果,卫气的有序运行使睡眠表现出节律性 《灵枢·邪客》:“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岐伯答曰:……天有昼夜,人有卧起;……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的记载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人之所以会有睡眠,是人与天地自然相通应的结果[6]。《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岐伯答曰:……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当卫气行于体表阳分时,人就醒寤;当卫气行于体内阴分时,人就进入睡眠状态。营卫二气,在夜半时大会于手太阴肺,人体则进入熟睡阶段[7]。卫气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的有序运行,才使睡眠表现出了顺应自然界昼夜变化的节律性。

2.2 气血盛衰决定了卫气运行的通路是否通畅 “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可见人体气血的盛衰能够影响肌肉的滑枯、气道的通涩,进而影响到卫气运行的正常与否、睡眠的正常与否。

2.3 阴阳盛衰,营卫交合是正常睡眠的基础 《灵枢·口问第二十八》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窹矣。”《类证治裁·不寐》明确提出:“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可见阴阳的交替接续,卫阳与营阴的交合是人体正常睡眠的基础。如果卫气的运行受到影响,使之不能顺利地入于阴分或出于阳分,就会出现失眠或者嗜睡。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中有关于得以睡眠-觉醒的机理主要是基于阴阳消长变化出入、卫气昼夜运行规律。病理变化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归纳起来导致阴阳不交的原因可分为3类:一为阴虚,为阴不足以敛阳,导致卫气常行于外,故而失眠;一为阳盛,为阳气太盛致阴气相对不足,导致阳气浮越于外而致失眠;一为邪阻,所谓邪阻,就是人体的病理产物或病理状态阻碍了“阳入于阴”的道路。这样归类,抓住了失眠的本质,使临证思维执简御繁[8]。

3.依据月-人相关理论对失眠的认识与治疗

临床遇患者主诉失眠,逢月满则失眠或加重,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早醒、醒后难再入睡,其发病概率与月相呈相关性的。依据月-人相关理论,月满则气血外张,卫气外浮愈甚,加之患者本身阴虚血少,或阴虚有热就会表现出与月节律相关的睡眠障碍。判断分型为阴不涵阳,心肾失交证,主要治法用“滋水涵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常用方剂有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临床疗效显著。至于邪阻一类,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出自《伤寒论》第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左季云《伤寒论类方会参》中指出:此病发于阴,热为在里,二三日,便见心中烦,是热伤心液。不得卧,是心火不降也。降火以滋阴,则心烦自除,而卧寐自宁矣[9]。《伤寒论类方汇参》:“此病发于阴”,既是指六经辨证属于少阴证。唐容川曰:“此少阴心之阴血病,火扰其血不得安,故烦而不卧也”。东汉医家王充:“夫地之有百川也,犹人之有血脉也,血脉流行,泛物动静,自有节度。百川亦然,其潮汐往来,犹人之呼吸出入也”。逢满月之时,人之气血向外得以充养皮肤、腠理、肌肉、毛发,脏腑之气血相对较为减弱[10],尤以气血亏虚之老年人,久病之人更为明显。因此逢满月失眠或加重的患者应以充养血、津、精、液为首要,兼以清心泻火,宁心安神。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用黄芩、黄连清心泻火,白芍药降甲木,敛肝降气。鸡子黄入通于心,滋离宫之火,黑驴皮益坎宫之精,与东阿之井水相熔成胶,使心肾交合,水升火降,则眠自安矣。

4.典型医案

患者女,宿某,73岁,2017年7月10日(农历六月十七)初诊。主诉:睡眠欠佳近6年,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近4日加重,晨4点早醒,醒后不能再入睡,每晚可入睡2~3小时,白天精神倦怠,偶有头晕,耳鸣,目涩。患者体形消瘦,心烦易急躁,手心热,口干喜饮,多次就诊怀疑糖尿病,但化验血糖正常。胃纳一般,大便秘结,每日1次,排解费力。约45岁绝经,月经使为月经周期25~27天左右,量少,色红。孕3产2,自然顺产,无产时大出血病史,舌红,瘦小,苔薄白,脉细,左关脉细弦,左尺脉沉。症状分析:患者为73岁老年女性,就诊时间为农历六月十七,当属望月之时,患者素有失眠病史,逢望月加重,表现为入睡困难,眠浅易醒,似睡非睡,凌晨4点早醒,难再入睡。伴随症状有:形体消瘦,口干喜饮,耳鸣,目涩,心烦易急躁。月经史可看出闭经时间较早,经期提前,经量较少,可依此判断为阴虚血少,相火离位,逢望月之时发病,治当滋阴养血辅以清心宁神,敛降相火。方药如下:熟地黄30g,山药30g,黄芩15g,黄连3g,生白芍15g,白术20g,当归10g,丹皮10g,阿胶15g,生甘草10g(烊化),5剂,免煎剂开水冲服,1剂/日,早晚饭后1小时分服。患者服药后睡眠改善, 仍有入睡困难,但早醒及眠浅明显改善,每晚可睡4~5小时。后仍以此方加减,去黄连、黄芩,加麦冬10g、牡蛎15g、龙骨15g、醋鳖甲15g医治,现患者睡眠改善,每晚可睡4~6小时,眠浅易醒较前明显好转,头晕、心烦易急躁,口干喜饮较前均有好转,嘱其以麦味地黄丸善后。按语:老年人生理功能日渐衰退,脏腑机能渐趋低下,加之思虑太过、劳倦伤及心脾,化源不足致阴虚血少,不能涵舍真阳,故而出现心肾失交而导致失眠,此种失眠往往表现出与月节律相关性,因月-人相关理论便于捕捉,并依此理论给予“滋水涵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在临床上便于掌握,可取得较好疗效。

猜你喜欢

卫气节律黄连
GmELF3s调控大豆开花时间和生物钟节律的功能分析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空间里的时间:微重力等环境下的生物节律研究
不一样的“双黄连”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黄帝内经》卫气防御作用特性概览
“小矮子”黄连
黄连最清胃火,但体寒者慎用
“华中药库”抢收黄连
运用节律跳绳,提高跳绳教学质量